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9212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七章社会态度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念一社会态度的概念态度 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的三个 构成要素 :认知、情感、意向。在态度中 认知 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1. 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2. 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3. 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 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4. 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

2、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讨论1. 态度和事实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 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2.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 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一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 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

3、, 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 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二 认知理论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 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 社会判断理论(霍夫兰德和谢里夫)把人的态度分成了三个区域: 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拒绝的

4、区域。要想引起我们态度的变化, 应该是当我们的态度和新的事实进入到我们拒绝的区域的时候。四 平衡理论(素朴心理学)(海德)我和我的朋友总有共同见解,我和我的仇人总存在分歧。五 功能理论(卡兹)我们在形成态度的过程中,能够使我们满足某种需要的时候,因为它能够满足需要,所以就形成相应的态度。态度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功利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认识的功能、价值表达的功能六 社会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科尔曼)服从: 外在的行为上遵从了对方的某些规范,但从内心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说,我可能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行为规范(口服心不服)认同: 在自身的价值观念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情感上也要有一定的接纳的这种程度表现出

5、来内化: 似乎这样一个态度完全符合我的价值观念,并且我在感情完全能够接纳它。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应用研究一 社会态度改变的方法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讲典型的方法劝说宣传法有四个因素传播者:要具有权威性,不是身份地位高,而是有专业性信息传播:传播方式与渠道,方式分单方面和双方面被劝说者:原有态度与人格情境因素:信息繁多,令人分心,信息重复二 偏见对某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不公平、 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偏见就是把刻板印象变成一种态度了)偏见产生原因 可归纳为三个: 利害冲突、社会化、人格和心理因素。偏见产生的 结果 ( 以性别角色简单说明一下)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你的性角色而获得的一种行为方式, 完全是由文

6、化的因素造成的, 这种文化造成了因为性角色而对性别角色产生了一定的偏见。消除偏见的几种方式:消除刻板印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合作奖励、制定社会规范。三 工作满意度人们在职业生涯当中,在工作当中形成的一种态度。最初,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其目的是提高效率。现在,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其目的是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工作满意度的由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工作者对组织环境持肯定态度的话,同是一个重要标志是他有比较高的工作满意度。换句话说,这个人有比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的时候,同时他对这个组织有比较强的归属感。哈帕克 1935工作满意度第一次提出工作满意感度的概念,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组织环境。(具体的研究)工作满意的维度:工作本身、工资、晋升、监督、工作同伴。思考题:1. 评述什么叫认知不协调理论, 什么叫做平衡理论?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能不能举例子说明?2. 如何找到好的方法消除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