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65915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部分中国地理,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 区 域图或地形图掌握其分布的规律性。2.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 存在的问题,理解水资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3.理解我国的环境整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会综 合分析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理解海洋国土的含义,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分 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第三部分中国地理,提示:太阳能石油地热能旱地水资源一二水田,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考点一自然资源概况及我国的土地资源,3,3,4,6,6,(1)_大,种类多。 (2)人均资源占

2、有量不足,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2土地资源,总量,(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_多,平地少,_、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土地资源总量多,_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山地,耕地,人均占有量,水田,草地,西部内陆,(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_、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 占耕地、_等。 解决措施:合理用地、_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节约,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

3、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区,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边疆区和东南部的山地,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高原、山地,山地、丘陵,年降水量400 mm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 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因降水量南多北少,形成北方旱作、南方水田的耕作模式,草地类型和产草量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东北林区:松林成海;西南林区:树种繁多;东南林区:经济林茂盛,2.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 自然因素,不 合理的垦殖等 人为因素,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气候干旱,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

4、升,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 害、沙尘暴等,耕地退化、农业减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19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 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旱地灌丛草地建设用

5、地裸岩地 AB C D,D,B,解析:第(1)题,读此图时一定要注意图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有正、负之分,判断前后差值时必须注意。 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好图例,仔细读图,然后判断土 地 利用前后期的变化,进而推理变化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考点二水资源与水能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_,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少, 仅 相 当于世界人均的1/4。 (2)时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多北少;年 际变 化 大, 夏 秋 多、冬春少。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 (1)_,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

6、在_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总量丰富,蕴藏量大,西南,(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3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 (1)_,解决时间分配不均。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3)_用水,保护水资源。,修建水库,节约,1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2跨流域调水,东线,从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引水,向北沿京杭大运河抽水到天津,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送水到北京、天津,西线,从长江上游干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送水到黄河上游,把长江流域的水抽调一部分到干旱的华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以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并使长江、淮

7、河、黄河、海河等河流成为相互沟通的水利体系,把黄河下游的水调到青岛,解决青岛的缺水问题,把滦河的水调到天津,解决天津的缺水问题,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C,解析:注意纵坐标表示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可利 用量”和“开发利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开发程度越高 说明水资源越紧缺,因此海河流域水资源最紧缺;解决水资 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2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

8、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 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 (2)题。,(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 C交通 D城市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A,D,解析:第(1)题,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中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 内 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海拔太高的山地,又 要保证能比下游海

9、拔高,使水能自流而下,所以走向受地形 影响较大。第(2)题,北方地区因缺水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后,将有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的可持续发 展.南水北调后会使线路沿线和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1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1)能源矿产,考点三我国其他主要自然资源,煤炭:储量丰富,产量第一;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以 _、内蒙古、_和陕西为主。 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_、华北、西北以及_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新疆,山西,开滦、 峰峰,大同、 阳泉,阜新,鸡西、 鹤岗,徐州,淮北,平顶山,东北,四川,华北,辽河,大庆

10、,胜利,中原,(2)金属矿产,铁矿:以_、辽宁、_三省储量最多。,河北,四川,迁安,白云 鄂博,鞍山、本溪,马鞍山,大冶,石碌,攀枝花,有色金属矿: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地区。,汞矿,钨矿,锡矿,锑矿,铜矿,镍矿,金矿,铅锌矿,稀土矿,铝土矿,2.海洋资源,海域辽阔,资源丰富,舟山渔场,长芦,(3)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开发利用程度低,海洋灾害频繁, 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点拨】(1)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石油、天然气主要分 布在沿海大陆架,锰结核(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洋盆中。 (2)海洋资源还包括海洋能源、海洋旅游资源等。,1矿产、海洋资源的对比,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

11、丰富,十一大煤矿:集中在华北 五大油田:集中在华北、东北 八大铁矿:集中在东北、西南 十大有色金属:集中在南方,鱼类:集中在东海(舟山渔场) 海盐:集中在渤海(长芦盐场) 石油:集中在渤海、东 海、南海,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贯彻矿产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捕养结合,防治污染,3西气东输,4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广西、云南、四川、内蒙古、山 西、陕西等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

12、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可以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获得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启动资金,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 质、廉价的能源,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5.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途径 (1)我国能源现状 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西多东少。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低。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 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须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

13、会,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 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进口源地”和“ 运输线路”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大能源 勘探与开采,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 风能、海洋能等;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 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 耗能大的工业发展。,下图是我国1978年和2019年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1978年和2019年我国能源生产构成的共同特点是() A以煤炭为主B以石油为主 C天然气比重下降 D原煤的比重下降,A,(2)有关1978年到2019年我国能源生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煤的生产量略有下降 B原油生产下降幅度最大 C非矿物能源增长两倍多 D天然气生产增长约4倍 解析:第(1)题,从两年的能源比重看,都是以煤炭为主。第(2)题,根据两年的能源总量和各种能源的比重,可以比较出各种能源生产的变化。,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