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22468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微”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微”策略,是我们学校近年来形成的助力教师专业成 长的校本化实践策略,包括“微课题”“微讲坛” “微创新”“微课堂” “微评价”。“微课题”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微课题”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自 主的、分散的“草根”研究,具有周期短、实用性强、见效 快等特征。我们学校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生的学习需要, 开展了系列微课题研究,如“中英文分层微阅读策略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初中学困生微课辅助教学的策略研究”等。这些微课题研究,围绕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在 日常教学中寻找有效方法,并不断进行验证,改进教学。它

2、 是一种老师们自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变革,很好地满足了不 同类别、不同层级教师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为老师逐渐由“经 验型”向“学术型” “研究型”教师转变提供了支架。让教师经验显性化的“微讲坛”“微讲坛”是以学校教师为主讲人的问题驱动式的系列 讲坛。这个讲坛使老师们隐性的有效方法显性化。一方面,每位主讲教师带着智慧、经验和信息而来,他们的分享成为 老师们提升教学技能的“点金石” 。而且,作为主讲教师, 他们有很高的荣誉感,得以强化他们追求卓越、不断进步的 工作动机,也有利于完善优秀教师传帮带、引领辐射的团队 协作机制,另一方面, “微讲坛”也是微课题成果呈现的一 种途径,是研究成果推广与运用的媒介

3、;它更是一种推动教 师不断思考、不断前行的力量,因为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 学习方式之一。“微讲坛”主题依据老师们的需要来确定,覆盖教学设 计、课堂管理、学习方法、教学评价、分层作业设计等各环 节,如“语文试卷讲评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环境 下的家庭微测法” “前置作业的设计、布置与应用”等。利 用校本培训时间,每人每次1520分钟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每次培训可安排 2 人主讲,然后通过专家、名师点评,将技 术操作进行理论提升。讲坛后,听讲教师会进行反思,并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运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 过程。人人可为的“微创新”“微创新”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在教育教学中,宏观

4、 的顶层设计常常不能回答教师每天遇到的具体问题。面对这 些问题,教师只有进行微创新,并在微创新的过程中引发对 教育大问题的思考,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突破性发展。应该说,“微创新”不仅是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 与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学校老师在不断探索中,摸索出许多实用性与操作 性兼备的“微创新” ,让问题的解决真正落地。如基于学生 差异的分层分块作业设计,是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业 效能低下等问题进行的改革。再如“同班异科”跟踪观课策 略,先对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科课堂上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 现、不同学习效果等进行观察与记录,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 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一组基于

5、课堂事实的具有关联性的结论, 来判断教与学的情况及其成因,以此来指导师生进行有效教 与学。分块呈现、资源共享的“微课堂”“微课堂”是时长 58分钟的课堂片段,每个片段都 是一个完整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每位老师呈现精 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一个小载体。以英语阅读课为例: 如将阅读技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 则可以先拟出 “猜测生词” “理解主旨大意” “获取事实细节” “识别图表信息”等阅读 技能,老师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分工合作,选择其中一 项技能,录制成若干节“微课堂” ,它们组合起来又是一个 完整的体例。“微课堂”的主要作用在于:第一,它便于学生根据自 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特别

6、是课后对自己存在的学习 难点进行消化性和巩固性学习;第二,它充分利用同组老师 的优势与特长,以最优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 学得更有趣、更轻松,有更多机会享受优质的教师和教学资 源;它同时也是老师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的一个平台;第三, 通过资源共享, 减少老师的重复劳动, 减轻工作负担; 第四, 这种切片式的课堂教学,可以用来就某一特定内容及切合的 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分享(即微格分析) ,提升教师的学科 能力。关注过程的“微评价”“微评价”就是对每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细节、过程 及绩效的多元、多维度评价,参与评价的除了学校领导,还 有同事、学生及家长。评价内容分 3 个维度,即工作量、教

7、学绩效、教科研活动及其他,涵盖了12个方面和 18 个评价要点,包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举办讲座、课题研究等,关 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评价。 “微评价”的运用营造了重 视和鼓励创新创优的氛围, 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 多元参与、 积极进取的学校文化,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内在激励和外部 支持环境。“五微”策略犹如一只手的五指,而“教师成长”恰如 掌心,五指聚拢成拳,则“教师成长”在握。其中, “微课 题”构成“问题群” ,“微讲坛”组成“名师群” ,“微创新” 形成“策略群” ,“微课堂”统成“资源群” ,这四个方面都是“微评价”的构件或维度,合成了一个“动力群”。学校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五微”策略,促进学校生成 了一个强调教师主体、基于理论学习、聚焦专题研究、依托 名师引领、同伴深度互动、持续改进教学的校本培训体系, 对教师专业成长、特色学科组建设、教师文化形成都产生了 积极影响。责任编辑李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