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066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书_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汉书司马相如传(下)(4)全文回车朅来兮,绝道不周(1),会食幽都(2)。呼吸沆瀣兮餐朝霞 (3),咀噍芝英兮叽琼华(4)。僸祲(侵)寻而高纵兮(5),纷鸿容而上厉 (6)。贯列缺之倒景兮,涉丰隆之滂濞(8)。骋游道(导)而修降兮(9), 骛遗雾而远逝(10)。迫区中之隘狭兮(11),舒节出乎北垠(12)。遗屯 骑于玄阙兮(13),轶(逸)先驱于寒门(14)。下峥嵘而无地兮(15),上 寥廓而无天(14)。视眩泯而亡(无)见兮(17),听敞怳而无闻(18)。乘 虚亡(无)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19)。(1)不周:山名。传说在昆仑东南二千三百里,(2)幽都:山名。 传说在北方。(3)沆瀣(h

2、ngxi ):夜间的水气;露水。 芝:菌类植 物的一种,即 灵芝。芝英:灵芝之英。叽:稍稍吃一点。琼华:似 玉之美石。(5)僸(j n):仰也。侵寻:渐进。(6)鸿溶:腾踊貌。厉: 疾飞。贯:穿也。列缺:高空之闪电。倒景:言闪电光倒在下。(8) 丰隆:雨师。(9)游:指先驱之游车。导:导车,出入持马陪乘。修 降:言从天而下。(10)骛遗雾:言驰疾而遗雾在后。(11)隘狭:即狭 隘。(12) 舒:缓也。垠(y n):边际。(13)玄阙:北极之山。(14)寒门: 天北门。(15)峥嵘:深远貌。(16)寥廓:广远貌。(17)眩泯:史记 作 眩眠。目不安貌。(18)敞怳:史记作 倘恍。模糊,不真切。

3、(19)友:或作有。独存不劳更言无友,作有者是(王先谦说)。相如即奏大 人赋,天子大说(悦),飘飘有陵云气游天地之间意(1)。(1)游:史记游上有似字。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1)。天子曰: 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 悉取其书,若后之矣 。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遗书。问其 妻,对曰: 长卿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长卿未死时, 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书,奏之。其遗札书言封禅事,所忠奏焉,天子异之。其辞曰(3):(1)茂陵:汉武帝陵,又县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2)若后之 矣:史记作 若不然,后失之矣,文义较明。(3)其辞曰:下文是言封禅书。伊上古之初肇(1),自颖俣)穹生民。历选列辟,以迄

4、乎秦。 率迩者踵武(4),听逖者风声(5),纷轮威蕤(6),埋灭而不称者,不可 胜数也。继昭夏(7),崇号谥,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罔若淑 而不昌(8),畴逆失而能存(9) ?(1)肇:始也。吴穹:指天。(3)选:数也。辟(b ):国君。 率:循也。迩者:指近世之事。踵武:喻继承前人事业。(5)逖:远也。风声:谓遗风嘉声。(6)纷轮威蕤:乱貌。史记作 纷纶葳蕤。 昭舜乐。昭与 韶 通。夏:禹乐。继昭复:意谓继 舜禹之迹。(8)罔:无也。若:顺也。淑:善也。(9)畴:谁也。轩辕之前,逻哉逸乎(1),其详不可得闻已。五三六经载籍 之传(2),维见可观也。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3)因斯以 谈,

5、君莫盛于尧,臣莫贤于后稷。后稷创业于唐,公刘发迹于西戎,文王改制,爱周郅隆(4),大行越成(5),而后陵夷衰微,千载亡(无)声(6),岂不善始善终哉!然无异端,慎所由于前,谨遗教于后耳 (7)。 故轨迹夷易(8),易遵也;湛(沈)恩厖洪(9),易丰也;宪度著明(10), 易则也;垂统理顺(11),易继也。是以业隆于繦保(襁褓)而崇冠乎二 后(12)。揆厥所元(13),终都攸卒(14),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也 (15)。然犹蹑梁甫,登太山,建显号,施尊名(16)。大汉之德,逢涌 原泉(17),沕潏曼羡(18),旁魄(磅礴)四塞,云布雾散,上畅九垓(19), 下泝八埏(20)。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6、,协气横流(21),武节焱逝(22), 迹狭游原,迥阔泳未(23),首恶郁没(24),暗昧昭晰,昆虫闿(凯)怿 (25),回首面内(26)。然后囿驺虞之珍群(27),徼麋鹿之怪兽(28), 渠一茎六穗于庖(29),牺双觡共抵之兽(20),获周余放龟于歧(31), 招翠黄乘龙于沼(32)。鬼神接灵圉,宾于闲馆(33)。奇物谲诡,俶傥 穷变。钦哉,符瑞臻兹,犹以为薄,不敢道封禅。盖周跃陨杭(24),休之以燎(35)。微夫斯之为符也,以登介丘,不亦恿乎(26) !进攘(让) 之道、何其爽与(欤)(37) ?(1)遐、邈:皆远也。(2)五、三:指五帝、三王,(3)书曰 等句:引文见尚书 虞书 益稷。元

7、首:指君主。股肱:指大臣。 郅:至也。(5)大行越成:言大道于是始成。行:道也。(6)无声: 谓无恶声。(7)慎所由于前,谨遗教于后:谓周先王创制垂业,既慎 其规模,又谨其遗教。(8)夷、易:皆平也。(9)沈:深也。厖(p ng)、 洪:皆大也。(10)著、明:皆明也。(11)理、顺:皆顺也。(12)襁褓: 此指周成王。二后:指周文王、周武王。或以为指夏、商(方苞说)。(13)元:始也。(14)都:总也。终部攸卒:言总计其所终。(15)未有 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谓无殊尤之迹,可稽考于今日者。(16)建显号、 施尊号:指封禅。(17)逢:读为 漨。漨涌:即漨浡之义(王先谦说)。 (18)沕潏曼羡

8、:广大貌。史记作 沕潏漫衍。(19)畅:达也。九 垓:九重天。(20)泝:流也。八埏:地之八方边际。(21)协气横流: 言和气横被四表。(22)武节焱(y n)逝:言威武如焱之盛(颜师古说)。 (23)迩狭游原,遇阔泳末:意谓恩德比之于水,近者游其原,远者浮 其末。迩:近也。迥:远也。(24)首恶:始为恶者。(25)凯、怿:皆 欢乐。(26)面:向也。(27)驺虞:义兽,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 信之德则应之。(28)徼:遮也。麋鹿之怪兽:指驺虞(王先谦说)。(29):择米。原文为导,误。史记作。一茎六穗:谓嘉禾之米。于庖:谓于庖厨以供祭祀。(30)牺:牲也。觡(g ):骨角。(31) 余:当

9、作 余珍;史记作 余珍。谓得周鼎。放龟:谓周放之龟。 岐:水名。(32)翠黄:乘黄,神马名。乘龙:取喻渥洼神马(王先谦说)。(33)鬼神接灵圉,宾于闲馆:言至德与神明通接,故灵目为宾 旅于闲馆(徐广说)。文颖云:是时上(指汉武帝)求神仙之人,得上郡 之巫长陵女子,能与鬼神交接,治病辄愈,置于上林苑中,号曰神君,有似古之灵圉,礼待之于闲馆舍中。(34)周跃鱼陨杭:传说周 武王伐纣,白鱼跳入王舟。杭:舟也。(35)休:美也。燎:祭天。(36) 微乎斯之为符也三句:谓周以白鱼为瑞,登泰山封禅,不亦惭乎!(服 虔说)。介丘:大山,即指泰山。恿(n ):惭愧。(37)进让之道,何其 爽欤:谓周未可封禅而

10、封为 进,汉可封禅而不为为让,进让之道皆失之(张择说)。爽:差也于是大司马进曰(1):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譓(2),诸夏乐贡, 百蛮执贽,德牟往初(3),功无与二,休烈液洽(4),符瑞众变,期应 绍至(5),不特创见(6)。意者太山、梁父设坛场望幸(7),盖号以况荣 (8),上帝垂恩储祉(9),将以庆成(10),陛下嗛(谦)让而弗发也。挈三 神之欢(11),缺王道之仪,群臣恿焉。或谓且天为质暗(12),示珍符 固不可辞(13);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父罔几也(14)。亦各并时 而荣(15),咸济厥世而屈(16),说者尚何称干后,而云七十二君哉? 夫修德以锡符(17),奉符以行事,不为进越也(18)。故圣王弗替(19), 而修礼地祗,谒款天神(20),勒功中岳(21),以章至尊(22),舒盛德, 发号荣,受厚福,以浸黎民。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 (23),不可贬也。愿陛下全之(24)。而后因杂绪绅先生之略术(25), 使获曙日月之末光绝炎(26),以展采错(措)事(27)。犹兼正列其义 (28),祓饰厥文(29),作春秋一艺(30)。将袭;日六为七(31), 掳之无穷(32),稗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飞英声(33),腾茂实(24)。 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36)。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 焉(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