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23693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秋冬季节健康知识宣传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 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因此,秋冬 季的养生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预防旧病复发,尤 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与发生、发展。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生。顺时就 是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 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春应肝而养生, 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 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 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秋冬季由于夏、秋季节交替,气 温变化较大,空气又干燥,如果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抵 抗力下降,很

2、易患感冒,一些“老毛病”也特别容易复发, 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 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秋冬燥易伤肺, 如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则会出现肺及呼吸 道疾病,如口干咽燥、鼻塞、发烧、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 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 小儿、体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者更易复发。秋天花粉、 冬天冷空气过敏则易引起支气管哮喘。2、胃肠道疾病:入秋后气候转凉,身体疲劳时,抵抗 力下降,消化功能和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腹泻,尤其 小儿易感染秋季腹泻(病毒所致)。有慢性胃肠炎、胃及十 二指肠溃疡病史者,秋冬

3、季节易复发。3、风湿、关节病:秋冬季气温低,大风降温天气,骨 关节性疾病易复发或发生、发展。4、心、脑血管疾病:寒冷刺激致血管收缩,血流缓慢, 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在此 季节血压升高,症状加剧。生活起居1、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 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 凉为度。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 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温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注 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 面部防寒保温,预防冻疮。2、环境舒适: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保持在22-28 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

4、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 鲜,室内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3、睡眠充足: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早睡迟起。一般 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 持午睡1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 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 应开小气窗通风。4、皮肤保养: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秋初湿热并 重,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感染,秋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忌洗 浴过勤、水过烫、揉搓过重,忌浴液碱性太强,否则皮肤更 为干燥,易发痒、皲裂。浴后可涂擦甘油、止痒霜、润肤露 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饮食调养秋冬季节天气特点是干燥、寒冷,饮食

5、宜遵循“秋冬养 阴”的原则。1、多食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 等食品,如梨、西红柿、柑桔、葡萄、大枣、萝卜、芝麻、 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 能,增加抗病能力。2、注意补充水份,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3、冬季宜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猪肝、芝 麻、黄豆、花生等。4、冬天为增加御寒能力,其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 可适当多摄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但要注意秋冬时食欲增加,饮食过量,运动减少,热能消耗 量少而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热量减肥食品。同时注意不要过 量进补,否则有害无益。5、适当用保健食品,最好选择中草药保健食品

6、以提 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注意锻炼身体秋冬季节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 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 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锻炼方式因人而异,选择 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其中有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 气候的能力,如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运动时不要穿得 太厚,应稍有“冻”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当周身发热, 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尤其老人的锻炼要量力而行。要注意防 受凉,运动时不要穿的过少,身体发热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 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免着凉。在运动锻炼前做 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运动者在锻炼后应多吃些 滋阴、润

7、肺、补液生津的食物,以养阴益气、维护和巩固肺 功能,达到清肺热、利咽喉的目的。精神调养秋冬季精神调养要做到安然恬静、情绪稳定、胸怀开朗、 心情舒畅而达到养精蓄锐。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 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 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可采取与朋友交流沟通、 参加户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调理。特别提醒冬季天气变冷,气管、血管不同程度上痉挛,氧供应减少, 血流缓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要予以 重视。尤其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加重心脏负担和呼吸道感染。IT人士保健特别提醒医学专家认为,IT人士长期接触电脑,很容易

8、带来肥胖、 下肢静脉曲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等疾病。 激烈的就业竞争使他们长期超负荷地劳心劳力,精神总是处 于紧张状态。有专家建议,IT人士保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1、定期体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 包括颈椎正侧位拍片、腰椎正侧位拍片、眼科检查、颅颈多 普勒、心功能检查等。2、强制休息:面对电脑两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可 起身活动头颈、四肢,目视远方。3、调整坐姿:眼睛与显示器中心点应呈10到15度下 视角,保持同一坐姿的时间不宜太长。4、饮食调节:饮食结构应以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 B、不饱和脂肪酸、高碘食物为主,多饮茶,上午一杯绿茶, 下午一杯菊花茶,疲

9、劳时一杯枸杞茶,夜间一杯决明茶。5、运动调节:经常活动手腕、头颈部、腰部,每周至少一次户外运动。健康常识之一: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1、吸烟;2、饮酒过量;3、不恰当的服药;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健康常识之二:健康生活的方式与行为有哪些?1、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2、每天刷牙,饭后漱口。3、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 权利。5、少饮酒,不酗酒。6、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

10、痛剂等成瘾性药物。7、拒绝毒品。8、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9、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10、经常开窗通风。11、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 素搭配。12、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13、膳食要清淡少盐。14、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15、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按时 按量用药。16、不滥用抗生素。17、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18、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19、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20、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 住院分娩。21、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 辅食。22、儿童青少年应培养

11、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 生和发展。23、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 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习惯。24、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25、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2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食用病死禽畜。27、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 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28、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 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29、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30、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31、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 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32、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33、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34、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保健养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