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65264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题: 1.2.1 有理数教学目标 1 ,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 分类能力;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 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 3 个 数同时请 3 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问题 1:观察黑板上的 9 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

2、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 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例如,对于数 5,可这样问: 5 和 5. 1 有相同的类型吗? 5可以表示 5个人,而 5. 1 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 5 是正数中整个的 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 5. 1 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 ?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 经学过的 5 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 数,'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

3、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 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 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 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 ,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 10 页练习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

4、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 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 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此题中只填了所 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 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 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有理数 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

5、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 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 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 域来分等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 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 18页习题 1.2 第 1 题2, 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良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 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6、使学生了解分类的 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 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确实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拟抽 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 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防止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 性;同时还表达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 很好的作用。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课题: 1.2.2 数轴教学目标 1 ,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

7、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 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问题 1: 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 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多媒体出示 3 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 3 m 和 4.8m 处

8、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 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 现生活中的数学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 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根底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根底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 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 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 8 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 为等距离,规定第 4 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

9、个同学都有一个整 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 数对应的同学要答复“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 “数字,如果规定第 3 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 数轴概念的理解寻找规律归纳结论 问题 3:1, 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2, 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 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3, 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4, 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

10、书第 12 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 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稳固练习教科书第 12 页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1, 数轴的三个要素;2, 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 18页习题 1.2 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良设想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 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 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 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 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开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 索的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