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90604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参考word.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实用类文章复习(一)千万别折腾汉字(10分)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 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

2、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写成了“ ”,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

3、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4、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

5、一进程。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第段文加点的“这种主张”指的是 (2分) 11

6、第段中列举语言学家亲历的一件事有什么作用?(3分)12 对选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即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逐一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B. 第到第段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证明了“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这一分论点。C. “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一句中加点的“简”字是指汉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简洁美,而不是专指简化字。2 / 8D.第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担忧和真诚地劝说,与题目遥相呼应。(二)我们身边的辐射(10分)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

7、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照射剂量(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2000

8、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线。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

9、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

10、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B.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

11、品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损害。C.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D.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11.文中画线句子“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句中“可能”一词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3分) 12.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两种)(4分) (三)人生不用太多的条件(阮直)(10分)我们有时羡慕那一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有时羡慕那一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草根一族。羡慕的是那些优越的生

12、存条件,比如他们从小就能接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尽情挥霍不尽的财富。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就不应该被列入为普遍人生的条件。因为它的偶然性就如我们的生成天生丽质歪瓜裂枣都与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能创造和利用的条件。伦敦开始也是村庄,就像贵族的起点也有草莽,把村庄作为起点,把从创造条件作为开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有条件是个好命运,没条件就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丧失了生存的家园、遭受了灭顶之灾,他们漂泊世界各地,寄人篱下,反倒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没有土地做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没有广袤的国土立足,他们有智慧。按人口比例算,哪个民族都没像犹太人那样产生过那么

13、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就像资源条件极差的日本,并没有制约他们成为经济大国。真正的成功就是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撬动地球的力量也不是用另一个地球,而是一个支点,一个杠杆的条件就具备理论的可能。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一种海鸟,它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时,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然后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上面捕食;困了,就站在上面睡觉。谁能想到小鸟飞越太平洋依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呢?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么?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只能成为你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它不仅无助你成功,反而

14、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人类的生存与创造也是如此,往往成就伟大事业的一些人反倒没有什么优越的生活物质条件。弱者等待条件,强者创造条件。真正的成功者就应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可如今的许多人创业,就是依赖条件,总是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咎于条件不好,可条件都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海湾地区那些王室成员家族的后代很少有科学家、艺术家、奥运冠军的,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翅膀上的黄金。欧洲金球奖得主阿根廷人梅西曾经是个“侏儒症患者”,就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阻碍骨骼生长,家里的经济条件不能承受治疗费用,但是这些条件都没有制约梅西热爱足球投身足球,几年后他成了世界足坛的巨人。当年的马拉多纳也被足球专家视为不具

15、备踢足球身材条件的“侏儒”。可就是这些“侏儒”的条件反倒成就了他们谱写神话的动力。抓住机遇,时刻记住不足,只要我们具备创造条件的智慧与信心,就能完美自己。如果要条件,就要那只海鸟嘴里叼着的一截树枝,那样就足够飞越太平洋了。10下列对全文理解最合适 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表述了人生不用太多条件,有与没有条件都不重要。B.成功者不靠先天条件,而是靠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达到目的。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抓住机遇记住不足就能完美自己”。D.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没有什么优越的生活物质条件。11阅读全文,请结合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第段首句的“这些”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16、?请结合实际说说缺乏“这些”条件能成功吗?(4分) (四)“绿色”浅层地温能(10分) 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

17、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

18、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

19、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1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1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4分) 1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3分)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

20、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一)答案:10千万别折腾汉字2分 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2分11(3分)  证明“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的观点,告诉人们不要折腾汉字,增强说服力。12(3分)  B(二)答案:10、 3 B11. 3 示例:不能删除。“可能”表示的是估计猜测,在还没有足够的病例证明“这些检查”给病人造成的伤害程度有多大时,“可能”一词表达的就是对“这些检查”给病人造成的伤害程度的一种估算,它体现了说明文语

21、言的准确性。若删掉“可能”一词,则改变为“永久性的伤害”已是铁定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也可从删去了,就会改变了句子意思这个角度去回答,意思对即给分,3分)12. 4 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4分,答对1点给2分,符合题意即给分)(三)答案:10B11成功者,靠的不是先天条件,而是在于成功者应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达到目的。12(1)这些是指优越的出生地、富裕的出身 、优越的生存条件(答两点即可得两分)(2)可结合张海迪、史铁生、贝多芬(人物、怎么做、达到的结果)等成功例子加以阐述即可(四)答案:10.D11.资源量丰富 可就近利用,成本低 清洁无污染 可循环利用12.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的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使用“热泵”传递浅层地温能,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 通过管道中的水传递热能,储存热量。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