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8668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摘 要:在现代科学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国的科研技术取得了了较高的成就,为我国的科研事 业提出了较高的挑战。然而,后勤保障是科研事业单 位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为了推动科研事业单位更好 的发展,则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 作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 障工作转型升级的途径,有效提升后勤保障工作的水 平。关键词:后勤保障 科研单位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01后勤保障是促进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基 础条件,而后勤工作人员则是维持物质基础的重要提

2、供者和承担者。后勤工作人员在提供物资方面是否及 时,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产生。一、明确转型升级方向,采用“大服务,小管理 服务模式农业科技创新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 成果,所以对科研单位的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出了新 的要求。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科研单 位的后勤保障部门应该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明确各 项发展任务,以便能够更好的迎接新挑战。通过应用 “大服务,小管理”服务模式,深入分析各个内部条 件,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 1 。其中,通过分析外部因 素,城市化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推进的背景下, 第三产业得到了良好发展,大幅度提升了社会化服务 水平,完善了整个社会服务系统,为科研事

3、业单位的 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建立转型升级目标,精简后勤职工人员 对事业单位的后勤改革工作而言,其后勤队伍的 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后勤改革的成败。对此, 事业单位在围绕转型升级目标实施人员精简与人员素 质提升工作时,应由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重视后勤高层次管理热菜的培养与引进。 虽然,科研单位本身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便极为 重视,且几乎每年都会引进大量的学科带头人,但针 对后勤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却未能引起单位的足够 重视。实际上,科研单位的后勤也是一项对人员有极 高水准要求的工作,且唯有在后勤方面积极不断的创 新,方能为科研单位事业的优质与高效提供保障。对 此,作为

4、科研事业单位领导者,因务必对后勤管理复 合型人才的引进给予足够重视,如此方能为科研事业 单位的后勤保障转型与社会化服务改革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亦当引起相关领 导者的格外关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科研 事业单位后勤耽误已然出现了老龄化严重、文化素质 低等问题。对此,要向切实促进科研单位后勤保障工 作的转型升级。精简编内的后勤职工人员并严格控制 低学历人员进入编制仅是其次,最主要还是要致力于 高素质后勤管理人才的培养,如此方能为单位后勤的 社会化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三、科研保障服务转型升级,提升后勤队伍岗位 效能科研事?I单位后勤保障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 保办公区内办公设备

5、的正常运行、保持办公区室内外 的环境整洁、为单位科技工作者野外科考提供诸如接 送一类的贴心服务。针对以上内容,要想对现有的管 理人员予以精简编制,以达到节省单位开支的目的, 相关管理者可由以上项目的个细节之处入手,如针对 上述提到的后勤保障项目。单位可分别成立专门的后 勤办公室,至于具体的人数则需根据单位规模来确定, 主要负责监管物业公司对具体负责的项目应是维护办 公区室内外的绿化与清洁。至于汽车队则是为了科研 工作提供方便 2 。当然,为确保以上各项工作的顺利 落实,单位还应提出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通 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协议来约束后勤队伍职工的日常工 作行为,以切实发挥后勤队伍的岗位效能

6、,进而促进 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的转型与升级。四、引导生活保障服务转型,降低后勤保障管理 成本为单位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当是单位后勤部门 的主要工作职责。而单位后勤部门,其所应提供的生 活保障服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即员工用餐、医 疗保健、职工子女入托以及就学保障等。针对以上保 障项目,单位要想通过精简员工数量的方式来降低单 位的运营成本,具体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针对 职工食堂,仅需设置 4-6 名在编制内的职工担任管理 人员,然后为不同人员制定其所负责的内容,如食材 的采购、各项制度的制定与监督、厨艺的管理以及财 务的收支管理等。至于余下的劳务,则需招聘编外的 合同工,又单位负责发

7、放编外人员的工资,并按全成 本的核算方式来管理伙食成本,以促进收支之间的平 衡。其次是在医疗保健方面,考虑到科研单位人员较 多,且科研人员大多工作较为范围,故单位可考虑周 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或附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由社 区卫生服务站为其建立专门服务于科研人员的服务窗 口,并为其共同患病初诊断、常见病方便门诊处理等 服务。当然,单位内部也应成立一个小型的卫生所, 并配备专业的医生及护理人员,用于处理常见病以及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从而提升职工的医疗保健效率。 最后是针对职工子女的入托以及入学等保障,单位亦 可积极联系幼儿园,并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 一来可切实提高单位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二来可借

8、助 规模化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节约实施后勤保障服务所 需的管理成本。总之,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实则与单位大小事项 均息息相关,而唯有让职工感受到单位的全方位服务, 方能为单位吸引与留住人才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后 勤部门效能的充分发挥,方能尽可能为科研人员解决 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进而促使科研人员全身心的投 入到科研事业中,以促进单位发展。对此,单位应当 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转型与升级给与足够重视,进而通 过后勤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来切实维护单位的稳定发 展。参考文献 1詹丽香.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 升级的探讨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 1(10):1372-1375.2徐红兵,王玉良,肖金生 .新时期提升科研院所 行政后勤保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 学院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 ( 1): 39-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