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4226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外治概况【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摘要】 中医外治法有空气消毒法(气雾剂,烟熏)、鼻部给药、佩带香囊、穴位给药、针灸法、放血疗法、合剂灌肠等。对非典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成本低廉、容易推广的优势。但还需进行大样本试验证明。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中医外治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异所引起,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中医认为应属“温病”、“瘟疫”范畴。历史上即有以药物嗅鼻、佩带祛邪香囊、口服预防药剂等方法的记载,并创制了多种预防用方。非典流行期间,许多医家使用外治法预防非典,大略如下。1 空气消毒法 二千多年前,就

2、有用中药烧烟或制成汤液喷洒进行空气消毒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介绍,在疫气流行时,房内可用苍术、艾叶、丁香等药熏烟进行空气消毒。现代研究证实,苍术、艾叶能抑制或杀死空气中一些致病微生物。现代许多医家 15 也认为,用艾叶、白芷、苍术、黄柏、羌活、石菖蒲、白芷、山柰、皂角刺、大黄、草果、檀香、藏香等芳香化浊药物在居室内点燃或熏蒸,可芳香化浊、温经散寒、净化空气,对“非典”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周学平 2 总结周仲瑛教授论非典型肺炎的中医药辨治指出:轻清透达、芳化和中、清热解毒之品,如太子参、南沙参、苏叶、荆芥、藿香、野菊花、贯众、大青叶等可制成气雾剂,用于公共场所集体预防或居室内空气消毒。张弘、蔡

3、宛如 3 预防非典中,选用艾叶、苍术、羌活、石菖蒲、白芷、山柰、皂角刺、大黄、草果等药物,加工成气雾剂,用于公共场所集体预防或居室内空气消毒,既能辟秽,又能化湿以消除疫毒。蒋红玉 6 “防SARS药香”即香薷苍术香:苍术25%,香薷25%,福粉30%,混合粉20%,加入适量香料、助燃剂及色粉。将以上药物按房间或体积3545m 3 一盘香计算,每次点燃60min。蔡光先、刘柏炎等 7 认为可以采用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湖南津市生产的速效空气消毒片(具体用药情况不祥)进行消毒。 2 鼻部给药 在我国古代,二千多年前就有以药物嗅鼻、佩带祛邪香囊等方法预防温疫的记载,今人从其古法。何庆炎 8 认为

4、SARS病毒有“喜燥恶湿”的特性。预防应促进呼吸道分泌粘液和保持呼吸道湿润,使呼吸道环境不适于SARS病毒生长繁殖。建议用具有清热滋阴作用的中药如知母、黄芩、元参、麦冬、沙参等制成滴鼻液滴鼻预防,每2h滴1次,保持呼吸道湿润。张弘、蔡宛如 3 认为,非典早期大多数病人没有喷嚏、鼻塞、流涕等卡他性炎症反应,从而提出采用通阳取嚏法即艾叶、苍术、白芷、雄黄等芳香化浊类药刺鼻取嚏可能会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周学平 2 认为外用当以芳香辟秽解毒为原则,可选用藿香、苍术、白芷、草果、菖蒲、艾叶、冰片、蚤休等制成口畜鼻剂给药。3 佩带香囊 周学平 2 认为外用当以芳香辟秽解毒为原则,可选用藿香、苍术、白芷、

5、草果、菖蒲、艾叶、冰片、蚤休等制成香袋,佩挂胸前。宿敏、吴启忠 9 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运用中医香包配合其它措施对1176人进行非典型肺炎的预防观察结果无一人感染。认为香包可以刺激鼻黏膜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提高,使得病毒在鼻黏膜及呼吸黏膜上不易存活,从而起到预防作用。因为在病毒感染的早期,主要是由黏膜IgA起免疫作用。从而认为佩戴香包可以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起到预防非典型肺炎的部分作用。他们使用冰片10g,薄荷10g,野菊花20g,荆芥15g,苍术15g,樟脑15g,丁香30g,高良姜20g,川芎10g,桂皮20g,细辛3g,白芷20g等,粉碎成细末后,每取药末8g用布缝制成小

6、袋,佩带胸前或颈前衣服,嘱其每天闻其香包15次以上。蒋红玉 6 用藿香、佩兰、山柰各500g,冰片50g研末,均匀调和,将药粉25g装入香囊,挂于胸前,晚上放在枕边,用其芳香之气辟秽驱邪。张弘、蔡宛如 3 则选用艾叶、苍术、羌活、石菖薄、白芷、山柰、皂角刺、大黄、草果等药物,将其 制成香囊,佩挂胸前。4 穴位涂药、膏贴 外台秘要中用雄黄散(雄黄、朱砂、菖蒲、鬼臼,涂五心、额、鼻、人中、耳门)作为辟瘟方。 张文阁等 10 认为采用“定喘膏”外贴治疗非典,有止咳定喘、活血通络、祛毒杀菌的功效。膏贴虽然不能直接杀灭SARS病毒,但可以改善SARS的临床症状。外治法可使药性直达病所,又不妨碍同时使用其

7、他治疗方法。其用法如下:(1)初期患者,可于胸前以天突穴为中心及上沿,定喘穴为中心及上沿贴一帖。12h后咳嗽、多痰、喘促等症状即可缓解;46h后,病情趋于稳定,但病人出院后,如仍有纤维化倾向,需继续间歇贴敷一段时间。(2)如果喘促、胸闷、气粗者,为防邪毒内陷心包,可于背后心俞穴及前部膻中穴或膺窗或大包加贴一帖“通脉护心膏”。该药活血止痛、宣痹通阳、安神定悸之功较强,可防止病人后期出现循环衰竭。(3)对脘痞、纳呆、腹胀、便溏、泄泻者,可在中脘及关元各贴一帖“散结止痛膏”,并从膏药上取下12g,摊于纸上,贴于神阙穴。“散结止痛膏”能破瘀散结、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5 针灸陈以国、成泽东 11 根据

8、建国以来灸法对免疫功能的调整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灸法对免疫功能的良性调整作用是肯定的。神阙、足三里、气海、关元、膏盲施灸能增强体质,能在第一时间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认为非典当灸,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疫毒。 王慧 12 提出,风门、足三里等腧穴逆灸应激,可以疏通经络之气,激发机体潜能,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总数及其吞噬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于预防SARS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慧林、贺普仁等 13 认为针灸治疗的目的应该着眼于:(1)改善SARS导致的肺纤维化、肺功能损伤,予以益气扶正,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表现;(2)减轻应用激素等所导致的内分泌紊乱、糖代谢异常

9、等副作用。著名针灸专家贺普仁率先提出了针灸治疗非典的思路,形成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针灸基本处方,他认为,针灸尤其是火针,在治疗肺部炎症吸收缓慢、肺纤维化方面可能发挥奇效。火针热力大于艾灸。可以活血化瘀、温通散结,清理肺中余邪、瘀滞,通过阶段性的积极治疗,可能起到促进炎症渗出吸收、逐渐改善肺纤维化程度的作用。辨证取穴,选用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盲俞、脾俞、胃俞、秉风、曲垣、天突、膻中、中府、膺窗、尺泽、大陵、二间、曲池、足三里等穴。89例患者中接受针灸治疗者共20例,100余人次,全部20例患者胸部线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取得初步疗效。赵宏、李以松等 14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

10、的非典型肺炎恢复期患者9例,采用艾灸大椎、膏盲俞、足三里穴并配合中西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X线胸片以及部分患者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治疗后,低热、胸闷、乏力、头身酸痛、胸腹胀痛、纳呆、便秘等症状明显改善,而干咳、咯痰、咽干、口渴、恶心、心悸等症状的改善并不明显。治疗后CD4与百分比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提示艾灸可以增强SARS患者的部分免疫功能,改善SARS恢复期患者的部分症状,它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刘炜宏 15 提出,针刺、灸法、拔罐、穴位注射等在内的针灸疗法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够调动免疫成分的不足,又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

11、反应。针灸对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作用在于不仅能够全面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还能有针对性的治疗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治疗急性肺感染之发热;针刺可改善肺功能;针刺能抢救呼吸衰竭。即使到了疾病后期呼吸衰竭阶段,仍然有办法积极抢救。后期调理可选用足三里、三阴交、胃俞等针刺或电子艾灸仪温和灸,以调整脾胃,加速恢复健康。 6 讨论治病不拘一格,关键在于有效。虽然古人在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出了许多方法,但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关键的针对性并不强。本文提出的中医外治法也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应结合现代科技,改革外治药的剂型,如应用纳米技术对中药进行加工,促进呼吸,保证有效血药浓度。(

12、2)本文综述的大多数外治法属于对非典治疗和预防的建议或推想,还没有通过临床特别是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明。所以,应掌握好各种外治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按照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实践证明。参考文献 1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座谈会.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7. 2 周学平,周仲瑛教授.论非典型肺炎的中医药辨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5):257. 3 张弘,蔡宛如,魏睦森.浅谈外治法防治非典型肺炎.浙江中医 学院学报,2003,27(5):10. 4 朱家勇,朱盛山.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21(3):237. 5

13、梁爱君,凌云,刘贺之.中药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中的应用.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19(3):173. 6 蒋红玉.浅谈中医避邪防病预防SARS102.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4):222. 7 蔡光先,刘柏炎.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三级预防.湖南中医杂志,2003,19(5):17. 8 何庆炎.中医药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初探.GuangxiMedicalJournal,2003,25(8):1536. 9 张专才,宿敏,吴启忠.中医“香包”在非典型肺炎预防中的应用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3,(4):12. 10 张文阁,刘鹏,鲍正淼.非典型肺炎(S

14、ARS)之中医外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87. 11 陈以国,成泽东,矫承媛.大疫当灸论.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500. 12 王慧.逆灸应激法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初探.临床针灸杂志,2003,16(5):19. 13 刘慧林,王麟鹏,宣雅波,指导:贺普仁.SARS康复门诊患者89例病情调查及针灸治疗对策.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3,23,(10):793. 14 赵宏,李以松,刘兵,等,指导:田丛豁.艾灸治疗SARS恢复期9例临床观.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3,23,(9):637.15 刘炜宏.关于运用针灸疗法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探讨.中国针灸,2003,23(7):437. 9 / 9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