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5523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马泽,孙涛,李宗正【摘要】 为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3D-CTA图像重建时分别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强度投影法(MIP)、体积透视图法(VR)以及仿真血管内镜技术法(VRT)分别重建颅内血管三维图像。DSA常规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右侧椎动脉造影。结果本组68例患者,DSA检查和3D-CTA检查各发现动脉瘤76个,3D-CTA的诊断

2、准确率为100。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4.7±3.0)mm;3D-CTA检查MIP法测为(4.8±3.0)mm,SSD法检测为(5.0±3.0)mm。三者间所测得的动脉瘤最大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TA能够避免常规DSA检查时产生的影像重叠,但是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对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栓塞;三维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AN)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3、)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疾病1。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从创伤性手术发展到微创的神经介入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已经在许多大中型综合性医院开展,但许多医院不具备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imension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设备。栓塞治疗时,单纯依靠普通DSA检查了解动脉瘤颈、载瘤动脉和邻近动脉分支的结构和相互关系有较大的难度。三维CT血管造影(3-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因其无创、快速的优点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2。栓塞术前3D-

4、CT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进行评价。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共68例患者,男30例,女38例,年龄3668岁,平均49.3岁。本组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栓塞治疗前先进行3D-CTA检查,对适合栓塞手术的患者再进行DSA检查。1.2 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时首先在GE公司LIGHTSPEED多排螺旋机进行头部直接增强扫描,图像减薄后传输到计算机SUN ULTRA SPARC-80工作站。应用SGI图形加速卡和GE专有图像处理器等软件,选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强度投影法(MIP)、体积透视图法(VR)以及仿真血管内镜技术法(V

5、RT)进行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层厚为2.5 mm,螺距为1mm。图像重建时,将图像层厚减薄图像为1.25mm。造影剂注入速度为2.53.0 mL/s,注入总量100mL,图像采集延时1721s。DSA检查及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均在PHILIPS公司V5000数字血管造影机上进行。DSA检查时常规进行双侧颈内动脉正侧位及斜位造影,左侧椎动脉正侧位造影,必要时进行右侧椎动脉造影。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05.0mL/s,每次造影注入造影剂总量为79 mL。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成组设计的多个

6、样本均数比较在方差齐性检验的基础上作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本组3D-CTA检查发现动脉瘤76个,DSA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76个,3D-CTA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DSA造影检查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4.7±3.2)mm;3D-CTA检查MIP法测得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为(4.8±3.0)mm,SSD法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为(5.0±3.0)mm。统计学处理显示DSA造影与CTA检查MIP法、SSD法重建的图像测得的动脉瘤最大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3.1 3D-CTA的优越性3D-CTA检查时,通过计算机三维成像

7、系统的处理,我们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动脉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瘤体、瘤颈、载瘤动脉以及载瘤动脉和邻近动脉分支间的关系,从而避免常规DSA检查中经常出现的血管相互重叠导致的动脉瘤体、动脉瘤颈、载瘤动脉和邻近动脉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易清晰显示的弊病3。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剪切和去除病变区域以外的影像的方法,选择靶区域进行3D重建,进一步减少血管和骨骼以及邻近其他解剖结构的重叠,更好地显示动脉瘤及其邻近结构4。3D-CTA多方位旋转图像,寻找最佳显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的角度,并测量动脉瘤纵径与载瘤动脉近段的夹角、近段载瘤动脉的内径,对栓塞手术中微导管的塑形及微导管顺利置入动脉瘤腔内提供很大帮助。对于巨大动

8、脉瘤,由于瘤囊的影响,DSA对瘤颈的显示不太理想。3D-CTA通过使用MIP及多层重建方法,可以在任意轴位旋转360°,更好的观察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特别是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瘤颈部经常存在钙化,应用MIP法对钙化程度的判定有利于术中操作。3D-CTA检查时,一般SSD是最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在应用SSD进行颅内血管重建时,能重建出有着较强立体感的三维血管图像,所形成的三维图像与DSA检查的视角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5-6。而模拟内窥镜法三维血管重建可以特殊视角对动脉瘤进行观察,进一步减少观察时临近结构的阻挡。将观察点放在动脉瘤腔内或动脉瘤腔外,沿动脉瘤壁,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动脉瘤是否伴有

9、小囊、分叶等极易破裂形态结构,以及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在动脉瘤颈邻近的部位有无重要分支发出。通过全面掌握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在栓塞治疗时就可以兼顾动脉瘤致密填塞时动脉瘤内弹簧圈对动脉瘤壁压力与薄弱的动脉瘤壁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7,尤其是动脉瘤体伴有小囊、分叶等动脉瘤壁极其薄弱的现象时,可以在动脉瘤填塞治疗过程中,尽量做到弹簧圈致密填塞的同时又防止撑破动脉瘤;另外,通过对动脉瘤颈部和载瘤动脉的仔细观察可以避免动脉瘤过度填塞引起医源性载瘤动脉狭窄,以及过度填塞时弹簧圈血栓形成导致邻近动脉开口闭塞的情况发生。3.2 3D-CTA的局限性 CT检查的空间分辨率较低3。目前,CT检查所能达到的最小层厚一般在0.

10、6mm左右,也就是说上下相邻的血管距离小于这一最小层厚时,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上它们之间的间隙将不能显示。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容积效应,CT的空间分辨率会低于图像扫描时采用的层厚。如果这发生在囊状动脉瘤与载瘤动脉之间,那么三维重建的动脉瘤颈直径将会较动脉瘤颈实际直径宽5,若依据三维重建的动脉瘤影像选择栓塞治疗方法,会导致栓塞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如果动脉瘤内有血栓形成,造影剂不能完全充盈动脉瘤囊腔,那么三维重建后的影像上将不能确切显示动脉瘤的真实大小。另外,进行3D-CTA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在三维成像后处理过程中随意的剪切图像,导致动脉瘤的漏诊8。 3D-CTA对操作者进行后处理的技术要求

11、较高,需掌握良好的影像学、血管解剖学知识和一定的颅脑手术学知识,才能完成3D-CTA检查。全面、准确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是动脉瘤手术成功的保证。【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83-625.2程晓燕,刘文亚,邢燕,等.3D-CTA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6):577-579.3朱玉森,李松柏,韩敏,等.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华放射学,2001,35(10):755-758.4Feng HL,Tan HB,Ki Y,et al.Three-dimensional CT

12、 angiographyand surgical correl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15(8):1146-1149.5左长京,王培军,田建民,等.螺旋CT 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3):198-201.6朴颖哲,尹卫.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2):253-255.7李国均,祖茂衡,徐浩,等.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3):260-262.8关丽明,高思佳,曲海源,等.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1):4-6.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