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8537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城西小学 郭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人物描写,通过朗读、质疑,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天游峰扫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标 1、2难点:目标 3教学过程:一、以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15 课 (齐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是武夷山著名的旅游胜地,号称武夷山 第一胜景。3、作者不看景,却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位 扫路人的身上。 (扫路人下加点) 。这不得 不让人产生疑问,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 (再次齐读课题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2、二读中感悟(一)闻声寻人1、过渡:为什么作者不写美景而写扫路人?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 (同学默读课文,画有关句子)(1)找到了吗?谁来读读看。(出示)A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 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B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 善的眼睛炯炯有神。”(2)这样的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老人特别瘦,从精瘦这个词可以看出。师追问: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老人的瘦?生:瘦削的脸。师评价:真是生:饱经风霜)老人

3、节约、俭朴 因为他身穿一条褪色的衣服。师评价:看来这衣服是洗了又洗,穿了又穿。多么勤俭的老人)(他这么大的年纪还用一把扫帚清扫路面,真是太辛苦了!)(他还特别黑,面色黝黑 师评价:那一定是风吹日晒的结果)(老人精神十足、十分善良,因为他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师评价:真是慈眉善目 的一位老人。真有精神)(3)谁能通过朗读清楚的将老人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2、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样一位老人呢?(听到扫路声)课文是怎样描写扫路声的?(出示)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 “哗 哗 ”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 1)从这段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

4、?(老人扫地十分有节奏师:而且这声音是生:由远及近。)是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曾经曹雪芹在描写凤姐时先是描写了她的笑声,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描写也让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谁能读好这扫地声。指名读“哗哗”师评价指导:谁能读出由远及近的感觉。谁能让这声音更为分明。可以声音延长些。师范读指 2 名读。(3)谁能完整地读一读句子?3、作者闻声寻人终于见到了这位质朴但却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示两处外貌描写)但是 这两处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分开来写呢?(第一次是粗粗的看的,第二次是仔细打量。 ) (二)心灵沟通1、过渡: 作者为什么会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这还得从作者和老人的一番谈话讲起

5、, 一杯茶沟通了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找一找文中我与老人的对话, 用波浪线画出来。 在旁边做上 批注。2、你们一共找到了几组对话?(三组)我们来交流一下。A 、(出示)“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黄昏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 程。 ”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 从老人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很热爱自身的工作, 很喜欢自身的工作, 不觉得累 )从哪儿体会到的?(生1:不累,不累,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师评价:你是从老人的语言中体会出来的。 生 2:老人说起来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评价:你是从他说话的语气中读出来的。

6、)( 2) 同学们,你们觉得扫路的工作累不累?(累)是的,而且老师觉得天游峰的扫路 人比一般的扫路人更累,你们同意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a、(出示)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经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 而却步,前功尽弃。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由倒抽了一口气。( 1)哪些词语让体会到扫路不容易? (顶天立地、九百多级、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 汗淋漓、望而却步、前功尽弃)顶天立地 师评价:山高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层层叠叠 师评价:平时一层楼大约十级台阶,也就是说 等

7、于爬了 180 层。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前功尽弃 师:是啊。让我不由倒抽冷气。( 2)我们来竞赛读读看,看谁能让我们听了倒抽口气。指名读。齐读。过渡:你还可以从哪儿感受到 ?b、(出示) 天游峰一一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 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 里好不得意。( 1)说说为什么?(因为天游峰高、险) (板书:险)哪儿具体写出了它的险?(第一 险峰、九百多级、像一根银丝、飘飘悠悠、风一吹就能断掉)( 2)(出示天游峰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天游峰,想说什么?( 3)把我们的感受一起读出来好吗?(齐读)

8、总结:面对如此险峻的天游峰, 能爬上去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一边爬一边扫该有多累呀! 可老人却觉得 (指读:不累不累)为什么呢?引读:因为他可以 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 看一程 是呀,老人把自身喜欢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觉得累。(带着喜欢的感情读。 )所以老人说得?(板书: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 能轻松悠闲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指名读。过渡:我和老人还说了什么话?B (出示)“您老有 60 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 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身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 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1) 从这

9、段话中你又读懂了些什么呢?(生 1:老人已经 70 岁了,看不出来。生 2:老 人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生活环境好。 )( 2) 这样的生活老人当然会舍不得。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空气,爱这 儿的一切。所以老人会说得那么 (点:悠然) 。谁能悠然地读一读吗?指名读( 3) 这儿的大自然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老人在这儿过的简直就是老神仙的生活呀! 让 我们一起把老神仙的悠然快活读出来好吗?(女生齐读)( 4)是的, 老人已经与天游峰融为了一体,即使自身已是70 岁的高龄, 却依然对扫天游峰乐此不疲, 悠然自在。 实在是令我们敬佩, 让我们怀着敬意再一次读出老人的悠然与不舍。 齐读。过渡:还有

10、最后一组对话,来看看老人是怎么说的?C、(出示) 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 这话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的?老人愿一辈子与大山为伴,我被老人的话深深地感 动了,于是紧紧抓住他的手,说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来说这句 话呢(出示) 我紧紧握住他双手说: “30 年后,我再来看您 !”( 2) 老人能活到一百岁吗?生 1:不能。师:但是这位老人会很长寿。为什么?接下面生 2:老人天天这么扫,很勤劳,能活到 150 岁。 山上空气清新,能活到 100 岁。 自 信,豁达。( 3)总结:是的,人的心情、意志也能使自身延短命命。这是一位充溢自信,豁达开

11、朗的老人!(板书:充满自信 豁达开朗)4)让我们读出老人的自信和豁达来!齐读“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三、体会主旨1、引读最后一节剩下部分(出示) :“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说罢,老人朗声 大笑。(引读)笑声惊动了主丛里的一对宿鸟, 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随同我回到住地。 ”( 1)“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 “这充溢自信、豁达的笑声 ”回到住地就没有了吗?谁 能把这句改得更好?(同学交流)生 1:笑声留在作者心里。生 2 笑声留在脑海,忘不掉。生3 :自信、爽朗的笑声刻在了我的心里。师总结:这笑声也会珍藏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2) 现在你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了一位扫路人了吗?(这是一位 的扫路人)(这就 是天游峰的扫路人)(3)认识了这样的扫路人,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总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位扫路的老人身上得到启发,变得充满自信、变得豁达开朗。四、布置作业1、想想 30 年作者再次遇到这为扫路人时的情景。2、学着本文的样子,试着描写一位身边的人。板书设计:15、天游峰的扫路人充溢自信 豁达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