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74602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一. 装配基本规范装配工在装配之前, 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 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 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 地上,如

2、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 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 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 要牢固、可靠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 行装配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

3、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二.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 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 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 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 鎯

4、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 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三装配螺栓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 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有预紧力

5、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 法;钢 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 400 C。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 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 下;每 个螺母下面不得用 2个相同垫圈。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 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不锈钢、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分涂抹润滑剂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距值不得小于

6、终拧扭距 值的30%;终拧扭距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螺纹连接件,螺栓应伸出螺母一扣以上, 且一般情况下螺栓超出螺母长度应小于20mm。螺栓紧固后弹簧垫圈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自锁螺母应避免拆卸以保证自锁性能四键的装配键的表面应无裂纹、浮锈、凹痕、条痕及毛刺,键和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 在装配前均应检验。普通平键、导向键、薄型平键和半圆键,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 不接触。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应与轴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紧密接触。装配后其接触面积 应不小 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 的 10%-15%。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

7、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 象。现场配制的各种类型的键,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尺寸和精度。键用型钢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88N/mm2五. 销的装配检查销的型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销。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 销孔的位置应正确。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 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的50% 75%。装配中,当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应铰孔,另配新销;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应在 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

8、空运转实验合格后进行。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 -90°六. 密封件装配使用密封胶时,应将结合面上的油污、水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油封装配时,油封唇部应无损伤,应在油封唇部和轴表面涂以润滑剂;油封装配方向,应 使 介质工作压力把密封唇部紧压在主轴上(图8),不得装反。油封在壳体内应可靠地固定,不得有轴向移动或转动现象。装配"0”形密圭寸圈时,密圭寸圈不得有扭曲和损伤,并正确选择预压量。当橡胶密圭寸圈用 于固定密封和法兰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20% 25%

9、;当用于动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10% 15%装配V、U、Y形密封圈时,支承环、密封环和压环应组装正确,且不宜压得过紧;凹槽应 对着压力高的一侧,唇边不得损伤机械密封零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密封面不得有裂纹、擦痕等缺陷密封条搭接应为45度搭接,搭口处涂胶。搭接口位于部件上方中部。七线束的敷设电线束应敷设整齐、走向顺畅、各线束之间不能相互交叉、缠绕、扭转。线束应尽量 不与尖锐金属、棱边、运动、发热部件接触;线束每隔20cm左右捆扎一塑料紧固带,每隔50cm左右要有固定点,特殊位置需增加固定点,不允许出现线束杂乱、悬垂、干涉摩擦等 现象车架内侧需要向外侧敷设线束时,线束需穿过相应过线孔,并

10、要在过线孔处加装穿线 护套线束上带插接器时,线束在插接器处不得转弯太急线束与存在相对运动关系的部件连接后,要按工艺要求保证敷设后预留有足够的余量。两个插接件连接时,要插接到位、牢固,两插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100%,插接件连接完毕后,将自带的橡胶或塑料绝缘护套套好,线束内及插接件上的金属介质不能外露。两个多孔插接器连接时,插接器之间的自锁机构要徒手装配到不能动为止,保证自锁机构 装配到位,插接完毕后,要检查插接器中插接件不能退出插接器。插接器连接完毕后,应 尽可能水平布置。线束在敷设过程中,在可能出现与金属部件相互摩擦的位置均需加装线束保护在发热元件附近敷设线束时,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捆扎固定

11、 (安全距离20cm),距离过近时需加装隔热保护插接件或插接器与电器部件连接时,插接要到位、牢固,插接件上的绝缘护套要套装好,金属介质不能外露。多孔插接器插入电器元件后,插接器上自锁机构徒手装配到不能动为 止,保证自锁机构装配到位。连接完毕后护套进线端要尽量向下布置带插接器的线束距离插接器最近的塑料紧固带不能小于80mm所有塑料紧固带捆扎完毕后,用斜口钳剪整齐,塑料紧固带不能出现过长、有尖角现象,剪下部分应及时清扫,保持场地整洁搭铁线接地时,要将连接件的平面与驾驶室或车架的金属本体接触,并要在金属本体与 搭铁线之间加装齿形垫圈八.气管路、油管路气管路、油管路在敷设、捆扎时,可参照电器部分中相关

12、要求。气管路、燃油管路捆扎时优先考虑同走向一致的钢管及线束一起捆扎,但应避免与高温零部件(如:打气泵钢管、排气管)靠近或接触(与排气系的最小距离为20cm,与发动机本体的最小距离为10cm)。气管路、油管路连接前,应检查头部、坡口有无折裂及异物,管内、管口应清洁,联管 螺母牙型完整,以保证可靠连接气管路走向要自然、流畅,避免缠绕,不得产生扭曲,装配过程中出现打折的气管要重 新剪裁,气管长度剪裁要合适,不能因过长或过短造成走向不合理,以免造成气管路振动 磨损或因拉应力漏气气管路、油管路的接头装配时,应常温自然装配,严禁采用火烤等加热方法装配,燃油 管路软管应完全插入管接头的倒齿台阶面上;卡套式管

13、接头连接时,应在螺纹部分涂适量 管螺纹密封胶,注意不得使胶液进入管腔,以防堵塞管路。橡胶软管用卡箍与钢管连接时,卡箍应卡在钢管凸台(滚筋)的内侧,软管边缘距卡箍 的距离应不少于 3mm九.涂密封剂、粘合剂、紧固剂表面处理:用干净的纤维织物擦拭干净,不允许有油污涂螺纹锁固胶(如回天 2711、回天2431等)时,将锁固剂先涂抹在螺纹部分,再进行装 配气管路接头涂密封剂时(回天5691),应沿管件外螺纹涂胶一圈,涂胶宽度不少于三道螺纹,充满螺纹的根部,注意密封胶不得进入管腔,防止堵塞管路及阀件;对于钢管还应增 加在卡套后端沿钢管外壁涂密封胶一圈。十.底盘改装进行焊接或钻孔操作时,应避免尼龙管受到火

14、星和飞屑的伤害在纵梁的上下翼缘上加孔,更应慎重。应严格限制孔的数量和直径至最低水平。在纵横梁连接处,严禁在其翼缘上加孔。在翼缘的其它部位加孔,应严格限制孔的直径,轻型车不大 于$ llmm,中型车不大于$ 13mm ,重型车不大于 $ 20mm,且孔位不应距开口边太 近(可稍偏向其腹 板一侧,孔距最好保持在 40mm以上,孔径大时,孔距也应相应加大禁止采用过于粗糙的钻孔,尤应禁止用气焊吹孔尾部采用气焊切割时,则在气割后须再修磨,以消除割痕,做到表面平整无缺不要把装置件在紧固前先临时点焊在车架上。点焊处往往诱发裂纹,出现早期损坏。在纵梁翼缘的边缘上点焊,应绝对禁止副车架采用U形螺栓时,须在梁内嵌

15、入垫块或撑板,以防梁的翼缘变形过大和连接失效。U形螺栓的螺母须锁紧,以防松动。在不能采用U形螺栓的地方,可采用连接支架。限位板与纵梁以螺栓紧固,与副梁则可以相焊排气尾管的朝向应合理不得吹向路边行人供油软管不能急弯,以防油管打折或阻碍燃油流动。供油软管的长度要适当,不能过分的拉伸和压缩十一.装配后检查工作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检查,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 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 止松脱要求。 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或别滞现象,是否有干涉 现象等。总装完毕主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的联接,润滑、液压、冷去卩、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部分的铁屑、杂物、灰尘等,确保各传动部分没有障碍物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