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07818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肉牛产业村带村筠连镇记者从成都五块石客运站乘坐大巴车一路往南,直到 宜宾县下高速,再途经珙县、高县,最后抵达筠连县,耗时 近 6 个半小时。虽然沿途入眼青翠,风光如画,然而不便的 交通也让筠连县“养在深闺人未识” ,阻碍着当地经济的快 速发展。而筠连县也是四川省乌蒙山片区的扶贫攻坚县之一,可 说是扶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 筠连县筠连镇迎难而上,通过发展肉牛产业模式,一村带一 村,一村已脱贫,一村正在脱贫的路上起步奔跑,迈向致富 的康庄大道。PART1干部带头 养牛渐成规模“出门就是馒头山,地瘦缺水没有田。 ”这是位于筠连 县筠连镇的五丰村的真实写照, 由于缺水、 交通

2、不便等因素, 五丰村是过去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5 年 10 月下旬,记者一行来到如今早已摘掉贫困帽 子的筠连镇五丰村,村支书赵阳均向记者介绍说,为了摘掉 贫困村的帽子,让村民们都过上富裕小康的生活,五丰村先 后发展过蚕桑、果木等产业,但最后都因为诸如土质、规模等等因素制约而失败2007 年,下海经商后回村的赵阳均被推选为五丰村党支 部书记。那时全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 2700 元左右,为寻找 到适合村里发展的致富门路,赵阳均通过多方考察及多次咨 询专家预测各项目的市场行情后,他最终把五丰村的脱贫致 富定位在养殖黄牛上。这一提议,得到了镇上领导和县上领 导的先后肯定和支持。路子是选定了,村民却

3、不太买账。因为牛是大宗商品, 村民们不愿在前期花钱承担风险,还有许多村民不愿改变传 统种植模式,也不太敢进行大胆尝试,这使得该村推行养殖 黄牛受到层层阻碍。为了带动村民养殖,五丰村党支部在充 分分析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让村组干部、党员首先带头进行 养殖全村 11 名村、组干部均养殖肉牛 10 头以上。到 2009 年时,因为村支书和其他村组干部养的牛有了 越来越好的效益,五丰村村民的积极性也被渐渐带动起来。 这一年,五丰村里一共养了 45 头牛,而就是这少量的 45 头 牛,带领着五丰村一步步走向富裕之路。 短短 6 年发展时间, 到现在,五丰村里已养殖有 2300 多头牛,全村 1565 人,

4、平 均每人至少有一头牛。刚开始养牛时,前期投入的资金问题依旧是村民们的大 难题,往往让有心养牛的农户因“缺钱”而却步。为解决养 牛启动资金难题,五丰村充分发挥金融“叠加效应” ,即通 过资金循环利用、资金互助、推动金融入驻等方式,让农户 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目前,村里有了肉牛专业养 殖合作信用贷款,银行以五丰村肉牛养殖协会为平台,对养 殖农户的贷款额度、信用情况、养殖规模、资产数量进行综 合评估,分梯度提供 5 万10 万元的贷款金额。可是,养牛也并非一劳永逸,期间会遇到牛病死、价格 波动等风险,那么风险又该怎么规避呢?“去年年底,我家 的一头母牛得疾病死亡,因为参保最终获得赔偿 36

5、00 元, 减少了我的损失。 ”五丰村的养牛户邱永兴说,为减少和降 低村民养牛风险,五丰村从规范化养殖、紧扣市场“链条” 上入手,即建设标准化养牛场、走“种植牧草”喂养的“绿 色养殖”之路、延伸产业链与深加工公司签订协议争取最优 价格、购买“肉牛保险”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村民养殖肉牛 利润,增加了收入保障率。“养殖黄牛有几大好处:一是增值快,每头牛每年净增 值 2000 元以上;二是村里馒头山'很适合种植皇竹草、 黑麦草等优质牧草; 三是管理简便, 10 头牛只需一个人管理, 人口少、劳力弱的农户也可以饲养。 ”赵阳均对记者细数起 养牛的好处。2014 年,五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135

6、00 元,养牛让原 本贫困的村民的荷包渐渐鼓了起来,如今这里已从昔日的贫 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养牛村。打造“川南肉牛第一村” 走在五丰村山间的水泥道路上,耳旁听着赵阳均介绍养 牛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村组里无处不 在的养牛标语,看得出来,当地政府引导正确,村民们也干 劲十足。“现在养牛行情好,不愁卖,今年我一共喂了 10 多头 牛,最少也能赚三四万元。 ”村民李良均高兴地说。 在他家, 记者看到,挨着自家住的屋子,一共搭建了三个牛棚,占地 近两百平方米。李大哥说,他是从 2010 年才开始养牛的, 刚开始那会儿只养了三五头牛试试,没想到回报大而且轻松, 后来就一门心思搞养殖

7、了,这才有了如今的成果。问及村支书赵阳均五丰村今后的规划,他说除了要逐步 扩大规模,统一规划建大棚养殖黄牛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善 人居环境。“力争用三年时间,人均养殖达到 3 头牛,母牛占 80% 以上。”赵阳均介绍说,为解决部分养殖户目前牛圈不足的 问题,实现全村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走“抱团养牛”之 路,目前村上由专合社牵头,正在对原有的集中养牛场进行 改造,同时另外新建了一个标准化的养牛场。改建的养牛场 2000 余平方米,可喂养 280 头牛;新建的集中养牛场 1500 平方米,能喂养 200 头母牛,同时还建有小牛中转场。到时 候村民喂养的牛可以集中到养牛场,由专合社进行统一收购 和销

8、售,实现养殖户的效益最大化。从而,也可将圈养在每 家每户的牛从家旁的牛圈中移走, 减少气味, 改善人居环境。五丰村的养牛模式获得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首席科学家曹兵海等专家的高度评价以及肯定,他们认为: “山繁川育、藏牛于户,此模式是目前中国最先进、实用、 高效的养牛模式,在川南盆周山区极具推广价值和市场价 值。”而在当前,五丰村大概还有近 30%的农户没有养牛,村 上正在计划动员这些农户种植皇竹草等优质牧草卖给养牛 户,自产自销。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测算,种草的经 济效益是传统种植效益的 1 2倍。让没有养牛的农户种草, 然后再把这些草卖给养牛的农户,这样就可以让全村家家户 户都加

9、入到肉牛产业的发展中来,以实现打造“川南肉牛第 一村”的目标。致富模式带动连片发展 与五丰村一山之隔的五凤村,到如今还是一个没有摘掉 贫困帽子的贫困村。五凤村幅员面积 3.5 平方千米,辖 7 个村民小组 268 户 1184 人,但总劳动力却只有 545 人, 全年外出务工 235 人。光是建卡贫困户就有 70 户 244 人, 贫困发生率达 20.1%。201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4435 元, 产业以农作物种植、 养牛为主。 全村现有硬化村道 4.8 千米; 组道公路 7.8 千米,为泥结碎石路,已开始实施硬化;便民 路 3 千米;人饮蓄水池 1500 立方米。全村通电,但却不通 有

10、线电视和宽带,无专门的卫生室,村民们生活比较清贫。受到五丰村成功发展养牛产业的鼓舞带动,五凤村的养 牛产业也开始步入正途。 两村相邻, 如今已结成帮扶共建村, 大力开展起了 “村联村, 户带户, 先富帮后富” 的主题活动, 五凤村还借鉴五丰村的成功经验成立了五凤村养牛专业合 作社,市级财政注入肉牛发展滚动资金 20 万元,从而壮大 产业规模,带动群众增收。即便如此,五凤村的产业基础依旧非常薄弱,虽然找到了山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一一发展肉牛养殖和漆树栽植,但是由于肉牛养殖成本高、周期性长,漆树种植周期性长,短 期脱贫还比较艰难,尤其缺乏周转资金。另外,村里部分因 病、残疾等失去劳动能力的无法实施产

11、业脱贫,贫困户脱贫 致富尤其困难。为此,当地政府积极争取省市县解决加大对贫困户危房 改造的资金整合帮扶力度,解决贫困户建房难问题;协调农 村商业银行给予贫困户贷款支持,争取上级支农项目资金贴 息给予群众补贴;加大贫困户和贫困村农户的培训力度,最 大限度开导群众的思想,为贫困户发展树立信心。对因病、 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争取民政部门给予关怀, 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除此之外,五丰村和五凤村还实行了两村产业大户加贫 困户结对帮扶机制。五丰村先富起来的肉牛产业大户和五凤 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先富户为帮扶户谋思路、送技术、 做指导,切实做到资源共享。 贫困群众在 “先富”的引导下,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向先进看齐, 向典型学习, 在“先富” 的带动下,脱贫有了方子,致富有了路子, “脱帽”奔小康 的就更有了盼头。互帮互助共同致富机制也为两村农户谋得 了实惠。在危房改造、发展产业过程中,采取左邻右舍互相 换工帮助、亲戚朋友或致富能手轮流帮扶等机制,既形成了 良好的社会风气,又节约发展成本增加收入。不只五凤村,周边五陵村、前丰村、金凤村、顶峰村等 村落的肉牛养殖也受到五丰村养牛产业的成功带动,使得养 殖户达到 1680 户,肉牛养殖示范片初具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