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40390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荐)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荐)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马说(长春版中考复习 归纳 二) 一、 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韩愈文选,是他的杂说中的第四篇。二、解释加点的字:(1)只辱于奴隶之手: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古代也指仆役。(2)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喂牲口用的食器(3)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有时 (4)食:通“饲” 喂 (5)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显现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7)策之不以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按照 正确的方法 (9)食之尽其材:通“才”,才能 (10)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通 “耶”,表疑问

2、语气 (11)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三、用原文回答问题:1、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千里马不被重用的现状,说明千里马悲惨结局的句子: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4、 用排比句式概括千里马遭遇的句子(辛辣讽刺食马者平庸浅薄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 归结全文的中心句为:其真不知马也!6、 有人说“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想到文中的哪一句话(流露作者愤世嫉俗之意或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语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四、中心思想:本文通篇用的是借物寓意的

3、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贬和控诉。1 / 3五、理解性问题:1、“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在文中各指什么?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2、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3、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跟正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

4、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4、 课文写了千里马哪些遭遇?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马说写了千里马的三项不幸遭遇,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之所以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伯乐,即世人“真不知马也”。5、 千里马的千里之能怎样才能得以发挥?结合课文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对待人才?(1)、千里马的千里之能得以发展,食马者就必须懂马、知马,给千里马展示的空间,让它尽情地发挥它的才能。(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才,这是关乎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唯才是

5、举、唯才是用才是一条正道。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并能给人才以适合发展的位置,让人才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展现他的才华。6、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虽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先有千里马, 然后才会出现伯乐。 可是, 韩愈是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谈人才问题, 而在当时社会决定人才命运的就是伯乐, 所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7、你认为千里马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当今社会,要成为真正的千里马,还必须学会推销自己,你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如何推销自己?(1)要德才兼备,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 百折不挠的精神, 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远大的理想及抱负, 有毛遂自荐的勇气。(2)我们要有自我推销能力, 不要一味地等待伯乐得赏识,应主动找机会展示自己,努力拼搏,抓住机遇发挥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