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信息技术 及其教育应用概述本章目录l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l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l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l l信息及其特点 信息的概念:1、从本体论层次定义信息 2、从认识论层次定义信息 信息的特点:量度、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利用、可 共享 信息传递的过程与模式:1、5个“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4、贝罗模式;本体论层次信息定义l某事物的本体论层次信息,就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注释:1.“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2.“运动”:一切意义上的变化;3.“运动状态
2、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性状和态势;4.“运动方式”: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与规律。认识论层次信息定义l某主体关于某事物的认识论层次信息,就是指该主体所表述表述的相应事物的运功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本体-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转换l对象产生本体论意义的信息;l本体论意义的信息转变为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l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转变为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l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反作用于对象客体,使对象产生新的运动状态和方式。本体论意义的信息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主体对象认识论意义的信息(第二类)(第一类)信息的产生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再生信息的施效或利用拉斯韦
3、尔的“5W”传播模式l界定论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l没能注意反馈;忽视传播的双向性;不重视对动机研究。香农韦弗传播模式l数学模式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可以解释人类的一半传播过程。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的特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的特点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该模式的重点不是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的缺陷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的缺陷 1、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合。2、该模式体现了人际传
4、播的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合大众传播的过程。贝罗模式l该模式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影响和决定信息传递的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个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信息科学对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作用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l信息技术及其体系 信息技术的概念:1、从技术的本质上定义信息技术 2、从技术的功能与过程上定义信息技术 3、从扩展信息器官功能的主要技术内容上定义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体系:1、主体技术层次;2、应用技术层次;3、支撑技术层次;4、基础技术层次。信息技术体系应用技术主体技术支撑技术基础技术信息技术体系的层次关系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基础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撑
5、技术支撑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其它技术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主体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组织管理其他应用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l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古代信息技术(远古19世纪中叶)2、近代信息技术(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3、现代信息技术(20世纪中叶现在)l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2、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3、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4、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5、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l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对学生的影响 2、对教师的影响
6、 3、对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影响l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领域 1、学校教育 2、企业培训 3、家庭 4、社区 5、特殊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对教师的影响能力结构的更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对学校管理者的影响l能力结构的更新l管理观念的转变l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基础教育科研企业培训家庭和社区教育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l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要素 (1)信息网络 (2)信息资源 (3)信息技术应用 (4)信息技术产业 (5)信息化人才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2、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网)3、信息化人才必备的素养 技术素养+信息素养+视觉素养信息技术应用l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直接目的;l几个著名项目:1.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2.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实验研究项目 3.“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 4.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l校园网建设l校园网应用模型l五维度模型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网应用教学科研管理网络维护人员培训网络教学资源校园网络环境l校园网的典型应用五维度模型信息化人才l含义:1.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 2.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l具备的素养:技术素养 信息素养 视觉素养作业:l学习目标1016共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