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31302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名词解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Logo Aee中药学名词解释any nurT-WT88Y-W8BBGB-BW.YTI名词解释: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 的物质。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草:由于还原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地道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 的药材。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五味:是药物因作用

2、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还 有解药食中毒之功。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苦:能泄、能燥,能坚阴。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 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 用。七情:指药的单行,相

3、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 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 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 层分放加热的方法。淬法:是将药物锻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锻法: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

4、接锻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火制: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分为炒、炙、煨、煨、烘焙。 袪风湿药:凡以袪除肌表、经络、关节的风湿,解除痹痛为主,用于治疗痹证 的药物。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散寒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 痛脉拘挛。祛风湿清热药:祛风湿、清热消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热痹,关节红 肿热痛诸证。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风湿痹证兼肝肾不 足,腰膝无力。化湿药:凡以化湿运脾为主,治疗湿阴中焦证的药物。利水渗湿药: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内停诸证为主要的药物。利水消肿药:淡渗利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及痰

5、饮。利尿通林药:清下焦湿热,利尿通淋,主治各种淋证。利湿退黄药: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温里药:凡能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消食药: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驱虫药: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止血药:凡以制止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化瘀止血药:化瘀止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证。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主治出血而无瘀滞者,一时性暴出血及外伤出血证。温绎1卜血药:温经1卜血1主治虚寒性出血证。活血化瘀药: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活血止痛药:活血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诸痛证。活血调

6、经药:活血祛瘀调经,主治妇女经产诸证,也可治瘀血痛证、ZEN痕、跌损、疮疡等证。活血疗伤药:活血袪瘀疗伤,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金疮出血等也可治疗一般的瘀血证。破血消ZEN药:破血逐瘀消ZEN,主治ZEN痕积聚,也可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偏瘫等证。化痰药:凡以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温化寒痰药: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主治寒痰、湿痰证及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麻、阴疽流注等。清化热痰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主治热痰、燥痰证及痰热、痰火导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痺病等。止咳平喘药:凡是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的药物。安神药:凡以安定神志为主,用治心神不安病证的药物。重镇安神药:有重镇安神,平定神志

7、,平肝潜阳等作用,主治阳气燥动,心神不安的实证。养心安神药:具有滋养心肝,养阴补血,交通心肾等作用,主治心肝血虚,心神不宁的虚证。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止亢或肝风内动 病证的药物。平肝潜阳药:平肝潜阳兼能清肝热,安心神,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兼治肝火上攻诸证及心悸失眠。息风止痉药:平息肝风、止痉挛抽搐,兼清肝、平肝、化痰。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兼治肝炎止攻、肝阳眩晕 及痰热咳嗽等。开窍药: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病证的药 物。补虚药: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増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证 的药物。补气药:具有补气功能,用治气虚证的药物。补血药:能补血,治疗血虚证为主的药物。补阳药:能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的药物。补阴药: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阴虚证为主的药物。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固表止汗药:固表止汗,主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的药物。敛肺涩肠药: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的药物。固精缩尿止带药:固精缩尿止带,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涌吐药: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凡以解毒疗疮,攻毒杀虫,燥湿止痒为主要作用的药 物。 拔毒化腐生肌药:凡以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