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6882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44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2章第10课时.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时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学习自主化目标明M化知识点教学突破策略学习技巧点拨知识点一:生长素的 特性及生理作用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生长素的 极性运输图,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 理及方法;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 引导学生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结合生长中的植物理解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并学 会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 结合曲线图理解生长素 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知识点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与 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技能与 方法M知识记忆与理解L课前预学区不看不讲知识系统化系统条理化一、生长素的特性1.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幼芽、

2、嫩叶和,这些部位中的可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生长素。2. 生长素分布部位:生长素在植物体的中都有分布,只是分布不均匀,在胚芽鞘、芽与根顶端的、根与茎的、发育中的果实与种子等的部位分布较多,其他部位相对较少。3. 运输方式:生长素具有的特性,即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运输,而不能逆向运输。此外,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及细 胞的年龄有关。2特点:(1)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甚至O(2)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的细胞对生长素敏

3、感,细胞则比较迟钝;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一般不一样,敏感度 > >茎,三者最适浓度分别为 10-10mol/Lx 10'mo I /L 10'4mol/Lo3 顶端优势: _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积累在侧芽处,使 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高,结果导致_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 制的现象。解除方法:,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逐渐发育为枝条。三、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材料:选取当地某种绿化树种或花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若干。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2,4D、I BA和生根粉等。(D®2. 处理插条的方法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

4、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 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处理。)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3. 预实验:如果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以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各个器官分生组织 形成层 生长旺盛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两重性促进生长杀死植物幼嫩老 根 芽 预实验顶芽顶芽去掉顶芽NAA浸泡沾蘸知识应用化检測标准化习效果检测»>1 高等植物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A.幼芽B.嫩叶C.成熟叶片D

5、.发育中的种子【解析】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答案】c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答案】C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o A. 植物的向光性B. 根的向地性C. 顶端优势D. 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田中除杂草【解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既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又体现 生长素的抑制作用。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

6、分布不均引起的,背光 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答案】A4 经手验检测単某二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下 图所ZF,横坐标表不生长素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 是()。生长素浓度(mol/L)A. 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B. 若要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 mo I /LC. 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 I /L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D. 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 I /L【解析】对于根、芽、茎,生长素均具有两重性作用。当生长素 浓度为10-9 mo I

7、/L时,对根芽生长均起促进作用。根向地生长的原 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向地侧,但背地侧生长快于向地侧。【答案】B5. (2016年泰州期中)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 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此结果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O)/插数A. 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 |imol /L左右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C. 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D.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 素浓度在10 pmol/L和100 kimol/L之间,50 |imol/L时生根量

8、最 多,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在50 umol/L左右,若要 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可以在10 Umol/L和100 mol/L范围内缩 小浓度梯度进行实验,A项正确;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最适浓 度,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浓度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 同,B项正确;和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 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都是促进作用,图中没有体现出抑制作用, 不能反映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项错误;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 细胞的伸长,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D项错误。【答案】AB思维探究与创新课上导学区不议不讲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特性

9、1.事实:尽管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高, 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能源源不断地逆浓度梯度由顶芽运往侧芽。 事实:在缺氧时,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影响。根据以上事实,判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答案:以上事实充分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消耗ATP且逆浓 度梯度运输的过程。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细胞的主动运输。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如何设计实验 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据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含IAA琼/书諂含IAA琼巒羊養过F跡之启O脂块严一顶端> Wk一顶端'一-基端丿肠一基端11空白琼脂块一琼脂块(a)含IAA琼月旨块过:一段时间之后过一段时间之后y ?顶端

10、 空白琼脂块琼脂块(b)(1)实验设计:准备燕麦幼苗,切去胚芽鞘和幼苗的其他部分,留下中间一段胚芽鞘,分为A、B两组。一段时间后,将每组下部的琼脂块放在的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经过一段 时间之后,A组胚芽鞘, B组胚芽鞘O(2)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尖端形态学上 形态学下 不含有生长素 另外一段切去尖端弯曲生长 不弯曲也不生长(2)生长素(IAA)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顶端)向形态学 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逆向运输。知识总结1.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特点合成部位<积累部位9如顶芽V侧芽;分生区V伸长 区;生长旺盛部位 > 衰老部位。2. 对生长素的运输的

11、理解2.薄璧组织中可横向运输b. 幼根、幼叶、芽中极性运扌命(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c. 成熬组织中非极性运输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o例1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甲组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 麦胚芽鞘下端;乙组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 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 丙组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乙组的实 验。三个实验都用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接受块 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光形态学下端胚芽鞘尖端I /光形态学上端国I卸形态学上端 丙A. 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B. 含生长素比少,含生长素比多C.

12、 在小块中,含生长素最多D. 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中生长素含量之和多【解析】胚芽鞘尖端是感应光线照射的部位,琼脂块不能感应光 线的照射,由此得出含生长素比多,中生长素含量相同 中不含生长素。【答案】D技巧归纳形态学上端与下端1 极性运输的方向不会随植物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空间位 置的改变而改变。2.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 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3. 对于地上部分而言,树冠是形态学上端,而树干是形态学下 端。对于地下部分而言,根尖是形态学上端,根基是形态学下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质是什么?答案:即低浓度促

13、进,咼浓度抑制(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请完成探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问题:(1)根据图1,你知道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何关系吗?图1图1中A、B、C三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分别代表根' 芽' 茎生长的浓度;单独分析其中的一条曲线,说明;同时分析图中的三 条曲线,还可以说明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的反(2)根据图2,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 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图2中属于杂草的是什答案:(1)最适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时促进生 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根芽茎

14、(2)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较单 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 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图2中属于杂草的是。所选的浓度在D点附 近,此浓度生长素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又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知识总结1在顶端优势、茎的向光性' 根的向地性以及茎的背地性中, 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所以能体现生 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原理都是促进作用,只 是促进的强弱不同,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重力T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一侧 生长素浓度低,即D>C, B>A) T生长不均匀(根的

15、向地一侧生长慢,背 地一侧生长快;茎的向地一侧生长快,背地一侧生长慢)T根的向地 性,茎的背地性。例2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生长素浓度(mol/L)mol/L,生(1)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2) 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解析】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两重性,根、芽、茎对生长 素浓度的反应不同。【答案】(“ICT 抑制根的生长(2)促进生长 促进生长(3 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技巧归纳“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中的“高浓 度”分别对应下图中大于AX B ;点对应的浓度,“低

16、浓度”分 别对应小于A,、B ;点对应的浓度,“高”和“低”是相对而言 的;不要将AA BB 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生长 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A,、B(/点表示既不起促 进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1.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要求包括 哪些?答案: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憎水、光照、温度' 通 气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遵循等量性 的原则。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2)在预实验的过程中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 围内利用更小浓度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

17、确的最适浓度范围。2. 若实验结果是没有生根或生根过少或都能生根,则其原因是 什么?试分析之。答案:(1)没有生根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扌千插枝条,枝条不能生根,主要 有以下几种可能: 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 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 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 没有分清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2)生根过少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密一些,组别要多一些。 组别少、梯度大是生根过少的可能原因之一。(3)都能生根不同枝条都能生根,但长出的不定根的数目不同,主要原因可能 是: 枝条上所保留的芽不一样多,芽能合成生长素,促进不定

18、根的 形成; 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正好都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等。3. 现有一种用于麦田除草的除草剂刚刚研究出来。假如你作为 厂里的工程师,需要设计这个产品的说明书,你认为除了浓度参考范 围外,还应该在这个说明书中写些什么?答案:除了浓度以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适用于哪些庄稼的 除草,能除哪些杂草,使用时间,药物毒性及残留,生产日期,有效期, 生产者及其他注意事项等。知识总结1 对所研究的植物所知不多,可以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比较大 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实验组应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根枝条;还应设置对照组,如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

19、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来探 究2, 4-D或蔡乙酸促进抨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例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 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 正确的是()o总A浓度a插条平均生根数目A. 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 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 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解析】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的差异会导致自 身所具有的生长素量有差异,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一定要控制 好无关变量一一自身生长素含量。图中所示曲线只是部分结果,并非 代表全

20、部结果,该曲线的走势并没有完全确定。这里的时间是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中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答案】A技巧归纳实验中要注意找出自变量'无关变量,实验设计中要注意遵循单 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实验变量分析,根据实验探 究的问题,实验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1. 实验变量:指实验中要研究的实验因素。此实验中的实验变量 为NAA溶液的浓度大小。2. 无关变量: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可控制因素都称无关 变量。无关变量不是要研究的问题,但其控制不当,可影响实验变量 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影响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技能应用与拓展课上巩固区不练不讲检測智能化希能敷字

21、化堂知能检测»>1下列生理现象不受其他部位的生长素影响的是()O A. 棉花顶芽的生长B. 番茄子房壁细胞的发育C. 棉花侧枝的生长被抑制D. 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解析】“受其他部位的生长素影响“的意思是出现该现象是 由于其他部位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这个部位而影响其生长或发育, 棉花顶芽的生长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影响。【答案】A含有生长IF索的琼脂块不含有生长 素的琼月旨块2.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 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下端的琼脂块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 最合适的是()O形态学a 上端 | 形态学 下端形态学=形态学 下端

22、 | 下端 形态学形态学上端上端ABCD【解析】题干中的图示表明形态学上端在上,放置在上端的琼脂 块含有生长素;根据实验对照原则,对照组应该是形态学下端在上, 放置在上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故选D。【答案】D3. (2016年盐城期中)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oA. 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B. 植物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C.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相同D. 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越强【解析】单侧光照条件下,植物茎尖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 转移,因此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A项正确;植物 顶端优势是由顶芽产

23、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的生 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引起的,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B 项错误;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根' 芽、 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因此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 浓度的反应不同,C项错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生长素起 抑制作用,D项错误。【答案】A4. 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oA. 应选择带有尽量多嫩叶和幼芽的一年生枝条B. 以每组植物平均生根数多少来判断是不是最适浓度C.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浸泡插条的时间不同D. 各个组中的枝条数要相同,均为1【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

24、的单一变量原则以及自变量、无关 变量的确定。嫩叶和幼芽过多,会产生较多的生长素,从而干扰所探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生根的影响。因自变量为某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故要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严格控制对这种植物的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保证浸泡的时间相同。【答案】B材料经典化视角多元化5. 某学校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 影响,下表是研究结果。为了研究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研究者 将月季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f留水中,对插条进行了相关实验处理 (实验处理及结果分析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种类生根条数浓度(umol/L)0151050100激素类似物甲6810121210激素类似

25、物乙5.85. 13.8320.8(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不同浓度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苗生根影响的柱形图。月季插条生根数(条)42086420111激素类似物甲澈素类似物乙o 151050100 浓度 mol/L)(2) 当激素类似物甲、乙的浓度均为100 umol/L时,对月季幼苗生根的影响分别是、O(3) 若要探究3 u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复合影响情况,应该设置种类型的培养【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当激素类似物甲、乙的浓度均为 0 mnol/L时,月季幼苗生根条数分别是6和5. 8,当激素类似物甲、 乙的浓度均为100 Rmol/L

26、时,月季幼苗生根条数分别是10和 0. 8,10>6, 0. 8<5, 8,说明它们对月季幼苗生根的影响分别是促进生 根和抑制生根;若要探究3 |1 mo I /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imol/L 的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复合影响情况,除设置单独的2种和 复合的1种这3种类型的培养基外,还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所以应 该设置4种类型的培养基。【答案】(1)月季插条生根数(条)(2)促进生根抑制生根(3)450100 浓度(pjnol/L)总结评价与反思L课后思学区不思不复思维图形化图形直观化学习系统化成果共寧化习19(验分享»>学案知能通关检测1 实验表明,乙

27、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 长,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有关解释合理的是()OA. 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B. 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C. 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D. 生长素对乙烯进行反馈调节【解析】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系生长,乙烯也能抑制根系生 长,只能说明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答案】C2. (2016年沐阳期中)下列现象中,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 长咼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的是()OA. 茎的向光性B. 顶端优势C. 茎的背地性D. 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解答】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 素作用的两重性,A、C项错误;体现生

28、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是顶 端优势现象和根的向地性生长,B项正确;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 下垂是植物的感性运动,D项错误。【答案】B3. (2016年盐城期中)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发育的影响,A. a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B. d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C. 0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D. 只有b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浓度【解析】a点没有表现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因而不是抑制芽生 长的浓度,A项错误;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 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因而d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B项正确;c点 时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仍有促进作用,所以c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浓 度,C项错误;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

29、所以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 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但c点等其他浓度也能促进芽的生长,D项错 误。【答案】B4.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oA.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可能对应c点的浓度B.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可能对应c点的浓度C.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可能对应b点的浓度D.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可能对应a点的浓度【解析】在单侧光的作用下,e点生长素的浓度大于d点浓度, 且e点浓度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d点。【答案】C5. 下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 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长素相对

30、含量芽尖根尖A. 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 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 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 长D. 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 点所致【解析】生长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 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A项正确;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 芽尖下部伸长区的细胞,与a点相比,b点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 大,B项正确;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 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 而抑制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

31、 不能倒过来,D项错误。【答案】D6. 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能提高产量,依据的原理是(A. 减少其蒸腾,保持水分,使其代谢旺盛B. 减少营养器官的生长,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C. 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从而提高产量D. 避免生枝过多,出现落花落果,从而减低产量【解析】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都能提高产量,依据的原 理是顶端优势原理,消除顶端优势,有利于侧枝的发育,从而提高产 曰Mo【答案】c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图乙中的位置是(A. a所生 需长 时- 间§B bC. c【解析】P点对应的横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高,因纵坐标是生长 1 cm所需的时间,故P点对应的纵坐

32、标表示生长速度慢,对应右图中 的b点。【答案】B8.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 用扌千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较嫩的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 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 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 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解析】采用扌千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应该选用芽较多较嫩的枝 条,A项正确;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 处理的时间越短,B项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对环境中的植物会产生一 定的影响,实验结束后应妥善

33、处理废液,C项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两重性,在最适浓度两侧,对于促进根生长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应 该具有两个,D项正确。【答案】B9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1)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 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a),图1为实验示意图。图1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图2生长素浓度 如果其中两组实验的a相同,则这两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Q 的范围为(填 “180。a>0°“180° Ma$90。” 或 “90

34、。a>0° )o(2)图2是生长素浓度与根、茎生长的关系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 的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3) 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 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 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 源物质。他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 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 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作为对照组。【解析】(1)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

35、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在低浓度时 胚芽鞘都弯曲,但弯曲角度不可能超过90° ,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 胚芽鞘不弯曲。(2)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茎敏 感,曲线AB、CD分别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受重力影 响,根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均比远地侧高,但生长素在根的近地 侧起抑制作用,在茎的近地侧起促进作用。(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 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变量是溶液中乙烯的含量,以及根尖生长长 度,为了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 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从而排除蔗糖对实验的影

36、响。【答案】不一定 90。a>0° (2)B C (3)生长 素浓度 乙烯浓度、根尖的生长长度 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 的培养液中八新高考新要求10. (2015年安徽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oA.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 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 4-D可防止落花落果D. 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解析】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幼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芽,A项说法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 素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侧

37、芽,并在侧芽部位积累,导致侧芽部位因生长 素浓度过高而使生长受到抑制,顶芽在较低浓度生长素的作用下快 速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B项说法正确;2, 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一定浓度的2, 4-D能防止番茄落花落果,C项说法正确;IBA是口弭朵丁酸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 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项说法正确。【答案】A11. (2014年浙江高考)下图表示施用IAA5弭朵乙酸)对某种植物主 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主根长度(£)10050,2015105 每株妙根妇IAA(md/L)IAA(mol/L)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方向A促进

38、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 加D. 与施用10'4 mo I/L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 量少【解析】以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 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 均低于100%,故A项叙述正确;以中间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 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 故B项叙述正确;参照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 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

39、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 IAA将会低于中间图的对照组,会导致侧根数目减少,故C项叙述错 误;对照前两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 I /L的数据分析,未施用 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故D项叙述正确。【答案】C12-(2014年江苏高考)为研究弭朵乙酸(| 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 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形态学上端A1供应琼脂块接收琼脂块l4C-IAAB形态学下瑞,4C-IAA I | CABAGABABA(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和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填序号);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

40、较强放射性,说明 ABA在茎尖的运输(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 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和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 机理可能是_。(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和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3) 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 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 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 芽后的健壮生长(填“有利” “不

41、利”或“无影响”)。【解析】卩弭朵乙酸(IAA)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形态学 上端(A)向形态学下端(B)运输,故琼脂块和中应是中出现较 强的放射性。和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在茎 尖不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口弭朵乙酸(IAA)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用抑制剂处理茎尖切段后,和中放射性结果相近,说明该抑制剂 抑制了呵卩朵乙酸(IAA)的主动运输,因不影响细胞呼吸,故很可能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影响了 IAA的主动运输。(2)在 成熟组织中,口弭朵乙酸(IAA)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分析题 目信息,可知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中含有催化IAA分解的酶。光 能和植物细胞内含有的IAA氧化酶都能降解IAA,可确保种子破土出 芽后,植物体内IAA的含量不会过多,保持正常水平,从而保证植株 正常生长。不【答案】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是(3) IAA氧化(降解)酶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