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教案第十二次课.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2166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原虫教案第十二次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疟原虫教案第十二次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疟原虫教案第十二次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疟原虫教案第十二次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疟原虫教案第十二次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赣南医学院教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任课教师曹镐禄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编制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授课时间2012.5.28-6.3授课对象2010 级临床医学本科授课章节第九章 第一节疟原虫课题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内容1 疟原虫(间日疟、恶性疟)红内期形态特点;2.疟原虫致病、诊断;熟悉内容疟原虫的防治;了解内容疟原虫红外期的发育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 1 疟原虫致病2 红内期以育特点3.疟原虫致病、诊断难点:红内期以育特点疑点:子孢入侵RBC三、教学方法设计:1、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2、结合生活实际及临床相关知识,提高教学

2、的趣味性与生动性;3、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关键,增强教学效果。4 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鞭等。五、时间安排引入本次新课( 2 分钟),形态( 15 分钟)、生活史( 18 分钟)、致病( 15 分钟)、诊断( 10 分钟)、流行( 6 分钟)、防治( 10 分钟);小结( 4 分钟)。六、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环视全体同学,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如发生异常情况,在课前进予以及时解决。(二)复习旧课简要复习一下总论部分,引入本次新课疟原虫。第九章孢子虫第一节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

3、即间日疟原虫 ( P.v),三日疟原虫 (P.m),恶性疟原虫 (P.f)和卵形疟原虫(P.o)。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一、形态两种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期不同的形态进行鉴别见PPT 上表格。二、 生活史以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为例叙述:(一)在人体内发育1、红细胞外期:子孢子 、雌性按蚊刺吸人血2、红细胞内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二)在蚊体内发育1、配子生殖蚊胃、卵囊。2、孢子增殖 :形成千万个子孢子三、致病疟原虫的致病与侵入的虫种、虫株、 数量和人体免疫状态有关。(一)潜伏期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作期间为潜伏期。 它包括子孢子侵入肝细胞, 经疟原虫红

4、细胞外期发育成熟所需时间, 加上疟原虫经数代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达一定数量所需时间的总和。(二)疟疾的发作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3 个连续的阶段。发作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子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周期性特点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3再燃与复发的概念4贫血的原因( 1)脾功能亢进:( 2)免疫病理的损害(3)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5脾肿大6凶险型疟疾四、免疫(一)先天抵抗力(二)获得性免疫:带虫免疫五、实验诊断( 一 ) 病原学检查1、血膜染色镜检: 发作开始 (恶性疟) 或发作后数小时至

5、 10 小时(间日疟、 三日疟)采血。恶性疟初发时只能查到环状体, 而配子体在周围血液中出现时间则在查到环状体之后10 天左右。2、血沉棕黄层定量分析法(二)免疫诊断1、循环抗体检测2、循环抗原检测3、免疫浸条4、分子生物学技术六、流行(一)疟疾分布在我国的分布:P.v-80% , P.f-15%, P.m-5% ,无疟区低疟区中疟区高疟区(二)流行的三个环节1、传染源:凡周围血液中存在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都是传染源2、传播媒介:按蚊3、易感人群:(三)流行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3、流行特征:地方性、流行区、季节性七、防治(一)预防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预防的药物:常用为氯喹,或乙胺

6、嘧啶磺胺多辛。疫苗预防:尚处于试验阶段。相关进展。(二)治疗1、杀灭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及休眠子,如伯喹2、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如氯喹,奎宁、咯萘啶、喹派,青蒿青及蒿甲醚等。3、杀灭配子体,如伯喹,用于切断传播。4、杀灭孢子增殖期,如乙胺嘧啶。5、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6、坚持疟疾监测七、小结疟原虫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曾经流行严重, 疟原虫生活史复杂,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形态多样,与传播及致病有关,注意检查的时间及所能查到的时期。八、课外作业:1、疟原虫的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各是什么?2、疟疾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3、什么叫复发?什么叫再燃?九、教学体会:疟原虫在热带流行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疟原虫生活史复杂,要仔细分解讲述, 致病机制不好理解,要强调检查的时间及所能查到的时期,要特意介绍目前我国的分布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参考书1.人体寄生虫学第二版,赵慰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中国人兽共患病学第二版,于恩庶等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3.寄生虫与临床第二版,沈一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4. 中国人体寄生虫分布与危害 .,许隆祺 , 余森海 , 徐淑惠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