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静电现象及应用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41387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7静电现象及应用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1.7静电现象及应用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1.7静电现象及应用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1.7静电现象及应用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7静电现象及应用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兴区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张会敏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15120099084实施者张会敏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15120099084指导者梁恩福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13141285493教学基本信息课名静电现象及应用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物理学段中学年级高二授课日期2016.10.17教材书名: 选修3-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说明,包括对本学科课程价值和学科素养的阐述等内容首先,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实验,本节课以

2、演示实验为主,直观、明了,有实在感和信服感,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同时本节课科学地运用了物理中常用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静电平衡的概念。其次,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计算机模拟,虽然有它优越的一面,但毕竟不能取代常规演示实验,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最后,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最终将应用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概念是静电平衡,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静电平衡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静电感应现象

3、指的是在电场中的导体沿着电场强度方向两个端面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其核心是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假设内部场强不为零,那么自由电荷必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说明导体尚未达到静电平衡导体内部场强为零,是外加电场E0与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E相互叠加的结果,即E0+ E=0 (E与E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于静电场中的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带电导体上的静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均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带电方式,以及电场的相关知识,能够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原因,但对于静电感应的微观过程不容易理解,如电荷

4、如何移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正、负电荷如何分布,这些都是学生所难以掌握的。对于静电现象的应用仅停留在生活常识,还没有理解其原理,与所学知识没有建立联系。因此理解并运用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尖端放电现象、静电屏蔽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做好演示实验是这堂课的关键。教学方式:通过采取演绎推理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以演示实验为先导,引领学生讨论分析静电感应现象,总结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尖端放电现象、静电屏蔽现象。做好演示实验、合作学习为主,发动学生展开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演示实验、实验探究技

5、术准备:金属网罩,起电机、静电屏蔽、尖端放电、自制静电除尘器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1、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平衡条件及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特点;2、了解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现象,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掌握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2、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建立概念、得出规律,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学生能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物理规律,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亲身感

6、受知识的建立过程。2.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建立概念、得出规律,学生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3. 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交流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评价量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性高,能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演示并回顾知识,引入新课结合演示实验摩擦橡胶棒、分别靠近验电器和接触验电器,回顾学过的三种带电方式并总结带电过程都属于静电现象,引出新课。二、新课教学:(一)静电平衡1、演示实验静电感应现象推理静电平衡状态分解问题:(1)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如何?(2)导体放入电场中,自由电子怎样移动?(3)自由电子会在导体那一侧积聚?(4)电子的积聚会出现怎样的结果?(5)最终会出现怎样的现

7、象?引导学生演绎推理得出静电平衡概念2、总结:静电平衡状态的特点强调: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而且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验证这一点,可采用反证法,若导体内部有净电荷,电荷周围有电场,那么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将不为零,电荷将发生定向移动。(1)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2)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一点场强方向与该点的表面垂直(3)导体是等势体,表面为等势面拓展:地球是一个极大的导体,可以认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它是一个等势体。这是我们可以选大地为零电势的一个原因。(二)静电平衡中导体的电荷分布1、静电屏蔽(1)反证法科学猜想(2)演示实验证明:

8、与金属网连接的静电计一个放在内部,另一个放在外部,用起电机让金属网带电,观察内外静电计指针变化。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结论1: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应用与分析:研究空腔导体内外表面的电荷,分析现象解释原因1、尖端放电 (3)拓展思考金属网的作用引出静电屏蔽生活中的静电屏蔽的应用,学生列举,图片展示(4)趣味实验演示:金属盒屏蔽手机信号,激发学生兴趣2、不规则形状导体电荷分布均匀吗?引出尖端放电(1)演示尖起电机两金属球靠近后放电现象,学生结合课本阅读“尖端放电”(2)创新对比演示实验,越尖锐的地方越容易放电,得出结论电荷分布不均匀结论2: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越密集,凹陷的

9、位置几乎没有电荷(3)尖端放电的应用:列举生活中的实例(4)应用:验电器或静电计金属杆上端为什么做成一个金属球状而不做成针尖形状?(三)总结:1 . 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 .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3 .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分布特点 4 . 静电现象及应用(四)学以致用,自制教具,静电除尘小实验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演示三种静电带电实验观察说明现象直观,激发兴趣橡胶棒、毛皮、静电计2分钟15() DIC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三角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由于该细胞碎片

10、脆性高,极易破裂溶解,发生溶血。温故知新起电过程为静电现象,引出新课2)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仅指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逻辑模型由一组图表工具进行描述;回答引入新课1201年度和202年度,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12DIC患者晚期出血的原因2分钟可能方案123新课讲解一、 静电平衡1.静电平衡概念: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上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电荷积聚产生一个与原电场反向的电场,该电场与外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的电场减弱,直至导体内部的合场强都等于零的时候为止,这时导体内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

11、收入 422.静电平衡特点:D筹资活动现金流出740万元(1)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答案 D(2)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一点场强方向与该点的表面垂直2004年12月31日计税基础=3600-3600/15*3=2880(万元)(3)导体是等势体,表面为等势面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4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拓展:选大地为零电势面的原因。二、 导体的电荷分布1. 先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电荷分布在导体表面引出静电屏蔽2. 尖端放电对照演示,得出结论: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越密集,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尖端放电应用回答问题,逻辑推理建立概念

12、总结应用拓展科学猜想,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学以致用对照实验,总结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演绎推理科学实验,客观事实联系生活20分钟实践操作设计创新实验:静电屏蔽演示、手机屏蔽演示、尖端放电对照实验观察实验、总结结论规律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客观事实创新实验设计10分钟分享交流生活中的屏蔽应用、尖端放电应用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联系生活多媒体图片展示5分钟归纳总结1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3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分布特点4静电现象及应用回答课堂小结多媒体3分钟拓展提高自制静电除尘装置协助教师操作体验学以致用矿泉水瓶,佛香制造烟尘,导线3分钟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节课设计根据学生特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逻辑推理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通过采取演绎推理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以演示实验为先导,引领学生讨论分析静电感应现象,总结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尖端放电现象、静电屏蔽现象。本节课设计了创新的演示实验,静电屏蔽现象和尖端放电现象均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做了改进,现象明显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很好的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就在身边,感受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