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4206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价.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沙门氏菌 (Salmonella)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 有极大危害的一类致病菌。 由它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 伤寒和副伤寒, 另一类是急性肠胃炎。 沙门氏菌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 的主要致病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198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由 沙门氏菌引起的已确诊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 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增加 5倍。在我国内陆地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据资 料统计,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有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 起的。一 2,而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约 90是肉、蛋、奶 等畜产品。肉、蛋、奶等畜产品中含有多种丰富的营

2、养成分,非常适 宜于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 人们一旦摄入了含有大量沙门氏菌 (105 106个/g)的畜产品。就会引起细菌性感染,进而在毒素的作用下发 生食物中毒。由此可见, 沙门氏菌的污染已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 胁。鉴于沙门氏菌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已开始 进行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工作, 但大部分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 作者拟对畜产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风险评估,为今后开展其他食品、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依据。1 危害识别1 1 生物学性状1 1 1 形态与染色沙门氏菌为一群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菌,长13.5艸,宽0.5 0. 8叩。除禽雏沙门氏菌及无动力的变种外,都具

3、有周身鞭毛,能运动。112沙门氏菌的培养一般沙门氏菌易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发育良好。但也有少数菌 型,如甲型副伤寒、羊流产、猪伤寒、仙台、鸡雏沙门氏菌等,在普 通琼脂上发育较差。大多数沙门氏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 1824 h 培养后,其菌落大小一般为23叩。光滑型菌落圆形,半透明,表面 光滑,边缘整齐;粗糙型者,边缘不整齐,表面干燥,无光泽。在肉 汤培养基内,光滑型呈均匀浑浊生长;粗糙型者可形成沉淀,上部澄 清。1 1 3生化反应在肠杆菌科细菌分类鉴定中, 生化特性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绝 大多数菌株能有规律地发酵葡萄糖并产生气体,但偶而亦有不产气 者。该属细菌不能发酵侧金盏花醇、 蔗糖,不

4、产生吲哚, 不分解尿素, 不形成乙酰甲基甲醇。1 2 流行病学1 2 1 胃肠炎这是沙门氏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型,约占病例的 70。潜伏期一 般为424 h ,发病大多急剧,有畏寒、发热,多伴有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腹痛,继以腹泻。亦有偶带脓血或呈血性便者。吐泻严 重者,可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偶有呈霍乱样的爆发性胃肠炎者, 呕吐,腹泻剧烈,体温在病初上升后即下降,脉弱而速,尿少或尿闭 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病例长短不一,一般为 36 d,重者可延至13周才恢复122菌血病或败血症 沙门氏菌侵入血液并不少见,表现为畏寒、发热、出汗、面色苍 白等中毒现象。 细菌可随血液流到身体任何部位

5、发生局部病灶。 本型 最常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1 2 3伤寒和其他肠热症型典型和严重的肠热症是伤寒, 它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 其他 沙门氏菌,特别是甲型、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也能引起本症。伤寒 菌的唯一宿主是人。2 危害描述伤寒、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为人类致病菌。在自 然条件下,只能使人得病, 而不能使动物自然感染。大部分其他血清 型沙门氏菌, 能使动物与家禽产生肠炎、 败血症或伤寒样疾患家禽如 鸡、鸭、鹅,家畜如猪、牛、马、羊,以及各种兽类、鱼类、鼠类均 可带菌,甚至某些昆虫也可以分离出沙门氏菌。 食用污染细菌的蛋类、 肉类、奶制品常是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重要原因。2

6、 1 侵袭力有Vi抗原的沙门氏菌具有侵袭力,能穿过小肠上皮到达固有层。细菌在此部位常被吞噬细胞吞噬, 但由于Vi抗原的保护作用,被吞噬 后的细菌在细胞内不被破坏, 反而在细胞内继续生长繁殖, 并随游走 的吞噬细胞将细菌带至机体的其他部位。2 2 内毒素沙门氏菌有较强的内毒素,可引起发热、白细胞改变、中毒性休克,并能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生化效应, 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2 3 肠毒素某些沙门氏菌 (如鼠伤寒沙门氏菌 ) 能产生类似大肠埃希菌的肠3 暴露评估3 1 沙门氏菌对禽肉的污染 禽肉在生产加工线上连续被电击、屠宰、放血、烫洗和拔毛。烫 毛和电流浸没式烫洗过程, 已被证实是禽肉中沙门氏菌污染

7、和交叉污 染的主要来源。在禽肉运输过程中,由于其脚、毛、皮肤很容易沾上 粪便,因此,沙门氏菌能存在于饲养场中并在加工操作开始时传染给 禽类。32沙门氏菌对禽蛋的污染 沙门氏菌对禽蛋的污染首先作用于蛋壳表面, 或者通过其他途径 进入禽蛋内部而造成污染。 沙门氏菌既可以通过被感染的母鸡、 母鸭 水平传播,又可以通过产蛋进行垂直传播。321禽蛋表面的污染环境卫生状况差是造成禽蛋表面沙门氏菌污染的最重要因素。 沙 门氏菌首先对禽蛋表面造成污染。如果产蛋禽类体内携带有沙门氏 菌,当其下蛋时, 禽蛋表面已被感染了,因此孵化室会得到受感染的 禽蛋。被污染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一部分中途死亡,一部分孵出病 雏,

8、而病雏通过与健雏接触,使沙门氏菌在整个禽类中传播。傅启勇 等 (1991) 用常规方法对 105枚市售禽蛋作了带染沙门氏菌的监测,从 蛋壳分离到 2株鸡伤寒沙门氏菌, 说明通过市售蛋类可传播沙门氏菌。 张彦明等 (1995) 研究了 100枚样品鸡蛋蛋壳外表沙门氏菌污染情况, 其阳性检出率为 40,检出鸡伤寒和鸡自痢沙门氏菌各 2株。 322禽蛋内部的污染近年来, 蛋的内部受沙门氏菌污染的事件有上升趋势。 由沙门氏 菌引起的蛋污染主要是由于沙门氏菌对母禽繁殖器官侵袭力强有关。 Okamura(2001) 比较了 6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对蛋污染和在机体 组织器官中分布情况,分别采用 6种沙门氏菌

9、株对产蛋母禽接种,蛋 黄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 70,这说明沙门氏菌能寄居在禽卵巢中并 能转移到蛋黄中。 如果禽蛋黄被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 在孵化之前禽 就死亡,孵出有病的禽,长成健康带菌的禽。禽类食囊中的食物会缓 慢释放人胃中。 Shackelford(1988) 研究表明,从孵房中孵出的禽会 被蛋壳上的沙门氏菌所污染,这些“健康”的禽可分泌高达 10个沙门 氏菌儋粪便, 这是沙门氏菌污染的最大来源。 另外没冰过的蛋类是最 容易受污染的。4 风险描述 畜产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一般分为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两 个方面。所谓内源性污染, 是指活畜禽已经患有沙门氏菌病,如猪副 伤寒、牛肠炎、鸡白痢等,

10、这些患病畜禽不但其血液、内脏、肌肉中 均可能含有大量的沙门氏菌,甚至在其卵中也可能会含有沙门氏菌。 如禽蛋,健康的禽所产的蛋中是不含沙门氏菌的, 但蛋禽一旦感染了 沙门氏菌病,蛋壳形成前,经卵巢污染,产卵时污染,其体内的沙门 氏菌就可能进入蛋内。 外源性污染则是指畜产品在屠宰、 加工、运输、 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水、粪便、加工工具等的污染而感染沙门 氏菌。因此,要有效控制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就必须针对其污 染源,有区别地采取不同的监控措施。41禽体 病禽或健康带菌禽的体内都存在大量沙门氏菌。病禽未彻底清 除、带菌禽末被检出都可能造成再次污染。42饲料饲料中的主要污染源是含肉成分的原料,

11、特别是鱼粉、血粉、骨粉 等蛋白质饲料更易受沙门氏菌的污染。 沙门氏菌被发现在鱼粉和肉骨 粉中的含量为0.2%4%I川。据英国国家兽医监察员抽样调查发现, 80家蛋白质饲料加工厂中有 21家的蛋白质成分“无沙门氏菌” (熊谷 进, 1997)。王玲扎 (2001) 通过对固体饲料酵母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 学鉴定,结果发现检测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 陈沁等(2002) 通过常规 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上海口岸2001年I6月份进口的动物性饲料 498份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沙门氏菌 23株,分 离率为 4. 62%。其中,鱼粉阳性率 3. 66%;肉骨粉阳性率为 13. 95%; 明虾壳

12、阳性率 18. 52%;乳清粉和饲料添加剂类阳性率 0。4. 3环境及其他因素 禽舍地面、笼具、供饲设备、饮水器等环境条件都会成为沙门氏 菌的传播源。带菌蛋、孵化器内环境中的胎绒,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空 气,可引起同群雏禽的呼吸道感染。其他动物 ( 如犬、猫、鼠和野鸟 等) 都可带菌,这些动物一旦进入禽舍也会带来传播的危险。5 风险管理51控制养殖场的污染 应把对畜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控制的焦点放在其首要环节一养 殖场,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不受沙门氏菌的污染。 在这方面瑞典是一 个很好的例子。过去 10年来,瑞典设法将畜禽类中的沙门氏菌消除,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 他们的做法是建立

13、良好 的畜禽生活环境,对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畜体卫生、饮水和饲料卫生 等所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保证畜禽饲养的环境能有效防止沙门氏菌 的传播。52控制加工及流通环节的污染 应加强对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要求生产加工企业严 格遵循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降低生产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污染 的危险,对上市前的畜产品进行强制性抽检, 确保受污染的畜产品不 能进入市场。53控制饲料的污染 控制饲料的污染是对畜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 具体措施如下: 53I 加酸处理沙门氏菌在温度高于10C、pH6 7. 5内繁殖最快。在商品饲料 生产条件下,饲料不可能作冷藏处理,但添加各种有机酸 ( 甲酸、乙 酸、

14、丙酸和乳酸)降低饲料的pH,就可以消灭或抑制饲料中沙门氏 菌生长,并可改善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区系。532合理使用抗菌剂肉禽日粮甲酸钙添加量大于 072时,可使生长和饲料效率下降。 而添加0. 5%1 %的富马酸可以明显地(PV0. 05)促进生长。饲料中 添加抗菌剂已证实能有效地抑制沙门氏菌。 Bailey 等(1998) 研究了各 种抗菌剂包括球虫药对口服沙门氏鼠伤寒杆菌培养物的雏禽的影响, 发现各种抗菌剂结合使用,能有效地减少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繁殖。 5. 3. 3加热处理制粒过程中饲料所受到的热足以杀死沙门氏菌。Liu 等(1969)发现,当饲料含水量为15%,加热到88C时可完全将沙门氏菌

15、杀灭。 调查表明, 41%的肉禽开食料和 58%的蛋用种禽日粮样品都有沙门氏 菌存在, 经蒸汽调质和压粒后, 这2种日粮大约只有 4%的样品尚有沙 门氏菌存在。5. 4严格执法严格执行有关畜产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以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整个 畜产品生产链所有参与者的行为, 尽量避免因沙门氏菌污染的畜产品 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在畜产品生产的整个链环中,对养殖、加工、销 售等各个环节应全面推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管理,即 以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为开端, 沿着畜产品生产链一直追溯到养殖场 实行全面控制, 并将控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上。 只有 这样,才能确保畜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是安全的。参考文献:1 余贺医学微生物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3033052 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第 2版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75 1773 张河战沙门氏菌分类、命名及中国沙门氏菌病分布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30(2) : 74764 饶正华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饲料研究, 2002, (10) : 15 175 王章云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学凋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15(3) : 115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