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8459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秋日红叶的拍摄技巧漫谈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人皆知 ,其实秋天“霜叶”的色彩是广义 的,除了红色还有黄色、粉色、紫色等五彩斑斓的颜色。从摄影角度 而言,这些都被通称为“红叶”。从科学角度而言, 树木秋季变色是自我保护的反映, 五颜六色的 红叶反映了树木生命力的强弱和叶片中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树木所 处地理位置朝向等不同。 我国红叶树种类很多, 因此拍摄红叶是摄影 者每年秋天的保留节目之一。 要艺术地精致地表现好红叶的色彩, 关 键是曝光准确。用数码相机拍摄红叶,对曝光的要求很严格,它并不 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照片颜色反差可通过电脑调整” ,曝光准不准无 所谓。其实数码照片

2、对曝光的要求一点也不比使用彩色反转片要求 低,这是首先要说明的一点。1. 使用的器材拍摄红叶对器材的要求可高可低, 以往拍摄传统胶片时, 最好使 用彩色反转片, 其次是使用彩色负片, 因为黑白片难以显示红叶的特 点,所以没多大意义。 器材通常按照拍摄风光片配备, 一般有 28mm 85mm ,80mm 200mm 的变焦镜头就足够了, 无论拍摄大场景还 是特写都可满足需要。 如果是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用原有的镜头, 这 样比较方便; 如果没有数码单反相机也无妨, 因为便携式数码相机的 变焦范围大都为 3-5 倍,主要为 38mm 到 150mm 的变焦范围, 有些 10倍变焦的相机相当于传统相机

3、 38380mm ,适用范围就更广, 拍 摄一般的红叶场景都可以对付。而且数码相机微距摄影功能非常强 大,利用这个特点拍摄红叶的特写, 可以将叶片脉络等表现得纤毫毕 现,相对来说,高像素的数码相机成像质量要好些。2. 拍摄的景别摄影者可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拍摄全景、 中景或近景, 还要注意拍 摄特写等,通过点与面的结合,能更好地展示红叶的魅力。由于用数 码相机拍摄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可从不同角度多拍摄些。在拍摄现场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注意将地理位置或者环境特点表 现好。其实拍摄红叶并非仅仅拍摄树木或者叶片而已, 还要将红叶作 为点睛之笔,主要是反映有特色的风光等。 许多摄影者喜欢到内蒙古、 四

4、川九寨沟、 安徽黟县宏村的塔川拍摄红叶, 主要因为那里的环境特 别具有地方特色, 通过红叶点缀更加具有魅力。 所以要注意将红叶与 小溪、江河或山脉以及古民居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得到的效果将更 加理想。3. 用光拍摄红叶可适用于不同的光照, 但不同用光会产生不同效果。 采 用顺光主要表现红叶色彩, 在顺光下, 不但红叶本身色彩较好,而且 蓝天色彩也比较浓艳, 有色彩强烈的感觉, 但是画面立体感显得稍差, 在选择对象时要注意树木轮廓清晰, 不要和其他背景混淆; 侧光拍摄 红叶效果较好,用侧光时, 画面有一定层次。色彩表现也没有受到多 少影响,特别是拍摄中景或远景时立体感比较强, 所以一般在侧光下

5、 拍摄比较多。逆光也是拍摄红叶常常使用的光线,需要拍摄特写、表现细节时,借助逆光可清晰地反映出红叶的半透明质感。4. 背景处理拍摄红叶一般采用两种背景, 一种是以天空为背景, 大都为仰视 拍摄或用中长焦镜头拍摄特写时采用, 以天空作背景画面比较简洁明 快。利用天空作背景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下蹲身体、 仰角拍摄, 以更好地利用天空,表现树木的轮廓;另一种是利用现成的其它背景, 如树木的阴影、 山坡的背阴处等。 利用这些作背景主要是利用光线形 成的明暗差异,要防止主体与背景混淆。背景选择和用光有密切联系, 如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时, 红叶本身 亮度较高,借助暗背景衬托,便于体现光影效果。拍摄特写

6、选择暗背 景,也便于体现红叶半透明质感。在逆光下拍摄,也可以利用逆光下 的高山等作背景。 如果是拍摄带有丛林性质的画面, 最好取逆光比较 高的角度, 利用光线特征来防止树木之间的重合, 同时也可以利用相 对深暗的地面作背景。即使是普及型的数码相机,很多都有点测光, 要是没有点测光功能, 可以作曝光补偿负 1 挡处理,以免因暗背景影 响而曝光过度。5. 拍摄的时间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气候差别很大, 所以树叶变色的时间随各地 物候条件而不同, 但是树木都是由北至南随气温下降而逐渐变色, 通 常树叶经霜打后就开始变色, 不过有些地方入秋后秋风太猛, 很容易 将满树红叶吹落,所以一个区域同样的树种可供

7、拍摄的日子总共不过 十来天。具体来说,像新疆、内蒙等北方地区冬天来得早, 十月初就有红 叶拍摄,而浙江、 江苏、皖南一带的红叶色彩最理想的时候为十一月 中上旬,而地域偏南方向则又要推迟十来天。 如果有兴趣拍摄的摄影 者最好多注意各个旅游网站或者电视台的新闻,事先收集些相关资 料,特别是在出发前几天密切关注相关的地区气象预报, 一旦发现某 地有霜冻出现就可出发。 第一次前往创作目的地的途中要多注意观察 沿途情况, 到了目的地后要和当地居民广交朋友, 最好能够交一两个 朋友,留下电话号码,以便日后随时获得物候情报,这样便于恰当掌 握拍摄时机,对提高创作成功率大有好处。6. 关于常见红叶树种 有些人

8、以为红叶就是枫树, 其实除了枫树之外, 可以拍摄的红叶 树种还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香椿,香椿常见于河南、河北、安徽及江苏等地,秋季经严霜打 过的香椿树,常常显得如火如荼,非常漂亮。乌桕树,乌桕是浙江和安徽境内常见的乔木, 其叶片色泽变化丰 富,树叶的颜色可从绿色变成红色、紫色,橙红、杏黄等,有时一株 树上会同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不同颜色,形成“五彩树,”很有观 赏价值,拍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达半个月左右。黄栌,杜甫琵琶行中有“黄栌苦竹绕宅生”的诗句描写居住环 境的恶劣,实际上北京西山红叶的主要树种就是黄栌, “香山红叶”是 北京的自然景观之一, 山上的主要树木就是黄栌。 此外在我国

9、南方地 区常见的三角枫、漆树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灌木都有秋季变色现象,也是很好的拍摄素材。如何拍好雪景雪景,最好是雪后晴天, 如能赶上清晨的光线则更好。 在阳光下, 运用侧光和逆侧光, 最能表现雪景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 影 调也富于变化,即使是远景,也能产生深远的气氛。 如果拍摄雪中人物,脸部最好加辅助光,相机镜头上要带遮光罩。如果用黑白片拍雪景,应加用深黄、橙黄或黄绿色滤光镜,以压 低天空影调,减弱雪地亮度,使景物影调柔和;若用彩色片拍雪景, 最好用偏光镜,以吸收白雪反射的偏振光,降低亮度,调节影调,使 蓝天的白云突出,还可提高色彩的饱和度。正确测光和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

10、 在大面积雪景 中,用照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光,根据显示得数据拍摄雪景,一般都曝 光不足,这是因为照相机的内测光表都是以一定的程序进行测光的, 它所显示的数据是综合场景中高光部分、 中间色调、 阴影部分的平均 光值。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在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 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 酌情增加12级曝光量,也可将照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物体,采取局 部近测,并按此时测得的数据,将相机调到 "手动 "位置进行拍照。有 入射光测光表的摄影者,在雪地里根据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光束测 光,按所得曝光数据拍照,那将是准确的。在下雪天,要获得一幅雪花飞舞的照片, 应选择深色背景做衬托; 快门速度不宜太高, 一般以 1/15 至 1/60 秒为宜, 这样可使飞舞的雪 花形成一道道线条,有雪花飘落的动感。 在拍摄大雪纷飞中的人物时, 要注意不要让雪花太接近镜头,以免因透视关系让雪花挡住人的脸 部。拍摄雪景还应充分利用带雪或挂满冰凌的树枝、 篱笆墙、 建筑物 等为前景,提高雪景的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 加强人们对冰 雪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