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67589 上传时间:2021-10-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流程研究,报告人,作者:张理茜,蔡建明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1),2,1.背景,3.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方法 构建,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特征,4.总结,3,1.背景,近年来,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由城市发展而导致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世界银行指出,环境危机每年会消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到12,这其中绝大部分环境损耗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所致。生态环境脆弱区是指生态环境本底差,弹性差的地区,是中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已经是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

2、。我国13的国土生态环境脆弱,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区亟需我们的关注。,4,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特征,2.1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概念、基本内涵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一种度,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指自我发展能力差、对外部条件改变反映敏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生态系统替代能力弱的地区。,5,生态环境脆弱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差。 “生态环境脆弱”是指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是本质,而“生态环境差”则是属于现象的范畴,是在原有基础上累积发展得到的生态环境的状态。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也可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这取决于如何发展,采取什么样的路径发展。同理,在非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存在

3、着生态环境较差的局部。,6,2.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类及各自城市化发展特征,不同的地区其生态环境脆弱性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根据这些差别,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为:干旱区、喀斯特地区、高寒地区、交界区等。 表1中分别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特征、城市化特征及适合其生态环境特征的发展模式。,7,8,2.3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影响因素,2.3.1 脆弱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判定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普遍不高,本文主要从地质、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和地上地下自然资源几个方面来论述脆弱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 (1)地质条件,主要包含地形地貌、岩土与土的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

4、、水文地质、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材方面。,9,地貌。我国陆地地貌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5大形态类型。目前我国城市多数分布于平原、丘陵和盆地中,山地和高原城市数量相对较少。从城市发展水平来看,分布于平原、丘陵和盆地中的城市无论从规模、经济实力还是人口方面来讲,发展状况都比分布于山地和高原的城市良好。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构造运动强烈的地方不适宜布局城市。 天然建材。建筑地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载体。,10,表2,在不同的自然地基中,承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碎石、角砾、粘土、粗砂、中砂、细砂、大孔土、沿海地

5、区淤泥、泥炭。一般情况下,承载力越弱的地区越不适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和开发。此外,各种物理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冲泡等也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11,(2)地形条件 宏观上,地形影响着城市的分布,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上,因为第三阶梯多为地形平坦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形;从微观的城市内部来看,地形条件影响着城市内的居民点分布、城市规划、道路布局、城市轮廓、建筑布局、商业网点的形成等。地形的坡度、高差决定了土地是否适宜开发建设。 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将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

6、500米以上。 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2000-3000米。 第三阶梯: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12,高差小于5m的地区是比较适合开发建设的,520m适合低密度开发,20m以上不适宜开发。坡度0。10。的土地可用来进行建设,有实际利用价值,而坡度10。45。之间的土地有景观价值,大于45。则只适宜进行保护。,13,(3)水文条件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古代的城市选址更是讲究“背山面水”的良好风水条件,水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水文条件

7、对土地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河谷、大理石含水层、50年一遇的洪犯平原、地下水回灌区等地都要禁止开发。,14,(4)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影响着生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进而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例如,在高寒地区,不适宜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城市不易形成,形成之后也不易扩大;而对于生物体,寒冷气候使生物的生长期漫长,作物常常是一年一熟,与气候温暖湿润、作物一年两熟或三三熟的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寒冷气候的制约。 另外,在城市建设和布局方面,气候条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空间布局,如工业区一般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居民区内部也应该注意日照、通风等的因素,注意建筑的朝向和间距。,15,(

8、5)植被 植被多样性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栽植植被,是城市绿地的基础,对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植被覆盖程度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一般情况下,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多样性较高;而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植被覆盖率低,物种较为单一,遇到风沙或暴雨肆虐,地表裸露易发生自然灾害,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16,2.3.2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城市化的差异,17,首先从产业选择看,生态环境良好地区受到的约束较小,产业选择自由度较大。而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则势必要着重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限制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就算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选择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也要

9、首先考虑开采资源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及环境带来哪些严重的影响,影响大的,就不能在这些地区发展。 其次,从人口承载力看,我国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多分布于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人口承载力较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对人口的承载水平有限,不适宜容纳大规模人口,以免对土地、资源等造成巨大压力,从而加重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三,从城市用地看,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用地方面受到的限制也同样较小,在理想状态下,可以向任一方向扩展;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的丘陵沟壑纵横,城市的扩展受到了很多的限制。,18,3.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方法构建,3.1现有城市化路径选择方法的不足 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本质上是

10、进行城市战略规划。,19,3.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路径选择流程 目前,我国城市战略规划和城市生态环境研究是脱节的,规划中只少部分地涉及生态环境,并未使内容建立在生态环境基础上。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来说,这种方式只会弱化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城市发展前景。因此,我们把城市战略规划和脆弱生态环境判定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脆弱生态环境因素,最终实现城市良性发展,具体步骤如下。,20,(1)归类 首先研究生态环境脆弱类型,确定其脆弱性属于干旱区、喀斯特地区、高寒地区还是交界区。 (2)分析城市化水平及阶段 城市从建立至今,往往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时期的发展各有特色,而

11、生态环境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变化,有良性也有恶性,因此,要对以往的城市化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 (3)分析生态环境演变历程 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和追溯,并结合第二步的分析,找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特色和主要问题。,21,(4)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作用机制。确定在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空间布局方式下,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良性发展还是恶性发展。 (5)情景分析 分别分析城市在优先发展经济、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3种发展策略下的城市发展状况。 (6)制定战略规划,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计算其生态承载力等 着重选取未来产业,制定未来发展方向,确定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合适的生活生产方式。,22,4.总结,本文研究了生态环境脆弱区城市化特征,用什么方法进行城市化路径选择才能实现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普遍不高,自然环境、生态因素成为其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应着重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产业,并限制人口规模,以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压力,城市用地也要结合脆弱区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23,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