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8959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目 录第一讲奇妙的幻方 3练习卷 .9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10练习卷 12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13第四讲认识分数 17练习卷 21第五讲行程中的相遇(相遇问题) 22练习卷 26第六讲公因数与公倍数27综合演练 .31第一讲幻方(第一课时)【知识概述】在一个nx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入一些连续的数字,使得所有的横、 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正方形方格叫做幻方。幻方一般分为奇 数幻方和偶数幻方。(n是几就表示为几阶幻 方)。本讲, 我们将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例题讲学例1在一个3X3的表格内,填入1-9九个数,(不能重复,不能 遗漏),使得3个横列、3

2、个竖列和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 可以怎 样填?【和为15】-1 -【思路分析】这样的3X3幻方,在填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和口诀:、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为中央。【注:或指头,履指脚。】试试填一填吧!知识概述:上一讲中,我们讲述了如何填写 3X3的幻方,其实在幻方的知识世 界里,像3X3、5X5、7X7像这样幻方,称之为奇数幻方,这一讲我 们将来学习如何填写五阶幻方。例题:在一个5X5的方格中,填入1-25这25个数字,使5个横列、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边写,上出框时下边放,双出占位写下方。你能按顺序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吧!幻方 (第三课时)根据上讲中的方法

3、,把口诀运用到所有的奇数幻方中,可以继续填写 七阶幻方、九阶幻方、十一阶幻方,本讲,我们继续试着填写七阶幻 方和九阶幻方。【思路点拨】再来重温一下口诀吧!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把1-81这81个数字填入下面表方格内,使得所有的横、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幻方(第四课时)上面三讲我们学习了奇数幻方的填法,那么偶数幻方该怎样填呢?下 面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四阶幻方的填法。例题讲学将1-16这16个数填入下面这个4X4的方格内,使得所有的横、竖、 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思路点拨】首先,偶数幻方的填写不像奇数幻方那样有规律,它的填写要 求是:调换(数与数间的调换 j-16_JX 16

4、个数按顺序填好。如: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第二步:画两条对角线,把对角线所划住的数字不动。1%23-45工6%W打89.10 11*12p A 13141516第三步:把对角线没划住的地方的数字进行交叉调换。2 11 15 , 3 14,5 12,8 * 9 ,最后形成新的方格。-5 -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11514412679810115133216幻方(第五课时)知识概述对于幻方中偶数幻方的知识,是非常多的,至于八阶幻方,十二阶幻方等是四的倍数的幻方有统一的方法与技巧:偶阶幻方分两类:双偶数:四阶幻方,八阶幻方、十二阶幻方,.,4K阶幻方,(K表示一个非零自

5、然数)可用 < 对称交换法,,方法很简单:1)把自然数依次排成方阵2)把幻方划成4 X 4的小区,每个小区划对角线,3)把这些对角线所划到的数,保持不动,4)把没划到的数,按幻方的中心,以中心对称的方式,进行对调,【与4X4幻方的方法一样】5)幻方完成!1,23,.4%136 X14.7逮5169工 1Q.121718,、92021y ,2223t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41.42.4,444546.W48495*515253夕4*55156575859“6061*'6263*64现在试着完成一下八阶幻方吧你能否再按照上述方法完成

6、一个十二阶幻方呢?同步精练:把1-144这144个数填入12 X12的方格内,使其成为一个十 二阶幻方。-7 -按要求填写幻方:1、 三阶幻方恭喜你顺利完成了考验!练习卷-# -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2、 四阶幻方3、 五阶幻方4、 七阶幻方5、八阶幻方6、 九阶幻方-11 -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例题讲学例1 有一堆棋子共53颗,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走1颗或2颗棋子。规定谁拿走最后1颗棋子,谁就获胜。如果甲先拿,那么他有没有获胜的策略?【思路点拨】由于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走1颗或2颗棋子,即每次保证两人共拿走 1+2=3颗,53颗共要取53+3=17 (次)2 (颗),即要保

7、证甲先取获胜,那么甲应先取余下的那2颗这样下面轮流时,甲只需要与乙拿的总和是3就必胜无疑了关键看两个人拿的时候最多合拿几个,然后再看看剩余几个,就把那剩余的先拿走,这样先拿的人就容易取胜了同步精练1、有287个球,甲、乙两人用这些球进行取球比赛,比赛规则是:甲、乙两人轮流取, 每人每次最多取2个,最少取1个,取最后一个球的人为胜利者。甲要想获胜,他 应该如何安排?2、有388个球,甲、乙两人用这些球进行取球比赛。比赛的规则是:甲乙轮流取,每 人每次取1个、2个、或3个,取最后一个球的人为失败者。如果甲先取,甲为了取胜, 他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3、有197粒棋子,甲乙二人分别轮流取棋子,每次至少

8、取 1个,最多取4粒,不能不 取,取到最后一粒的为胜者,现在两人通过抽签决定谁先取?你认为先取的获胜, 还是 后取的获胜?第二讲 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第二课时例2 有两堆火柴,一对26根,一堆11根。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走1根 或几根,甚至一堆,但每次都只能在一堆里拿火柴,谁拿走最后一根算谁赢, 问甲如何取胜?【思路点拨】这是另一类对策游戏。我们先考虑特殊情况。当两堆的火柴根数相同时,后取者只要根据先取者的取法,在另一堆里取相同的根数,就 能保证取到最后一根。对一般情况,可设法将它转化为特殊情况,所以要先取 走多的那几根就行了。同步精练1、有两个箱子分别装有63、108个球。甲、乙二人轮流

9、在任意一个箱子中任意取球。规定取到最后一个球的为胜者。甲先取,他应如何才能获胜?2、取两堆石子,游戏双方理你从其中的任意一堆拿走一粒或几粒石子(甚至可以把这 堆石子一次拿走完),但每次至少拿1粒,不准同时在两堆中拿,谁拿最后一粒谁就获 胜,问如何才能取胜?3、下面是个圆形,两人轮流在圆形中画规定了大小的,没人每次画一个,所画的不能与已画的相交或重叠,圆形总有被画满的时候,谁画最后一个,谁就获胜。如何才能获胜?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练 习 卷1、有一枚骰子,六个面分别写着 1-6六个数,两次掷这枚骰子,将两次朝 上的面上的数相加,和的个位数字最大的可能性是()。2、有102粒纽扣,两个人轮

10、流从中取几粒,每人至少取1粒,最多取4粒, 谁取到最后一粒,就算谁输。问保证一定获胜的策略是什么?3、桌面上有199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地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 根火柴为胜,问获胜的策略是什么?4、王叔叔体重75千克,他从地里摘了 2筐西瓜,每筐35千克,王叔叔回 家要经过一座小桥,小桥只能载重100千克,请你给他想个办法,让他和西瓜 一次安全地过河去。5、一笔画出(笔尖不离开纸)由四条线段连接而成的折线,把下面九个点 串起来,你能做到吗?-13 -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第一课时例题讲学例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思路点拨】4厘

11、米既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也是阴影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它的底为28 + 4=7 (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减去5厘米就是三角 形的底,7-5=2 (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计算公式直接求阴影面积; 还可以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面积求得阴影部分面积。这两种是最常用最简 便的方法。同步精练1 .下面的梯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50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15 -3.如果用铁丝围成如下图一样的平行四边形,需要2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第三讲12图形的面积(一)第二课时例题讲学例2下图中甲和

12、乙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思路点拨】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的长都不知道,三条 边上的高也不知道。所以,无法用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仔细观察本题的图,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延长 GA和FC,它们会相交(设 交点为H),这样就得到长方形 GBFH (如下图),它的面积很容易求,而长方 形GBFH中除阴影部分之外的其他三部分 (zAGB、zBFC及AAHC)的面积都能直接求出同步精练1、求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求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第三讲 图形的面积(一)第三课时例题讲学例3如图所示:,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 6平方厘米,求CE

13、的长度。【思路点拨】 题目中告诉我们,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 6平方厘米,即甲-乙二6 (平方厘米),而甲和乙分别加上四边形 ABCF后相减的结果还是6平方厘米,即:甲-乙=6 (平方厘米)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甲+四边形ABCF)-(乙+四边形ABCF) =6 (平方厘米)+T即:正方形ABCD - AABE=6 (平方厘米)这就是说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6就得到三角形ABE的面积,再用三角形的面积乘以 2再除以AB, 就得到BE的长度,从而求出CE的长度。同步精练1、四边形ABCD是一个长为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三角

14、形ADE的面积比三角形 CEF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CF的长是 多少厘米?2、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2厘米,已知DE是EC长度的2倍,求:(1)三角形DEF的面积。(2) CF的长。-17 -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第四讲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知识概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又叫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ab=- (b?0)。分数b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与分母是互质数,被称为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 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例题精学例1:分母是91的真分数有多少个?最简真

15、分数有多少个?【思路点拨】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是指分子与分母互质的真分数。分母是91的真分数一共有90个,分别是,3空,其分子是1 9191919190的自然数。在这其中有分子和分母有除 1之外的相同质因数。要求最简真分数,那么分子中凡是91的质因数的倍数都应去掉。而 91=7X 13,在190的 自然数中,7的倍数有131 = 12(个),13的倍数有71=6(个),这样分子可 取的数一共有90- ( 12+6) =72 (个)。同步精练1 .分母是51的真分数有多少个?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2 .分子、分母的乘积是420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3 .分数空”中的a是一个非零

16、自然数,为了使这个分数能够约分,a最小是a 8多少?第四讲认识分数第二课时例2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加上1,这个分数就等于1.(1)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1,这个分数就等于8,原分数是多少? 9(2)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2,这个分数就等于,原分数是多少?【思路点拨】这道题有两个小题,总的条件一样。由于其他的条件不同,两小题的得数是不同的。有总的条件来看,要求的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1.(1)分母加上1,分子应比分母小2,现在8的分子比分母小1,说明进行过约分了, 9未约分前的分子比分母小2,说明是用2约分的,也就是说原分数的分母加上1之后,再把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所得到的分数是国,说明约分

17、前是16,这样原918分数应是竺。第(2)题请你自己思考。 17同步精练1.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扩大9倍后是:原分数是多少?2. 一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是3,原分子、分母的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第四讲 认识分数第三课时例3分数卫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整数,所得的分数约分后是 工,求减 1369去的数。【思路点拨】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间去一个相同的数后,分子与分母的差不变。原分数的 分子与分母的差是136 73=63,得到的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也是63.而新分数约分后变成2,9 2=7,因此可知约去的数是63 + 7=9.9新分数是。=哼,这样就可以求出减去的数是多少了。9

18、 9 81同步精练1. 3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多少后就可以约分为 1 ?1332 .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如果分母加上4,这个分数约分后是2,原来这个数是多少? 33 . 一个分数,分子加上1后,其值为1,分子减去1后,其值为4 ,求这个分数第四讲认识分数第四课时例4分数55的分子减去某数,而分母同时加上这个数后,所得的新分数化简64后为巴,求某数。13【思路点拨】分子减去一个数,同时分母加上这个数,那么分子与分母的和不变。原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55+64=119,说明新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也是119,而新分数约分后是 巴,分子、分母的和是4+13=17,因此可知约去13

19、的数是119+17=7。新分数为 土上 丝。这样可以推算出这个原数了。13 791同步精练1 .的分子减去某数,而分母加上某数后约分为 1,求某数。 32 .有一个分数,分子加上1可约分为i ,分子减去1可约分为5 ,求这个3 .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6,分母减去166,那么约分后是如果分4子加上124,分母加上340,那么约分后是工,求原分数是多少?2练习卷1、填空题。(1)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之积是30,这个最简分数是()。(2) 一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是15,这个最简真分数是( )。(3)分母是85的真分数共有()个,分母是85的最简真分数共有()个。(4) 一个分数的分子

20、、分母之和是 90,约分后是工,求原来的分8数是()。(5) 一个最简真分数,把它的分母扩大5倍,而分子缩小4倍,化简后是 工,求这个最简真分数是()。522、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新分数化简得二,求这122个自然数。3、分数16的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新分数化简为求这个数。4、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相邻的奇数,如果分母加上3后,这个分数约分为3,求原分数是多少?4第五讲 相遇问题相遇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式: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例1】: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 450千米的辆两地相向而行

21、,公共汽车每小时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50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 90 千米?【分析与解】两车在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距离逐渐缩短,在相遇前某一时刻两车相距90千米,这时两车共行的路程应为(450-90)千米。需要注意的是当两车相遇后继续行驶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又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时刻,两车再一次相距 90千米。这时两车共行的路程为(450+90)千米。所以:(450-90) + (40+50) =4 (小时)或(450+90) + (40+50) =6 (小时)答:两车在出发后4小时相距90千米,在出发后6再一次相距90千米。同步精练-21 -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1 .

22、 一个圆形操场跑道的周长是500 米,两个学生同时同地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 66 米,乙每分钟走59 米。经过几分钟才能相遇?2 、两地相距1200 千米,甲乙两辆火车从两地相向而行,同时出发,甲每小时行 120 千米,乙每小时行180 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差300 千米?【例 2 】 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770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1 千米,乙车先出发2 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分析与解】 甲、乙两车出发时间有先有后,乙车先出发2 小树,这段时间甲车没有行驶,那么乙车这2 小时所行的路程不是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路程,所以要先求

23、出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和,才是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时间。乙车先行的路程:41 X2=82 (千米),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路程:770-82=688 (千米),甲车行的时间:688 + (45+41 ) =8 (小时)答:甲车行8 小时后与乙车相遇。解题技巧:关键抓住先走的车,它所行的路程,把它所走的路程先刨除在外,然后计算两车(人)真正相距的路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同步精练小丽家距学校有1500 米,中午 11:40 分放学回家时,小丽从学校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回家,走了 4 分钟后,爸爸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接小丽,爸爸的速度是每分钟 150 米,爸爸出发多长时间

24、会接到小丽?某送货员从A 乡镇往 B 乡镇去送货,他以每小时40 千米的速度开摩托车前往,走了 0.5 小时后,接货人开汽车去接他,结果接货人在出发 2 小时后接到了送货员,已知接货人的速度是每小时60 千米。问: A 、 B 两个乡镇相距多少千米?【例 3】 两地相距 900 米,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走,甲每分钟走 80 米,乙每分钟走100 米,当乙到达目标后,立即返回,与甲车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分析与解】 甲、乙二人开始是同向行走,乙走得快,先到达目的地后,然后返回,途中与甲相遇,这又变成了相遇问题,把同向走的时间与相遇走的时间相加就是共同经过的时间。已到达目的地

25、时间:900+100=9(分钟),甲9分钟走的路程:80X 9=720(米),甲距目标还有:900-720=180 (米),相遇时间:180+ ( 100+80) =1 (分钟),共用的时间为:9+1=10(分钟)。同步精练1 、兄妹二人同时离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 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学校180 米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离校多远?2、甲、乙二人同时从 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 23 -勇于尝试,把握过程,关注细节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A 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4】

26、: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 千米,甲每小时走6 千米,乙每小时走4 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走10 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问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分析与解】 要求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如果你认为求出狗与甲和乙相遇了多少次,每次用多长时间,那么你是求不出来的,因为这些都是无法知的量。问题可以这样看,我们可以求出狗一共行了多长时间,狗行的时间其实就是甲乙二人相遇的时间,因为狗在甲乙二人相遇前是一直走的,它中途并没有停下来,所以,问题的关键又转回了人身上。甲乙二人相遇时间:100+ (6+4) =

27、10 (小时)狗走的路程为:10X 10=100 (千米)。同步精练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 18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名学生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间不停地往返联络, 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 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行多少千米?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5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一只鸽子以每小时50 千米的速度和甲同时出发,向乙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来,遇到甲车又往回飞向乙车,这样一直飞下去。鸽子飞多少千米时,两车正好相遇?练习卷1 、 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860 米的两地出发, 相向而

28、行, 汽车每小时行 45 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70 千米, 6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2 、小强和小明家相距2400 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走50 米,小明每分钟走70 米。求:( 1 )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 ) 3 分钟时,他们还相距多少米?( 3 ) 15 分钟时,他们相距多少米?3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56 千米,乙车每小时48 千米,两辆车在离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4、小明从甲地向乙地走,小强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0 米处

29、,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0 米处。问,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米?- 31 -第六讲公因数和公倍数第一课时【知识概述】 我们知道: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地,把自然数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记为( a, b) 。几个数共有的倍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地,把自然数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记为 a , b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即:(a, b) x a , b=a , b【例题 1】 有两根彩带, 分别长 45 厘米和 30 厘米。 现在要把这两根彩带剪成

30、长度相等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段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点拨与解】 这两根彩带要剪成长度一样的小段, 且无剩余, 每段长度必是45 厘米和 30厘米的公因数。又要求每段尽可能的长,所求的每段长度就是45 和 30 的最大公因数。(45,30) =15答:每段短彩带最长是15 厘米。同步精练1、 陆老师买了 36 个本子、 24 支钢笔,分别平均将给五(4)班三好学生,结果正好全部分完,问五(4)班最多共有多少名三好学生?2、把一张长12 厘米、宽 20 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的正方形,裁完后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第二课时例 2 有一批地砖, 每块长 45 厘米, 宽

31、 30 厘米, 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才能铺成正方形地?【点拨与解】 要用这种地砖铺成正方形地, 可知正方形地的边长是地砖长和宽的公倍数;又因为要用尽可能少的地砖铺地, 可知铺成的正方形地要尽可能小,即正方形地的边长要尽可能小,所以正方形地的边长是地砖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45,30 0(90 + 45) 乂 ( 90 + 30) =2X 3=6 (块)答:至少要6 块才能铺成正方形地。同步精练1、有一批强化地板,长150 厘米,宽 20 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板才能铺成正方形地?2、一路和二路公交车早上6 点同时从汽车站发车,一路车每7 分钟发一辆车,二路车每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辆车第二

32、次同时发车是几时几分?3、柴油机上有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甲齿轮有72 个齿,乙齿轮有28 个齿,其中某一对齿,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个齿轮各转了多少圈?第三课时例 3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300,已知其中一个数是75,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点拨与解】 根据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可以直接求出另一个数来。300 X 15+ 75=60同步精练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1, 最小公倍数是 126, 已知其中一个数是42,求另一个数是多少?2、 已知两个自然数的积是3072, 最大公因数是16, 求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3、已知两个数的最

33、小公倍数是210,它们的积是1260,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第四课时例 4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的一侧,一共有37 根电线杆,原来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50米,现在要改为每两根之间相距60米,除两端不需要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点拨与解】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的总长是50X( 37-1 ) =1800米, (因为有 37-1=36 个间隔) 。从路的一端开始,是50 和 60 的公倍数处的那根电线杆就不必移动。因为 50 和 60 的最小公倍数是300,所以,从第一根开始,每隔300米就有一根电线杆不必移动,1800 + 300=6 (根),就是有6根不必移动,去掉最后

34、的那一根,所以,中途共有5 根不必移动。50,60 00 50 X (37-1 ) +300=6 (根)6-1=5(根)答:中途还有五根不必移动。同步精练1 、插一排彩旗共26 面。原来没两面之间的距离是 4 米,现在改为 5 米。除起点一面不移动外,中间还有几面可以不移动?2 、在长 288 米的河堤上,每隔 4 米栽了一棵树。现在要改为每隔 6 米栽一棵树,可以不拔出来的树有多少棵?3、一行小树苗,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 90米。原来每隔2米植一 棵树。由于小树长大了,必须改为每隔 5米植一棵树。如果两端不算,中间有 几棵不必移动?综合演1、填写一个四阶幻方和一个七阶幻方七阶幻方2、有

35、129个球,甲、乙两人用这些球进行取球比赛,比赛规则是:甲、乙两人轮流取,每人每次最多取2个,最少取1个,取最后一个球的人为胜利者。甲要想获胜,他应该如何安 排?3、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4、分子、分母的乘积是120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5、分数上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新分数化简得1,求这122个自然数。6、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相邻的奇数,如果分母加上 3后,这个分数约分为3,求原分数是多少?4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 A 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50千米,乙车每 小时42千米,两辆车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相距多少千 米?8、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180,其中一个数是54,另一个数是多少?9 、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0 千米的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 千米。乙车先出发 2 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3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