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_全面.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36276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_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_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_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_全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_全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力势能教学设计省海州高级中学袁亚琴一、教材容分析本节教材与过去的处理方法相比,教材认真分析了重力做功与路径是否有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严密,而是想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教材强调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用比较高的观点处理问题,只要求学生能够“跟”来,并不要求学生去重复形成他们的“科学素质”。在讨论物体沿任意路径运动时重力做功的问题时,又一次用到了极限的思想。学生经过多次接触,对这样的方法逐渐就熟悉了。本节重力势能是机械能的重要容。要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出发,理解建立重力势能概念的可能性,掌握重力势能的定义式,明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认识事

2、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现象来支持。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及体验建立过程。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三、设计思路重力势能一节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变化。教材首先从重力做功开始,讨论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沿倾斜直线向下运动、以至物体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几种情况的重力做功,利用极限思想,严格证明了重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分析“ mgh”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来定义重力势能。通过让学生求讲台上一本

3、书的重力势能,学生给出答案的多样性,质疑引导学生讨论出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通过例题结论分析,形象地理解对于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在某一位置具有不同的数值;引出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正负代表大小,不代表方向,并且指出这里的正负与功的正负的区别;得出重力做功与参考平面无关,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无关;探究出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这样做使学生对重力势能的理解加深,思路清晰。本节课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一节课不容易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学中不宜追求多而全,可以在后续课程中逐渐理解与加深。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身边的实际例子,由简单的现象如课本下落砸在手上感觉比较进行分析,便于得出结论,学生

4、也容易接受。教法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激发探究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4、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五、重点难点与突破方法重点: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势能的概念,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难点: 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

5、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六、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讲授、实验观察法、分析归纳法、讲练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 、两本质量不同的书、一白纸、重锤七、新课教学( 一)、新课引入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一位学生帮老师一个忙,哪位同学?现在老师把手中的一白纸揉成团,在距你手一学生回答敢。定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你敢不敢接?接着老师把纸团换成一个重锤,如果重复刚才学生回答敢。的动作,你敢不敢接?提问:纸团与重锤落到手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学生思考、在老师的引觉?导下,回答问题。 重锤砸在手上疼。为什么呢?因为重锤的质量大。质量大是一方面,实际上是重锤具有的能大。在本章的第

6、一节追寻守恒量中我们就认识了一个物理量 -重力势能 (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定量的认识这种能。探究一: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定性)用自己的课本做如下实验学生探究得到: 重力势1)同一课本从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到自己手能与物体的质量、 高度上,手的感觉? ? ?有关。2)不同质量的课本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到自质量一定,物体高度越己手上,手的感觉? ? ?高 , 重力势能越大;高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度一定,物体质量越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有怎样的定性关系?大,重力势能越大。书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要减小,我们还知道,高度变化了,重力就要做功。因此,重

7、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是有联系的。本节课我们就从研究重力做功入手,来认识重力势能。进行新课探究二:重力做功的特点?一、重力做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种情在练习本上推导后, 学功况中小球由A 运动到 B 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生代表发言。AAhh1BBh2甲乙过程甲、乙结果为:WG=mgh=mg( h1-h 2 )AA 1h1 h2A 2 h3A 3hh1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情况在班上作发言、交流、逐步形成共识。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初步建立起学习

8、思路。学生根据公式可以自行推导出结果,要让学生养成良好动脑、动手习惯,教师不可包办代替。过程丙:这一过程中,教师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学生选出代表发表自把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己的见解,直至谈出微由于每一段很小很小,都可以近似看作一段倾元的想法。斜直线;程度好一些的学生还分别求出物体通过每一小段倾斜直线时重力所可能根据功的定义式做的功;直接找出恒力(重力)物体通过整个路径时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及其方向上的位移 (高在每小段上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度),得出结果。结果: WG=mgh=mg( h1-h 2)板书:公式: W=mgh=mg( h-h2)G1强调: h 是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学生可

9、能回答出 “沿不通过甲、乙、丙的计算结果,请学生总结重力同方向运动, 重力做功做功的特点。得出结论:相同” 等结论,教师要重力做功的特点:进一步给予说明引导。( 1)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 2)只跟物体初末位也可能得出结论的意置的高度差有关。思,表达不一定很准例题 1:一质量为5kg 的小球先竖直上升5m,确。再水平向右移动5m,最后竖直下降 5m,求:2三个阶段以及整个过程重力做功(g=10 m/s )。提问计算结果。上升阶段:W=-mgh=-250JG水平阶段: W=mgh=0G下降阶段: WG=mgh=250J整个过程:如何判断重力做功的正负?WG=mgh=0重力做功的正负W>0

10、重力做正功 ,高度下降W=0 重力不做功 ,高度不变W<0 重力做负功 ,高度上升强调: 在用重力做功公式时首先确定做功的正负。极限的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受过,在此,学生应该能够按预想的思维结果回答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规律。了解公式的应用,计算中明确 h 的含义。二、重力势回到重力做功的表达式。学生积极思考, 跟上老由重力做功引入能分析表达式: WG=mgh=mgh1-mgh2师的思路。重力势能的概重力做功等于重力与初位置高度的乘积与重力念,对这一点学与末位置高度乘积的差值。看起来,物体所受生会感觉比较困的重力 mg 与它所

11、处位置的高度h 的乘积难,这一认知需“ mgh”,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这个要逐渐建立起物理量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一方面与重力密切相来。关;另一方面,与高度有关。恰与重力势能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在物理学中,我们就用“ mgh”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5,完成下面三个问学生阅读,体会概念的通过阅读,培养题。课件展示容。分析,引出。学生的阅读理解1、定义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能够语言表述能力。力势能。前面的分析,水2、表达式 : E =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学生根据定义式推导到渠成,要求理p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得出解重力势能的概3、单位 :1J=1

12、kg · m/s2· m=1N.m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问题:一本质量为0.2kg 的书放在讲台桌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问题,多种教室层高 4m,讲台高1m,请问这本书的重力势存在多种答案。答案,质疑,引2学生可能回答: 2J、0J、 起学生的兴趣。能是多少? (g=10 m/s )-6J哪个答案正确呢?都对,都不对!为什么呢?学生应该可以说出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那么,我们要确定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重力势能必须先做什么?在参考平面, 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做0,参考平面也叫零势能面。学生回答:确定参考平面1) 参考平面:参考平面可以任意选取一般选

13、地面为参考平面(不加说明的话是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例如:如图,质量0.5kg 的小球,从桌面以上h1=1.2m的 A点落到地面的B 点,桌面高2h2=0.8m 请按要求填写下表(g=10m/s )整个下参考小球在小球在落过程平面A 处的B 处的整个下落中重力的选重力势重力势过程中重势能的择能能力的功变化量Ep桌面地面提醒: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指的是末位置的重力势能减去初位置的重力势能,即 Ep=EpB-Ep A 通过表中数据讨论 (说明:回答时用表中数据举例 ):( 1)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同一位置的重力势能数值相不相同?说明了什么?重力势能的取值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2)重力势能有正负,什么情

14、况下取正?什么情况下取 0?什么情况下取负?Ep>0 物体处于参考平面的上方Ep=0 物体处于参考平面Ep<0 物体处于参考平面的下方强调:在计算重力势能前先确定正负。( 3)重力势能的正负有什么含义?标量,“ +”“ -”只代表大小,不代表方向。我们在前面学习功,功也有正负,功的正负什么含义?表不表示大小?表不表示方向?正负只表示?举例比较 5J 与 -7J,如果是功的话,谁大?如果是重力势能,谁大?重力势能的正负要与功的正负区分开。( 4)重力做功与参考平面选取有没有关系?WG 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 5)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没有关系?Ep 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引导

15、学生分析学生在学案上填写结果分组讨论总结规律。形象地理解对于学生应该可以说出与不同的参考平参考平面选取有关。面,物体在某一位置具有不同的数值。学生回答什么情况下通过上面的实例重力势能取 “ +” , 什么计算,引出重力情况下重力势能取势能的正负。这“ - ”。样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应该回答出以桌面为参考平面, A 处重力势能是6J 大于 B 处重力势能 -4J。正负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功的正负不表示大小,通过与功的“ +”、也不表示方向, 它只表“- ”比较,加深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学生的理解。力做功。学生应该可以说出分别以桌面、地面为参考平面,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都是10J,与参考平

16、面选取无关。学生应该可以说出分别以桌面、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都是 -10J,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 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存在怎样学生回答:通过最后两这部分容是今后的关系?组数据,可以得出重力应用的重点又是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难点,学生独立化的相反数完成有一定困在黑板上利用重力做功的公式推导出来。难,需要老师的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引导。不能生硬W =-(Ep2-Ep1)=-Ep的给出结论,为G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相反数。学生的理解和后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续的应用作好铺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垫。特别强调:Ep 只与重力做功有关,与其他因素均无关。我们将

17、在下节课继续探讨。举例:重力做了10J 的功,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了 10J.例题 2: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学生回答理解重力做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特点以及重力势A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能的变化和重力一定减少做功的关系。B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D 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例题 3:一物体从 A 点沿粗糙面 AB 与光滑面AC 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 点与 C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 AB 面下滑时重力做功多B 沿两个面下滑时重力做的功相同C沿 AB 面下滑时重力势能减少得多一些D 沿两个

18、面下滑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相同ACB例题 4:起重机将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高度 h,则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熟练计算重力做功、重力势能的改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容,谁能来总结一下?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容,交流、比较,看谁的更用 ppt 展示小结容:好,好在什么地方。1、 WG=mgh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跟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 Ep=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力和它的高度的乘积Ep=mgh3、单位:焦耳。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5、重力势能为标量,但有正负,“ +”、“ - ”只总结课堂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容。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6、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相反数。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7.4重力势能一、重力做功:WG=mgh=mgh1-mgh2二、重力势能1、定义:2、定义式: Ep=mgh3、单位: J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5、标量6、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W G=-(Ep2-Ep1)= Ep九、教学反思重力势能的教学中,通过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