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129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村教师采访笔记:乡村教育田垄上的耕耘者如果从人文角度审视灵台,百里乡,是个绝对绕不开的 乡镇。这其中缘由, 不只因为这里曾是古密须国建都的地方, 在多年来的考古发掘中不断有着份量不菲的文物出土,也还 因为这里持久不衰的文化创建活力。众所周知,虽然远离今日的文化和行政中心,百里人却 有着足够的文化自觉,百里林场、百里酒厂、百里鹿场、百 里红牛,也还有气势不凡的百里文化广场,百里人的不懈努 力,让这方天地具有了恒久的吸引力。仲春,正当川道里麦苗拔节,山洼里野花竟芳之时,我 们带着文化寻根的心意沿达溪河一路上溯,穿越壮丽如画的 西川蔬菜大棚种植区,一步步走近川道深处的乡村学校,去 感受这里教育人守

2、望文化的忠贞情怀。张XX同是百里人,都要争口气在整修一新的 XX 文化广场西侧,坐落着同样改建一新的XX乡中心小学。全校27名老师,和他们的190多名学生, 守望着这里的日月四季。现年 38岁,大学文化, 19 年教龄 的张宏科,是这所学校的一名老师。家在百里乡严家沟村东社、 95 年平凉师范毕业参加教育 工作、 在职自考获得中文专业大学学历的他, 先后任教于 XX 初小、 XX 小学、 XX 中心小学,由包班教学到主教数学并教 音乐,他是诚心教书的老师。当教师,照张 XX 的说法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受当年老 师的感染熏陶,喜欢教书职业的清静稳定,期待能为改变家 乡教育落后面貌做贡献,初中毕业时

3、做了志愿回山区的选择, 中师毕业后他是义无反顾地回到百里。回到家乡,投身向往的教育工作,起步阶段他曾面对种 种艰难。学生年小不懂事,凡事都得手把手地教,难免就犯 急躁病;学校条件艰苦,两顿饭要自己动手,还得为搞勤工 俭学犯难,那时他也动过转行的念头。是学生们真心的依恋,让他看到了自己坚守的意义。还 在侯家桥小学时,那里山大沟深,傍晚天黑得早,几个大点 的学生主动来陪他。一名离家远的学生甚至还成了他忠实的 伴,他们师生俩一起吃住,亲如兄弟。对学生真诚的爱, 使他有一种朴素的担当心。 97 年还在 侯家桥时,学生郭玉红缴不起学费。勤工俭学时他鼓励学生 加把劲,利用完成任务后多出的收入,并自己掏钱,

4、为她缴 清了学费,保证了该生能够坚持上学。在百里中小时, 学生郑双燕因父母离异, 父亲外出打工, 姐弟均成留守儿童。该生因心理创伤抑郁难平,几次半夜去 河边垂泪。张宏科得知后用心开导时时勉励,使该生的情绪好转,成绩提升,坚持到考上高中这名学生后来曾专程来表达感激,她说:很少有人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多亏了老师那时的开导,否则都不知道 我会做出啥傻事来!张宏科对此的感受是,做学生的教育工 作贵在贴心,要善于找到开心的钥匙。他说:不论高低年级,再小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至 少他们对你的批评、 对你内心的好恶就很敏感。 要把心放平, 把气放顺,知其原因,不急不躁,这样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 结的钥匙,对

5、于学生的教育才有效。他说百里民风纯朴,只要能保持扎实勤勉的本色,乡村 孩子也一定能够创出无愧于前人的业绩。他平时教育学生爱 用的一句口头禅就是: “你是百里娃,我是百里人,百里人 教百里娃,咱们都要为百里争一口气。 ”多年任教毕业班课,他深感山区人家农活繁忙,孩子的 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的知识欠账较大。但他说教师的天职 就是教书,因此他舍得花费精力下补差功夫,于是在他的班 上,再差的学生也能获得应有的进步。他说,教师要给学生新的知识,那就要自己勤思善学, 在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的基本功等方面多钻研。于是他 逼着自己用心学, 练字、练嗓、练琴,是爱好广泛的多面手, 他不断给自己找活干,忙得辛苦

6、而踏实。自 XX 年以来, 他以出色的工作实绩, 赢得学校、 学区、乡政府多项奖励,先后荣获县委县政府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道德模范提名等 6 次奖励,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优 秀教师,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好老师。他说百里是个好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憨厚, 呆久了真的日久生情,真有走出去的机会,也许都有些舍不 起。教书这活兴小怕老,趁自己现在年纪好跑得动,他要勤 恳务实,多干些长头事,多出一把力。杨XX总在百里转,心远地自宽在一般人的观念中, 教书是个苦累活儿, 坚持到了最后, 班小工作量轻的村学,就是多数老年教师合适的去处。 1980 年始任民教、 1988 年 XX 民教班毕业转正、现年

7、 56 岁的杨 XX老师,却恰是这样的一个例外。已有32年教龄的他,最初任教中 XX小学、XX小学、XX 小学,1993年后任教于 XX中小、XX初小、XX初小、XX初 小、XX初小、XX初小、XX初小、XX初小,上学期他再次被 调到XX中小。按杨老师的说法,能够干上教书活,在他得之于偶然,归之于必然。家在中台 XX村的XX社,1980年XX九年制学 校缺教师,得父亲举荐、有当时校长吕 XX的赏识,时任社 里会计兼出纳的他如愿获得了机会。全社的年轻人中,当时只有他和同族的叔父算得上真正的识文人。有心仪文化的父亲支持,还想冲刺高考的他华丽 地转身,当了每月可有 15 元工资的民情教师,奔忙于学校

8、 老家之间,他不怕每日上山下川的艰辛。杨老师说,祖辈都是庄稼汉,一家 7 口 70 多亩的山地 农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当老师教学生他也乐于吃 苦为先以劳奉诚。感觉知识欠缺就补,经验不足就学,给学 生尽心,为家长负责,他要让人瞧得起。忘我的付出就是一种快乐,辛勤的耕耘就是一种充实, 这种快乐充实足以对抗生活清贫带来的恓惶,忘我的坚守不 只使他站稳了讲台,还使他在有了一个身份转换机会时,能 够如愿以偿,从此名正言顺地为人师。进修转正,终于端上了公家饭碗,杨建军珍惜这命运的 垂青,他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从中台到百里,无论多 么偏僻的学校、无论多么艰苦的条件,只要是为了工作,哪 里需要哪安

9、家,他任劳任怨以苦为乐。家在农村,杨老师也有帮顾家计的需要。早年一大家人 一起过活,农活有老父亲担待着。后来分家立户,儿子儿媳 在外务工, 5 口之家就靠他妻一人扛着。对此杨老师心有愧 疚,但他说:好在妻子理解,顾不得了。他说:教书好比种庄稼,都讲究一个勤字,适时耕耘播 种,适时除草施肥。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老师误 学生一时,那可就是误了他们一辈子。他最大的欣慰是,教 书以来从未因自己事误过学生一节课。他说教书育人,贵在以爱为先,把学生就当自家孩子对待,真心实意帮助学生化解困难,循序渐进求进步。做班主 任他能紧跟班级,悉心培植良好学风;组织教学活动他能心 系每名学生,引导全体学生用心求

10、知。在中台坷台小学教书时,一名学生突然生病,上吐下泻 难以站立。深知学生家长农活忙,一时半刻难以联系上,他 毫不犹豫背着这名学生赶往村医疗点,为他垫付医疗费并用 心照料,直至学生病情好转送其回家。多年来,他经常自费购置一些小文具,这些不起眼的小 东西既作为他课堂上嘉奖学生的奖品,也用作接济困难学生 的物品。杨老师借此传达自己期待学生进步的心意,争取杨 老师的馈赠,就成了学生努力的动力。是学校里年龄偏高的老师,但杨老师对工作有着旺盛的 热情。参加教研教改,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校 园活动,参与学生教育管理,他样样敢与年轻老师比高低, 他也以他的勤恳热忱赢得同事们的敬爱。见到杨老师时,他正

11、上二年级体育课。今年他教该班数 学,并任该班班主任,这节课上他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赛,并 指导学生跳绳做游戏。他耐心地做示范动作,反复地强调着 安全,还叫着一个个学生的名字纠正。过午的阳光将温暖撒满校园,春风下的垂柳摇曳着碧翠的新枝,操场里的 22 名小学生,在杨老师的引领下玩得专 注快乐。那是一场与年纪无关的心灵交融,欢快的笑声打破 了山村的宁静,诉说着这里春天的故事。丁 XX勤恳是本色,踏实是本份位于密须文化广场东侧,隔着文化广场与中心小学相对 的,是建筑风格古朴别致的百里中学。站在校园里,抬眼便 可瞻望与一段不俗岁月有关的密须城楼,这所学校,可以说 就是如今百里乡人文风景的一个焦点。尽管在城

12、镇化的浪潮冲击下,百里中学跟其它乡村校一 样,面对生源锐减的挑战,但固守教书育人本分,矢志不移 致力文化传承,现有 27 名教职工、 175 名学生的这所学校, 以它琅琅的书声奏响乡村教育的强音。现年48岁,有着24年教龄,自1990年XX师专化学系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先后任教百里中学、星火中学、百 里中学,现任百里中学九年级化学,兼学校会计的丁XX是这所学校里教书最尽心的一位老师。丁 XX的老家在XX乡XX村,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己本是山里人,更懂山里娃娃上学的难。念书那会儿差点辍学, 是母亲的苦心规劝让他选择了坚持, 上高中 35 里的路跑了 4 年,这才有了后来的上学和工作。这种“懂得”

13、 ,还有父母踏实认真做事的遗传,使他在 如愿取得尽职山区教育的机会后,能够推己及人,以珍惜热 爱之情勤勤恳恳对待自己的工作,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是他的心愿,也是他一贯的追求。初登讲台时,那时百里中学还设高中部,他任高一化学并任班主任,还代初三化学,用心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 的教师请教,整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工作上手快,教学成绩 好,他以不俗的表现赢得师生好评。92 年后季调 XX 中学,学校里老师人手较紧,他代初三 化学,还搞初一至初三的数学循环教学并任班主任,再次体 验被重用的辛苦和充实,他尽职尽责带班教课,双科成绩遥 遥领先,他成为质量建设的排头兵。97 年后季重返 XX 中学,还是

14、两班化学、一班数学并班 主任的担子,他卖力地挑了多年。 02 年起,任了学校会计的 他专教两班化学,又揽起了配套室管理、灶务管理,及营养 餐报账等杂务,他依然如故的忙碌。曾有看不过眼同事这样对他说:如今学校人手并不缺, 你既任毕业班课,又兼学校会计,还招惹了一大堆的乱事, 你这人怎么就是个干不够啊!他的回答是:其实大家也都辛 苦着哩,我这老皮多做一点也是应该。他把多得做事的机会,看着学校对他的信赖,为了这份 难得的信赖,他勉力用心地扛着使命的挑子。他说:一起共 事,就得乐意换位思考,愿意替他人着想。也许有人觉得我 很傻,那我就做这样的一个傻瓜吧。学校里的兼职,事关全局他必须顾好,教育教学是他的

15、 主业,更不想因公务而稍有懈怠。于是他只能勒索自己做超常态发挥,忙完了这样,又匆匆赶做那样。出差欠下的课必 定想法补上,他没误过学生一节课。每天早晨,他是比值周起得还早的人,进教室迎接早到 的学生,指导他们识记要熟记的内容。每天晚上,他是校园 最迟歇息的人,备课、批作业、处理杂务,手边的事全部过 手这才心安,这成了他的一种本能。他说:要把书教好,那就要真心实意爱每一位学生,尤 其不应嫌弃学困生, 因为人的智商有差别, 他们更需要关怀。 课堂多提问、平时多辅导,对学困生他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呵 护,他们点滴的进步就是他的快乐。对学生真挚的爱,使他形成了严谨平实的教风。在他的 课堂上,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有什么想法敢于举手表达质 疑,学生学习的劲头能够较快提升,整体成绩稳步上升,他 以良好的教学实绩赢得多方面好评。他是工作上靠得住的人, 他是 1998 年的县级教学新秀,XX年、XX年的县级优秀教师, XX年、XX年、XX年全国初中 化学竞赛甘肃赛区的获奖指导教师,XX年教育工作会上受县 局表彰的质量先进个人。在QQ空间里丁 XX这样慨叹:“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怕你不能面对,珍惜自己,人生苦短啊。 ”他说:“老师把 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倾注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就 是真正的成功。”这便是他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