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4116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彩超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变部位,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共82例。其中肝前型48例,肝后型34例。均经血管造影(DSA)证实。并对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超对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肝外型门静脉高压彩超诊断价值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Syndrome,PHS)是由于肝病及非肝病型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肝外型PHS,属非肝病性PHS的一种,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两型1。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依靠临床表现

2、难以对上述病变类型做出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2例肝外型PHS患者,男44例,女38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43岁,肝前型PHS48例,肝后型PHS34例,伴肝大38例,腹壁静脉曲张10例,脾大78例,腹水7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均为排除肝炎的患者。 1.2方法采用阿洛卡-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5.0MHz。按肝、胆、脾、胰常规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走行及结构,使用彩超检测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2结果 82例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彩超定位诊断符合率100%。 2.1肝前型PHS48例(1

3、)门静脉海绵样变性44例,声像图表现肝脏大小未见异常,形态规则,包膜光滑,肝内实质回声尚均匀。第一肝门区胆囊周围呈蜂窝状无回声区,内见五彩花色血流,并探及正反双相门静脉样血流频谱,脾大。 (2)门静脉狭窄2例,肝脏左叶体积缩小,肝实质回声尚均匀,肝静脉内径正常,门静脉左支狭窄,狭窄段呈五彩花色血流。(3)区域性PHS2例,声像图表现为胰尾脾门处静脉迂曲,呈五彩花色血流。 2.2肝后型PHS34例(1)布查氏综合征24例,声像图表现为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血流速度增高,肝脏增大,形态饱满,包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弥漫性稍增强,肝静脉内径多增宽,有时可见交通支,门静脉稍宽。(2)淤血性肝硬化

4、10例,声像图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形态规则,包膜尚光滑,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增宽,肝内血流较丰富,但血流速度减慢。 3讨论 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27kPa-2.35kPa(13cmH2O-24cmH2O),平均值为1.76kPa(18cmH2O)。由于肝内或肝外门静脉的阻塞,使门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10mmHg-12mmHg时,进而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称为门静脉高压症2。正常时,流入肝脏的血液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3,门静脉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上升到达肝门而分左、右侧门静脉。肝外型PHS根据病变解剖部位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同时,由于两型病

5、因不同,治疗方案各异。所以,如何做到准确诊断尤其重要。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肝前型PHS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居多,其病理过程是由于门静脉及其分支部分或全部受阻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在肝门区出现网状的交叉血管4,类似海绵状结构。 以保证肝脏的血液灌注。如不能代偿,则导致脾大,形成PHS。而门静脉狭窄可发生于门静脉的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门静脉主干。本例发生在门静脉左支,其狭窄机制可能是由于出生后脐静脉闭塞后逐步纤维化形成韧带,但纤维化过度延伸至门静脉及其分支,即可形成门静脉狭窄,甚至闭塞。当心脏、肝脏等发生病变时,门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同时,肝动脉与门静脉小支间的吻合,使门静脉压

6、更加升高而致PHS。而肝后型PHS是以布查氏综合症和淤血性肝硬化居多,且往往是在疾病晚期才表现出来,两者发病机制是由于肝静脉循环障碍,致出肝血流受阻形成肝淤血,继而产生PHS。前者为肝静脉阻塞直接造成肝淤血,后者为右心容量负荷过重间接引起肝淤血。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回顾分析及观察,肝外型PHS的病理过程是肝血引流障碍,产生PHS症候群,最终形成肝硬化。但是,由于肝前型PHS与肝后型PHS两型的病因、病变部位和梗阻程度不同,因此,两者的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如:肝前型PHS临床常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破裂出血为首发症状;而肝后型PHS临床常以肝脾肿大为特点,如伴有肝段下腔静脉阻塞,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外,最

7、重要的是侧腹壁、腰背部及大腿、臀部皮下浅静脉曲张及血流向头端回流等特点。淤血性肝硬化则有肝颈回流等特征。而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初步确认彩超在诊断肝外型PHS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肝外型PHS的类型;明确病变部位;确定病变程度;明确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以及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虽然彩超诊断肝外型PHS类型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是肝外型PHS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根据超声做出病理诊断还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随着超声仪器的飞速发展及新技术的不断问世,使得彩超能够很好的显示细小血管的形态、结构、走向以及获得相关血流动力学信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

8、以确定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类型、发生部位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同时提供必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于不明原因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及时明确病因,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新生,韩明.外科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8-139.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57.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85. 4MathleuD,VasiteN,DibieC,etal.Portalcavernoma:DynamicCTfeaturesandtransientdifferencesinhepaticattenuationJ.Radiology,1985,154:743-748.4 / 4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