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专项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98989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组专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滑轮组专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滑轮组专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轮组专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组专项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n 2、确定动滑轮个数。 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当n (l21n-、当(n2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 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 3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 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

2、定滑轮。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例题例1某物重为5100N,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 1200N,站在地面把重物向上提升。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分析与解答】5100N=4.2在这里n不能四舍五入,而是全部“入”1、确定n。根据题意n= (1200N应为5段绳子。5-11n-=2 (个)。、确定动滑轮个数。(2n=5为奇数,则动滑轮的个数为22 ( 3)确定定滑轮个

3、数。“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 n=5为奇数,定滑轮应为2个。但又根据题意, 站在地面把重物和向上提升,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即:“变向加一定”。则应在2个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即定滑轮的个数这时应取3个。(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定绳子的起始点。n=5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动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定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例2某物重为5100N,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站在楼上把重物向上提升。请设计一个 滑轮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分析与解答】5100N n=51()1200N页5共页1第15-1n-=(个)动滑轮个数:(2=222 ( 3)定滑轮个数:n=5为奇数,不

4、变向。即:一动配一 定”。定滑轮个数为 2 (个)。(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定绳子的起始点。n=5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动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定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例3不计轮重,绳子及摩擦力,不改变施力方向,把物体从地面向上提升,要求拉力是物1:阳重的。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作岀组装示意图。6【分析与解答】1GF= o,物重为G,在不计滑轮重、不计摩擦及绳重时,(1)设拉力为FnlG。则n=6。由题意可知F=66 =3(个)。( 2)动滑轮的个数为:2( 3)定滑轮的个数:不变向,且 n=6为偶数,“偶数减一定”。即:3-仁2 (个)(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

5、定绳子的起始点。n=6为偶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定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动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例4不计轮重,绳子及摩擦力,站在地面把物体从地面向上提升,要求拉1力是物重的。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作岀组装示意图。6【分析与解答】(1) n=66=3 (个)动滑轮个数:。(22( 3)定滑轮个数:一动配一定,但要求改变施力方向,(3 1)+ 1=3 (个)(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定绳子的起始点。n=6为偶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定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动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页5共页2第习练 一、选择题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用的

6、拉力分1.)、F。则( 别是F、F321FD.F v Fv C.F v Fv F F F A.F F F B.F3211 13 2 31 2 32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221 3 : 1 C. 2: 1 D. A. 1: 2 B. 1: 1 不计滑轮组重及,G: G2、如图200N,物体匀速上升1m3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体重()摩擦,则:4mC. 绳的自由端拉岀 A.拉力为80N B. 拉力为40N;D.绳的自由端拉岀1nr2题图 4题图3题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2 m,滑轮重 G =40 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4.如图4所示,G=200 N )是

7、(不计滑轮的摩擦)(4 m B.F=140 N,并向上移动 A.F=440 N,并向上移动 4 m1 mD.F=480 N,并向上移动 C.F=440 N,并向上移动 1 m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匀速前进了 2 m, 5.如图,物体重100 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 4m2mD.5N和和 2m B.20N 和 2m C.5N 和 A.100N,小轮 10N6 .在右图中,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如图丙:大轮重|G甲乙丙。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1N重5N,连杆重),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

8、下列说法正确的(G=500N是()F=129N=129N=129N A . F F=133N B . F2121=129N=133N . F FD =133N=133N . CF F 2211 页 5 共页 3 第,被提升物体的质量 0.5m2m7 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时,物体升高了40N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A. 是5N D . 98NCB . 49N.二、填空题 N;N,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示数为 该滑轮是 滑轮,所示,8、如图8物重10的大小关系是、F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E、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F cba。N,使用这种滑

9、99、如图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 滑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不计滑轮重)。轮能,但不能 8图9图10图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N所示,物体滑轮重力不计。如图1010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为 N , F为 N 。ba11图11所示,滑轮组下端吊一重物,物重为200N,若不计滑轮重、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为 No11图13图1212如图12所示,G为200N,滑轮重40N,则A处细绳上的受力为 N ,E处向上拉力F应为o13、如图13,若拉力F= 900N,物体A重150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 移动3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 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N ,物体A移动mo14.如图所示,若拉力 F=900 N,物体A重1 500 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 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 N ,物体A移动m o重和摩擦,物体 A的重力为N。16 如右下图所示,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股。若绳子自由端在拉力 F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0.2m,则重物G上升距离为m;若物体重为100N,不计滑轮重,则匀速向上的拉力F为N ;若四个滑轮重量各是 2N,则拉力F又为 N (摩擦不计)。F第4页共5页G页5共页5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