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监理控制要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7831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监理控制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砖混结构监理控制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砖混结构监理控制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监理控制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监理控制要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粘土砖及页岩砖必须在砌筑前 1-2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 %,常 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合状态的砖砌墙;冬期砖不得 浇水,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2) 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当在使用中对 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3) 砂:宜用中砂,使用前用 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 7 天5) 砂浆: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 合比应重新确定。砌筑砂浆

2、要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再 3h 内使完, 混合砂浆必须在 4h 内用完。6)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 1520m ,或每道墙的两端。7) 排砖撂底时第一层砖,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8)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好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 靠。如有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 小,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 再挂线砌墙。9) 挂线:砌筑 370 墙必须挂双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 支点,小线要拉紧, 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 使水平缝均匀一致, 平直

3、通顺;砌 240 墙时,可挂外手单线10)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实用文案小于高度的 2/3 。11) 砖砌体临时间断处处补砌时,必须将接茬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润湿,并填 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12)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7 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 当不能留斜槎时, 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 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 墙厚放置1根0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 500mm ;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 500m

4、m ,对抗震设防烈度 6 度、7 度的地区,不应小于 1000mm ;末端应有 90 °弯钩。13) 预埋木砖和墙体拉结筋: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 度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 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 布。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防腐材料一般用沥清油。14)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 、120mm 厚墙和独立柱2、过梁上与过梁成 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 1/2 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4 、砌体门窗口两侧 200mm 和转角处 450mm

5、 范围内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 500mm 范围内14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 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 300mm 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15) 240mm 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 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16 )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 mm ,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 1 m17 ) 安装过梁,其标高、位置、型号及方向必须正确,坐灰饱满。18 ) 在构造柱连接处必须砌成马牙槎。 每一个马牙槎高度不大于 300mm ,先退后 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19 ) 构造柱处拉

6、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按构造要求放置,一般放置 2 根0 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 500mm ;埋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20)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 80。用百格网检查每检验批不少于 5 处,每处 3 块砖,砖底面砂浆痕迹的面积,取平均值,不小于 80为合格。竖向灰缝不得 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21 ) 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 10mm ,但不应小于 8mm ,也不应大于 12mm 。22) 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轴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10mm ,垂直度每层 允许偏差5mm ,全高10m 时允许偏差10mm ,全高10m 时许偏差20m

7、m。23)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允许偏差± 15mm ,表面平整 度允许偏差 8mm ,门窗洞口高、宽允许偏差± 5mm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允许偏 差 20mm, 水平灰缝平直度允许偏差 10mm.24 ) 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25)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 倍,并且不小于受力钢

8、筋直 径;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 ;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倍。26) 构造柱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无设计要求时 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应1/6层高,450mm及钢筋搭接长度,在圈梁下应 >1/6层高,450mm。在加密区范围箍筋间距为100mm。27 ) 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要求: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 工;无设计要求时,其锚固长度应大于 laE。构造柱在基础内构造柱箍筋数量不得

9、小于两个。28 ) 在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的同时,还要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 防止钢筋位移29 )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长、宽±10网眼尺寸±20绑扎钢筋骨架长±10宽、高±5受力钢筋间距±10排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柱、梁±5板、墙、壳±3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筋弯起点位置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水平高差+ 3, 0注:A、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B、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

10、合格点率应达到90 %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30 ) 支模板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内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31 ) 模板与墙面接触部分,加密封条,防止漏浆。32 )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 有积水。33 )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 3/1000.34 )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5底模上表面标高±5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柱、墙、梁+ 4, 5层咼

11、垂直度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2表面平整度5mm5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33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 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坡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 2, <8>75> 8>100梁、拱、壳<8>75> 8>100悬臂构件>1003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3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12、。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 时清运。36)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 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标准文档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 取样不得 少于一次;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 实际需要确定(同条件试块一般包括拆模试块、等效养护龄

13、期试块、冬季施工还应 留置两组同条件试块分别用于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及转入常温养护 28d 的混凝土强 度。)。37)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在继续浇 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并用水 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减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 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38) 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 1/3 的部位。39)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 按设计要求及施工技术方案进行。40)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4、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 14d ;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 mm 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 C时,不得浇水;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

15、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41)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 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 40cm )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10cm ,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 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42)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 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 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h 应按施工缝处理。4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 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