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书林漫步课件.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24847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书林漫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节书林漫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节书林漫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节书林漫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节书林漫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节第1课 书林漫步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知识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书籍形态万千。让我们漫步其中,探寻书籍设计的沿革变迁。第1课 书林漫步 中国的古籍设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1.简册汉字的发展汉字的发展(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小篆小篆-楷书楷书)2.卷轴状4.经折装5.旋风装3.樊夹装6.包背装7.蝴蝶装8.线状9.书函、书盒【简册装】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至迟3000年前的

2、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叶子】书页,我国古书原来皆作卷轴,到唐代始有叶子。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梵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卷轴装卷轴装】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至唐代。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制,直接承袭了帛书的形制,单面书写。【卷轴装卷轴装】优点:克服了缣贵而简重的不便。缺点:纸缺乏帛的坚韧,来回卷舒不便检索文字,且易断裂。卷轴装的包装方法【经折装经折装】卷轴制度演变到册页制度的过渡方式之过渡方式之一一。凡

3、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方式,后又称“折子本折子本”。【旋风装旋风装】旋风装与经折装是同一时代同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产生的不同的装帧形式。【蝴蝶装】简称“蝶装”。宋代雕版印书盛行以后形成的一种装帧形式,风靡于宋元,流行大约400年。【包背装】亦称“裹背装”、“裹后背”。大约起自南宋,盛行于明,尤其是政府官书。【线装】明代中叶线装流行,清代最为盛行,沿用至今。书函、书盒国外的书籍设计国外的文字记录,经历了使用纸莎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13世纪左右,中国造纸传入欧洲,以及后来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书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末,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念

4、影响深远,使欧洲迎来了20世纪书籍设计的新高潮。1.纸莎草纸书公元前3000,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并用修剪过的芦苇笔在纸莎草制纸上书写、描绘,呈卷轴形态2.卷轴羊皮纸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的帕珈马人用小羊皮或小牛皮研发出了羊皮纸。它比纸莎草纸要薄而且结实的多,并可两面书写。可做成卷轴,也可折叠成册籍早期欧洲的书籍几乎仅限于在修道院等宗教机构中完成,一般装帧华丽,设计精美。封面多用皮革、黄金、宝石等贵重材料,从而很早就确立了坚实、华丽的“精装”书传统 拜占庭圣经 5.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包豪斯设计强调“简洁、明快的艺术取向和主题鲜明并富有时代感。”并影响巨大走向世界的中国书籍设计世界上最美的书课堂小结: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天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下节课准备制作一本书制作一本书要求:三个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要求:三个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计一本书。计一本书。材料用具:水彩笔(油画棒、蜡笔)、贴材料用具:水彩笔(油画棒、蜡笔)、贴画、贴花、大头贴、胶水等每小组带自己画、贴花、大头贴、胶水等每小组带自己小组需要用的工具。小组需要用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