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43026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第一产业发展史李灿尧.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柳州第一产业的发展史调查报告第一:柳州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工业 发展的(龙城崛起新三件柳州制造 始得名)上个世纪80年代是柳州制造业的辉煌时期,有 广西制造看柳州”之 称。当时的柳州是一个有着近 2000家工业企业、产业门类齐全的工 业城市。当时,中国许多城市居民家庭对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 电器非常渴望。而柳州审时度势,成立了电扇厂,产量仅次于上海华 生电扇厂,好几年列全国第二;在电冰箱的生产上,柳州冷柜厂一度产量也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广州万宝。电扇厂因此成了柳州最早的 几家产值亿元企业之一,冷柜厂更是风光,一度进了中国500家最大业企业行列。而变中国几千年衣方式洗衣机始被国工 的 改

2、人 洗 的人接受后,柳州人立即上马,推出了家宝、龙潭、双马等牌子的洗衣另一部分柳州人则将眼光锁定在为厨房革命提供装备。 当时的柳 州有多家企业生产电水壶、电饭锅、电炒锅、电火锅,其中以柳州开 关厂的龙城牌最有名,产品行销国内。以新三大件为代表的家电业热门,老三大件中的缝纫机、自行车 也依然抢手。柳州两家企业通过走联合之路, 定牌生产上海的蜜蜂缝 纫机、永久自行车,也很快走红。不乏资位。像柳品厂,研第一条 产线,后 里兰卡;厂分出厂,很快上世纪80年代对柳州人来说,是如鱼得水的年代。不少企业拳 打脚踢,连滚带爬,或搞出了国内一流的产品,或搞出了国内一流的 效益,其中 历很浅的单 州市方便食 制出

3、了国内 方便米粉生 来还出口斯 从日用化工 来的牙膏 把两面针牙膏做成国内名牌;从针织厂分出来的经编厂,短短几年间, 效益跻身国内同行业前列;塑料四厂研制生产的净水器,在国内也领风气之先这些企业和产品不仅为柳州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原始 积累和经验,更为柳州赢得了声誉,打出了柳州制造”的牌子。第二:反思落后出创举成就工业新辉煌? 柳州制造”的牌子叫响了 10来年,但在后来的市场经济大潮 中,柳州被无情地抛在了后面。因为结构不合理、产品落后、 成本上升及市场萎缩等重重困难,加之身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 给国有企业的沉重包袱,使得柳州的制造业一度低迷。九五”期间年均工业总产值增速已由 七五”期间的26%减

4、至4. 4%;尽管经过调整,1998年至2001年工业增加值略有增幅,却始 终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经济实力已由1988年全国50强城市 中的26位,而开始逐年递减,大大落后于原先同等地步的国内 其他城市。更令柳州人感到危机的是,连八桂大地昔日以贫困 出名的兄弟市也咄咄逼人,连连叫板:其中百色市提出5年后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誓将柳州抛在脑后 ?经过一段时期低潮之后,柳州市充分意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于是 以体 制改 革为先导,加快了以产权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步伐,重振柳州老工业基地的打算不仅在柳州市领导脑海中盘旋,而且也成为自治区决策者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2002年7月,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在

5、柳州召开,柳州首次提出了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发展战略:用5年左右时间,使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争取到2007年达到8001000亿元。为扶持柳州 工业的发展,2003年自治区政府还特地从区财政中拨款 4亿元 用于柳州建设阳河新工业区。自治区有理由:广西加快工业发 展首推柳州,因为不仅柳州工业门类齐全,更重要的是柳州工业实力厚。发战略目 敲定后,州马上手进行认为是企改革产业发展与 结构调整 战略研究雄展标柳着 被 国 攻坚战的中小企业改制工作。中小企业个数占了柳州规模以上企 业的98%,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到全市从业人员的65%以上为此,柳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中小

6、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克服重重困难,到去年底该市已基本完成企业改制。第三:说干就干所有工作准备就绪,柳州工业企业开始发力。柳州工业这两年征用土地比过去15年的总和还要多。”该市重点项目办公室透露了这样一 个数字。数字的背后,是柳州企业为扩大规模而进行的热火朝天的技 术改造。第四:柳州工业三大支柱以及一些有名企业努力换来成果,至U目前,柳州市已形成了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 柱产业,这三大产业支柱加上糖、纸等优势产业的产值占据了全市工 业总产值的70%以上。汽车是柳州市的第一大产业,目前已形成年生产微型汽车20万辆,占国内市场25% ;中重型货车5万辆,销4*万台的生产能力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

7、为主的机械产业也是柳州的优势产业。柳工股份公司的工程机械去年产量已超过 1. 6万台,成为全国第一,全二。姆产1 ntirrsnnrs匕匕 厶冃'";球第 欧维 锚具 品性 达到-MMh f f X i,Krl1 *卫f1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国内市场占有分额巨大。在冶金行业方面,柳钢已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去年铁、钢、材 产量分别突破3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为全区工业首家,并被授予自治区强优工业企业称号,而且也是柳州第一纳税大户。除二大支柱之外,两面针、金嗓子、鱼峰水泥、柳化等企业都处 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柳州制造”的名声再度崛起。最后:调查总结A、如今柳州工业发展所

8、存在的问题:如州 发 在里?危在哪里?关键就在于过去的一些优势在逐渐弱化,底气不那么足了。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柳州市的工业以国有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 83%,虽然经过改革 调整,但现在的比例仍然很高,其中国有比重约为65%,股份、集体、民营占32%,外资仅有3%左右。全市位列前10位国有大型企 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 70%,市财政一半以上的收入依赖 他们提供。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深层次的矛盾和国有企业机制上 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在产品结构方面,全市所有数千种工业品中 大部分是传统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不到 5%。这种产品结构最 大的问题就是是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在市场上被同类产品替代致 企业走向衰亡。比如柳州尽人皆知的 双马”电扇,上个世纪80年代 全国领先,90年代逐步被技术含量领先于自己的江苏和广东的同类 企业击垮,直至现在寿终正寝”B、思考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子的人才:?经过调查如今不仅是柳州而且全社会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到热火 朝天的工业建设中去,他们需要的人才是具备有高素质、高技 术的人才,所以只要我们学习好知识和技能,那么我们就能够 做好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调查人:李灿尧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11( 2)班学号:2011年12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