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220619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体育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作为一名学生,我一向认为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践不仅能巩固我们所学的抽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能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年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基本上都会报名参加,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一、实践内容的规范选取 我们这次实践的课题是对农村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研究对象是我们学校本次在暑期对口支教的四所小学,它们是位于*省*族自治县的*中心小学、*小学、*小学和*小学。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再结合测试内容的可行性,我们最终选取了以下内容进行测试: 小学一、二年级:

2、身高(m)、体重(kg)、肺活量(ml) 小学三、四年级:身高(m)、体重(kg)、50米跑(s)、立定跳远(m) 小学五、六年级:身高(m)、体重(kg)、肺活量(ml)台阶试验、立定跳远(m)、坐位体前屈(cm) 二、实践过程并不简单 按说本次的实践过程不会太辛苦,因为我们使用的都是电子仪器,纯粹的人工操作相对较少,但是也正是这些仪器构成了我们本次实践活动的最大障碍。由于学校正在逐渐迁往*,好多仪器设备已经随之转移,因此我们又不得不派专门的同学到*将所需的仪器搬回。 *岛是个多山的地区,而我们所要到达的正是偏僻的农村小学,哪里少得了山路?那些测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以及台阶试验等仪器

3、只好跟随我们一起走过崎岖的山路。道路坎坷,又要注意保护仪器不受损,这可不是件省力的活儿!整个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如此类的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 三、实践结果发人深思 这次实践的结果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以往的一个惯性思维误区! 总能看到这样的论文:对农村和城市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城市学生的身体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地区的学生,然后分析说原因是农村的医疗卫生等条件不佳、体育设施不完备、缺乏专业师资等,并提出一些诸如提高重视、加大投入之类的建议以促进农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 这让我想起现在与我同学的一些*学生,他们平时经常光着脚在篮球场上健步如飞,这是我从前所没见过的。更让我想不

4、到的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在踢足球时也竟光着脚光着脚就能把足球飞出大半个球场!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村出来的学生。 到此我想至少已经能得出一个模糊的结论:学生的体质并不是与经济条件成正比的,它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制导因素。这些因素是什么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想这很值得研究,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者们。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文章作者:名扬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8日12:50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作者:名扬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自春秋战国开启郡县制以来,“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截至2004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个,县域国土面积*万多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上;县域经济gdp为*.*万亿,占全国gdp的*.*%,其中,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贵州省,达*.*%;最小的是上海市,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中央决策层以及专家学者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做好壮大县域经济的工作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6、组成部分。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他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地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共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市工业化、经济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实践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

7、城镇化水平都是较高的地区。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农”和“非农”工作,把“三农”工作统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依托县域经济载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重”两大难题。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年代末到*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比较活跃,在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8、。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县域财政困难重重,全国多数县市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1、实施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高度重视和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是产业定位面向国际化。应深入分析各县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对产业发展战略有个准确定位,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发展先机。准确把握国际城市经济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承接对方相对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环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且在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上下功夫,从而将县

9、域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体系中。二是走区域联合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格局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县级行政区域空间。县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跳出行政区的束缚,按照区域经济的分工,从经济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融入到联合发展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经济区域中去。三是必须突出区域特色概念。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培育特色经济,这样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县域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

10、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如域内蕴藏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2、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要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外向化、生态型”农业。通过市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三是培创农业品牌,加快“订单农业”、“品

11、牌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展农民致富的渠道。 3、实施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的两大使命,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一要优化城镇体系规划。围绕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立城镇规划布局,把产业布局与城镇体系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二要完善城镇网络功能。要抓紧调整域内交通网络规划,加快推进各镇等级公路建设,重点实施一批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区域联动,促进经济发展。三要解决好城市化建设投入机制。牢固树立“经营城市”

12、的理念,走多元化投融资道路,实现城市的自我开放、自我增值、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4、实施民营化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决策科学,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增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 5、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战略。环境优劣关系到县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生死存亡。

13、对外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不行就进不来,发展环境不好就留不住。必须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兑现政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良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报告 文章作者:熊伟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7日22:8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报告 农村信用社是主要为农业、

14、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为适应新时期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和联户担保贷款方式。这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机构获得贷款;另一方面是信用社难贷款,主要是按照有关贷款管理的规定,出于审慎原则和控制风险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户发放贷款时一般都要求抵押担保,但由于绝大部分农民无法提供可供有效抵押担保的财产,因此,信用社很难向农民发放贷款。科学合理地处理农民贷款中的抵押担保问题,从而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这一两难问题,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变革服务

15、方式,防范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是额信用贷款的内在要求。受传统经营体制的影响,多年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在贷款投向上多企业贷款,喜欢上大项目,信贷方式简单划一,其结果不仅没有照顾到对农户和农村个体经营者合理的信贷需求,而且也使金融机构本身的贷款风险过于集中。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镇企业大发展时,农村信用社投放了大量的企业贷款,后期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波动,农村信用社贷款大量形成死滞,教训十分深刻。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是广大分散的农户,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切实用于支持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如何在改进服务的同时又能够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迫切需要寻求一

16、种既能够贷得出,又能够收得回,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有效运营的新的信贷方式。 围绕如何解决好农村千家万户农民的信贷服务问题,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农户小额信贷做法,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2000年相继制定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在上述文件指导下,各地进一步探索实践,创造出了以“贷款证”、“资信卡”、“富民卡”、“一证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的贷款方式,受到各方面的一致好评。2001年,为配合在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

17、活动,人民银行党委在江西省婺源县直接组织试点,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2001年12月制定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12月10日召开“总结推广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座谈会”,对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 基本做法和指导原则 农户小额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与国外通行的“盂加拉模式”的小额信贷相比较,我们所讲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汲取了它的合理成份,如对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的农户实行信用放款,不再需要抵押担保,

18、同时又剔除了诸如高利率、倾向妇女、周期较短、频繁还款等不切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内容。 这类贷款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在乡、镇信用社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农户的贷款档案,将农户家庭经济情况、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等内容记录在内。其次,农村信用社成立农户信用评定小组,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小组成员以信用社人员和农户代表为主,同时吸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参加。评定小组根据农户个人品质、还款记录、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内容、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对其信用程度进行评定,一般分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第三,在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根据不同农户的信用等级,对农户颁发贷款证。发证以后,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小

19、额信用贷款时,可以凭贷款证及有效身份*,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以内的贷款,勿需再层层办理批准手续。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因此,只要不超出贷款证上核定的贷款限额,农户需要贷款可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而且贷款还了以后还可以继续再贷,周转使用。 对超过小额信用贷款限额的更高层次的资金需要,实行多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满足的是农户一般性的种植和养殖业的资金需要,一些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期限较长的资金需求,靠小额信用贷款已经满足不了其需要。对这类情况,可以采取35户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的办法,发放联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实际是一种多人担保贷款,但

20、与一般的担保贷款不同,它不是靠财产或经济收入来担保,而是以农民的信誉作担保,符合农村和农户家庭经济的实际状况。 与此同时,开展农村信用村镇创建活动。针对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债较多的实际,在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各地农村信用社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共同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创建活动。对整体信用程度较高的村和乡镇,可以评定为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对这些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农户,信用社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手续简便、额度放宽、服务优先。这种做法紧密依靠地方党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广大农民群众自治组织和农村信用社作为广大农民合作组织这两大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21、,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推广农户小额信贷过程中,各地严格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小额信用贷款由农户自愿申请、自主使用,并自觉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不能违背农户意愿安排贷款,更不能以物抵贷,以贷抵交税款,抵交“统筹”,也不得强令农户借贷合资兴办项目和创建所谓的“形象工程”。二是充分发挥地方党政特别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介绍、推荐贷款,参与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监督贷款发放和使用,协助回收贷款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切实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农村信用社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主体,贷款的发放需要遵循基本信贷原则

22、,坚持自主审查和批准贷款的发放,自主决定贷款数量、期限、利率。四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讲求实效。在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注意做到因地制宜,制定计划,分步实施。特别是在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中,坚持先试点、后推开,先村(组)、后乡 (镇),由点到面,逐步扩大,不搞一哄而起,不搞形式主义。五是加强管理和监督,防范贷款风险,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使用效果。要对信贷人员发放、管理和收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定责任目标,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要有足够的信贷总量和覆盖面,又要有较高的质量和回收率。特别要加强贷后的跟踪检查,确保贷款正常运行,防止形成风险。 重大意义和实际效果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

23、户小额信用贷款,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而且有力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发展。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农村金融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既借鉴了国外小额信贷合理的部分,又紧密结合了我国农村和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集中体现:一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一种自然人贷款,不是企业贷款,也不是项目贷款,对农户的自有资金没有严格的比例规定,主要是以农户的信誉和偿还能力为依据发放的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担保;二是

24、这种贷款经一次核定限额后,在限额以内农户需要贷款只需到信用社营业网点直接去办理,不再需要层众充分依靠党支部、村委会,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有困难及时向他们反映。实践证明,这种上下互动的过程,是党群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信用村镇的创建活动,极大地调动起了农民群众的信用意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逐步加强,良好的农村信用氛围正在形成。农村信用环境的好转,有力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建设。据调查了解,很多基层党政领导反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仅成为致富联系农户的金融纽带,而且成为改善干群关系的载体”、“一些干部说,以前村民总说我们只知道收粮收款,不理解我们,现在配合信

25、用社送资金、送技术,村民很欢迎”。据一家国内权威刊物报道,河南新郑市郭店镇海寨村过去是有名的上访告状村,通过信用社依靠村党支部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如今,这个乱村已变成了富裕村、文明村”。 (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极大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得到了农民群众和社会的良好回报。由于农民和地方党政都从农村信用社得到了实惠,因此,对信用社的支持也在不断加大,自觉到信用社存款的多了,自觉给信用社归还贷款的也多了,帮助信用社联系和介绍业务的也多了,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更快发展。江苏省丰县农村信用社1999年开

26、始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后,存贷款业务明显增加,存款由1998年的6.07亿元增加到2002年6月末的8.10亿元,增长 33%;贷款由1998年的3.17亿元增加到今年6月末的7.93亿元,增长 1.5倍。在存贷款总量增加的同时,贷款结构有了明显调整,农贷占比由 1998年的26%调整到今年6月末的 65%;贷款质量明显提高,不良贷款比例由1998年的84%下降到今年6月末的36%;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有了极大改善,2000年、2001年分别减亏 639万元和1915万元,今年6月末,又比去年同期减亏371万元,年底有望实现扭亏。 从全国来看,2001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2008

27、亿元,各项贷款增加1395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实现增盈减亏31亿元。今年上半年,农村信用社存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各项存款增加138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395亿元;贷款增加16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448亿元。预计全年农村信用社存款增加2200亿元,贷款增加 200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增加1600亿元。 积极推进,逐步完善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我国开办时间还不长,从整体看,效果不错,但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操作规程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与政策需要进一步理顺等。对现行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未评定信用户的前提下就评定信用村镇等逆程序操作

28、问题,信用户评定或贷款发放与股金缴纳挂钩等问题,人民银行已经下发了文件进行纠正。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到,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利党、利国、利民、利社的实事,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而且有利于扩大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业务,改善经营,改善服务,而且有利于密切基层党政与群众的关系,增强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的血肉联系,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

29、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改进支农服务这项工作转变为一种自觉行动,提高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二)健全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资金供给机制。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能够保障供给。为此需要采取从综合措施,多渠道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供应问题。一是农村信用社自身要加大吸收组织农村闲散资金的工作力度,通过改进服务,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通过盘活旧贷,增加支农资金实力;二是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实行灵活的存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的能力和经营的灵活性;三是加强农村信用社地区之间的资金调剂与融通,逐步探索建立

30、全国农村信用社相互之间的资金调剂市场;四是对农村地区支农资金不足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银行继续安排支农专项再贷款进行支持。 (三)逐步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个人信用制度是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控制信贷风险的一项基础制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推行以来,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建立贷款对象的个人信用档案,对客户的道德品质、社会信用、家庭经济状况、主营业务收入、生产经营能力、资金需求、偿债能力等进行记载等一些基础性工作,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性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规范化的制度。因此,今后要在现有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信用村镇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

31、操作,提升信用评定的层次和质量,逐步建成农村个人征信制度体系,并推进农村整体信用文化和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农村信用社既要为广大分散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方便农民借贷,又要讲求经济核算观念,尽量精简人员,这就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量大,需要农村信用社一方面要减少内勤、增加外勤人员,并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并发展培养农户联络员,吸收农村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员帮助信用社发展业务,逐步形成县、乡、村、组各层次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人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五)理顺农户小额信用贷

32、款的外部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性质、职能定位,使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在法律保障下正常开展。二是理顺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政策环境,对农村信用社办理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免征营业税,通过这种机制鼓励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户贷款的投放;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减少资金占压,增加支农资金供应;四是建立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确保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风险控制与保障能力。 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通过过细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不断推进这项工作稳步有序进行,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新的贡献。 文章出处: 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