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9994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性能设计要求.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空调性能设计要求第1共11页 ZG/QG02-01一、系统零部件匹配要求1、压缩机的使用与保存(1)、压缩机的使用序号项目使用标准备注1制冷剂说明书指定的制冷剂2压缩比6以下3排气温度尽量控制在7585压缩机出口10cm以内的排气管温度4吸气温度吸气过热度在5以上5供电电压(运转时)额定电压±10%运转时压缩机接线柱电压6供电电压(启动时)额定电压85%以上指在起动电流升高,电压下降时的压缩机接线柱电压7启停周期运转时间:至少应使油回到指定油位所需时间停止时间:至少应使高低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1周期:10分钟停止时间:以3分钟左右为标准8工质充灌量制冷剂充入量应尽量少9配管(铜管)应力

2、启动、停机时:34.32 N/mm2以下运转时:12.26 N/mm2以下10倾斜角度压缩机倾斜最大5以内其他注意事项a) 压缩机请在从生产日期开始12个月以内使用。b) 取下橡胶塞后的放置时间请勿超过15分钟。c) 请勿将压缩机当作真空泵使用。d) 不通过低压开关的运转请勿超过30秒。e) 真空状态请勿通电。f) 绝对不允许逆相运转g) 请勿压缩空气。h) 搬运中不要让压缩机倾斜或跌落。i) 请勿把涂漆面划伤。j) 请勿使接线柱沾上水。特别注意:匹配时所选用的压缩机须是厂家技术成熟的产品,如果不是,须慎重考虑。(2)、压缩机的保存压缩机应按要求放在指定的位置,放置时应保持竖直向上,不能倾斜,

3、更不能倒立。 第2页 共11页2、配管设计要求(1)、铜管的基本要求在使用铜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材料:TP2要求 Cu99.9 % 0.04%P0.15%B、经加工成型后的铜管壁厚公差在±0.10mmC、外观 外观上无显著伤痕、污损及锈蚀。 经加工成型后的管件,内外壁光滑,致密线形流畅。 管内无切屑、灰尘等异物,应干净。 外表径钝化处理,耐腐蚀,表面光亮、鲜明。 对于不同工质使用的铜管,应明确清洁度的要求。(2)、配管的设计配管设计原则:2.1 弯曲半径:根据工艺条件,尽量选用最大的弯曲半径,以免弯管时外壁减薄及内壁起皱,同时增加配管柔性。常用的弯曲半径如下表: (单位:

4、mm)铜管管径5689.5212.7161922弯曲半径R15152535455560652.2 配合间隙一般为0.030.13mm,配合长度在810mm之间,以利保证接头焊接强度及焊接性能。2.3 压缩机接管:排气及回气管与压缩机连接时,直管段不得小于50mm,以尽力减少应力集中。而且压缩机与管路的距离须大于15mm。2.4 减振:压缩机排气管须有1个U型弯或以上,回气管须有2个U型弯或以上,以加强配管柔性,减少应力集中。而且U型弯的两端高度尽量不要一样高。而且U型管的弯曲的半径应不小于 2 倍R2.5 配管距离:动管与静管及钣金的距离大于8mm,动管与动管的距离大于15mm,不同振源的振动

5、管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 同振源的大于5mm.。装配工艺性及整管空间要保证。2.6 配管与尖物的距离要大于20mm; 配管与电线的间距要大于15mm; 毛细管与易变形管的距离大于10mm。2.7其他设计:A、 配管形状尽量采用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成熟的结构,且压缩机排气管及回气管与压缩机连接的一段单冷机与冷暖机要一致;且回气管段要通用。B、 减振块的位置及重量要通过试验确认, 减振块所在的位置务必使振动尽可能小,而且同时满足应力的要求。C、 配管要经过运输、启停、跌落试验及长期运行验证(一周24小时运转)。(3)、铜管配合要求铜管的配合要求如下表:(单位:mm) 第3页 共11页管径1010

6、20202535合理间隙0.060.100.060.200.060.260.060.55伸入长度61010151515 另外,毛细管与铜管焊接时,合理间隙为0.050.15,伸入长度最小为10mm。注意事项:A、 为使应力尽可能小,请进行减小相对压缩机距离的配管处理。B、请尽可能不在压缩机附近设置高压开关及歧管等零件。C、为从冷却口至压缩机的低压配管的压损,会对冷冻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请注意其直径、长度及弯曲度。(4)、回油的设计:在循环制冷内部安有贮液器时,须有回油的构造。装制冷剂管道时的注意事项:4.1回油弯管 当上部的配管较长时,采取每10m设置一个回油弯管的办法。制冷剂汽化时,冷冻机油

7、呈雾状,受制冷剂的影响,在管道中上升。但在官径粗或由于能力限制而压缩机的排出量减少的情况下,一部分油就容易积存于管道下部。为使积存的油上升,有如下的办法:如图1设置 一个回油弯管,让气化制冷剂从滞留油中强行通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回油弯管,但是,因为管道很长,需要设置回油弯管时,要注意弯管大大超过900时,性能就会降低很多。4.2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中的压力损耗会加大电的消耗,使排气温度上升。如果是往复式压缩机,有时会因为排气的脉动而产生声音震动。所以,在使用热泵时,请在排气管道中加装消音器。为了不使制冷剂和润滑油在压缩机中出现逆流,避免管道塌边所引起的存堵,压缩机通向冷凝器的排气管应象图2那样,安

8、装成下行坡度。因为在上升管中需要保障供油流速,所以,应使用与各压缩机相匹配的口径的排气管道。如果冷凝器在上方,就应象图3那样,在冷凝器入口部制成环形,以防止停机时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回流。4.3液体管道在液体管道中由于油被溶解,循环良好。但是,如果出现因液体制冷剂的压力损耗或来自外部的导热而产生闪发气体,就会降低毛细管和膨胀阀的能力,降低设备机能。 当冷凝器处于上方,压缩机处于下方时,机组停机时,液化的制冷剂落进下方的冷却器后,会流进压缩机。因此,当使用较长管道或大型机时,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应象图4那样,安装成高于冷凝器的环型。 第4页 共11页4.4吸入管道因为吸入管道在机组运转时要从蒸

9、发器向压缩机输送制冷剂气体和油,所以必须防止由于制冷剂和油大量的堵塞等所造成的间歇性大量回液。在负荷变动大或制冷剂量多的情况下,必须设置吸入储液器。 液体制冷剂和油根据负荷变动流到蒸发器通向吸入储液器的吸入管道中。 连接压缩机和蒸发器的管道要象图5那样,作为下行坡度,不能作成能积存液体制冷剂或油的坡度。 停机时,为了不使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内,要象图6那样,在蒸发器的出口部做成环型。 在避免大量积存回油弯管的同时,应把采用弯管的数目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压缩机在上方的时候为了顺利回油,应象图7那样,在蒸发器的出口安装一个弯道。3、两器的要求在匹配空调器用到两器时,应使两器满足下列条件和要求

10、:(1)热交换器肋片应整齐、平直、间距均匀,无卷边、裂纹,腐蚀,裂片表面应清洁。(2)热交换器端部肋片重叠数量不应超过3片,烧伤数量不应超过4片,肋片松动数量不应超过3片。(3)热交换器弯头及传热管弯曲部分应无明显皱折。(4)热交换器肋片孔的翻边应无明显开裂。(5)热交换器的压伤碰伤等应予于矫正。(6)应明确要求热交换器材质情况。(7)使用热交换器前,必须检查其清洁度的情况。(8)非特殊的情况下热交换器应是供货厂商批量生产随机抽样的样品,而不是专门制作的样品,在匹配前必须予以确认。上述的要求必须满足,否则应不予采用。4、电机的要求 在作匹配时,电机除了满足常规的要求外,在匹配后作性能测试时,根

11、据电机的转速公差,以其负公差的转速作为转速基准.例如:某电机的额定转速为n=1250±30 rpm,则样机作性能测试时电机的转速应调为n=1220 rpm再作整机测试。 第5页 共11页5、风扇的要求在作匹配时,如果需要更换新的风扇,则新的风扇除了必须满足常规的要求外,还必须进行下列试验:(1)、风量对比测试 新的风扇的风量必须满足空调器的性能要求前提,才可以进入下面的两个试验,否则则判断该风扇不满足要求.(2)、噪声对比测试 整机的噪声除了满足有关的标准后,风扇产生的噪声应尽可能比原用的小,特别是在产品优化时。(3)、其他异常噪声检测 上述两个试验后,必须检测新的风扇是否会产生异常

12、的噪声,如有,则必须予于消除。如不能消除,则可判断该风扇不符合要求或根据具体情况上报上级审核。二、整机匹配要求1、 功能设计完善、合理、先进、功能参数准确。设计参数要有理论根据。2、 零部件、元器件选择要求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同时应考虑一定的余量,以适应工况变化较大的运行状态。3、 空调机性能参数优先设计顺序为:额定制冷量-额定制热量-额定消耗功率-能效比-出风温度控制-噪声控制 4、 性能参数的设计应考虑批量生产的产品与样机的一致性。5、 实验测试记录点尽量全面,详细反映系统在不同模式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具体的测试记录点按“实验室测试记录表”进行记录,并保留所有原始记录。6、 测试手段和仪器、

13、仪表、设备应定期更新和校验,以确保测试结果和准确性。7、 匹配试验要求(1)在试验开始前,要对如下温度布点,以便于分析。11 排气温度 (压缩机出口10cm左右的排气管的位置)12 回气温度 (压缩机回气10cm左右的回气管的位置) 13 冷凝器的进口温度、中间温度、出口温度 14节流前后的温度 15蒸发器的进口温度、中间温度、出口温度(2)如有其他要求,则按要求进行布点。(3)根据试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测试。(4)制冷剂的充注,排放数量的确定需按要求进行。 41充注在样机试验中,由于制冷剂量不够,需充加制冷剂时要按如下步骤操作。A、 在停机状态下,关闭高低压阀门,再将制冷剂钢瓶放在磅秤

14、上;B、 用连接管连接好制冷剂钢瓶;C、 稍稍打开钢瓶制冷剂出口阀门,排出连接管内的空气;D、不关钢瓶阀门,将连接管的另一端和压缩机的低压阀上的针阀连接好,关紧钢瓶阀门,记下磅秤读数;E、打开高低压阀门;F、拧开制冷剂钢瓶的阀门,观察磅秤上重量读数的变化,达到要求后,迅速关闭阀门, 第6页 共11页再卸下连接管。注意要记下增加的制冷剂的重量。G、如果制冷剂难以充入,可在以上步骤完成后启动空调器进行充注。4.2、排放当系统制冷剂需要排放时,须遵循如下原则:试验中顶开低压阀的针阀排放,根据经验记下排放所持续的时间、次数和排出气体的密度来确定已排出的量。原则上每次排放的持续时间应短一点(几秒左右),

15、然后再根据排放的次数,估计一共排放了的制冷剂量。 4.3、制冷剂量的确定在试验样机的性能达到要求且制冷剂量初步确认后,必须把制冷剂放掉,按确认值重新充注,再进行性能测试。如试验结果一致,则可确定制冷剂量。否则,则需再行调试,直到与试验值一致。注:此程序适用于在试验过程中制冷剂量有变化的试验样机。三、整机试验要求(1)、试 验 标 准 空调器的试验条件,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的方法,测量要求等如没有在下面阐述,均按GB/T7725.1996的要求进行。如合同中有规定,则按合同的进行。 另对试验空调器的性能作如下要求:1、密封性能: 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2、制冷量: 空调器的实测制冷量不

16、应小于额定制冷量的97% 。3、制冷消耗功率:空调器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额定制冷消耗功率的110%4、热泵制热量:热泵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额定制热量的97% 。5、热泵制热消耗功率:热泵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热泵额定制热消耗功率的110%6、制制热消耗功率:电热型和热泵型空调器的电热装置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如下:对于每种电热装置的消耗功率而言,其允差应为电热装置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100W的其允差±10%;100W以上的,其允差-10%+15%。7、最大运行制冷: 做最大运行制冷试验时,空调器各部件不应损坏,应能正常运行;空调器在第1 h连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当

17、空调器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 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 h;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跳开的,并应在最初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再连续运行1 h。 运行工况(T1): 室内侧空气的干湿球温度为32/23 室外侧空气的干湿球温度为46/26 其它的气候的工况按国标或合同要求来定 8、最小运行制冷: 在做最小运行制冷试验时,空调器在10min的启动期间后4h运行安全装置不应跳开,蒸发器室内侧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

18、积的50%。 第7页 共11页9、热泵最大运行制热:做最大运行制热试验时,空调器各部件不应损坏,应能正常运行;空调器在第1 h连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当空调器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 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 h;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跳开的,并应在最初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再连续运行1 h。10、热泵最小运行制热:做最小运行制热试验时,安全装置不应跳开。11、冻结: 做空气流通试验时,蒸发器室内侧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

19、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 ;做滴水试验时,空调器室内侧不应有冰滴落、水滴滴下或吹出。12、凝露: 做凝露试验时,箱体外表面凝露不应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13、凝结水排除能力:空调器应有排除冷凝水的能力,而且不应有水从空调器溢 出或吹出。14、自动除霜:做自动除霜试验时,要求除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20%;在除霜周期中室内侧送风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另外,除霜周期及除霜刚刚结束后,室外侧的空气温升不应大于5;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机组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15、噪声: 做噪声试验时,T1和T2型空调器在半消声室噪声测定值(声压级)应符合表1规定,全消声

20、室测定值应与表1所示值减去1dB(A),T3气候类型空调器的噪声值可增加2dB(A)。额定制冷量W室内噪声dB(A)室外噪声dB(A)整体式分体式整体式分体式2500524457.553.525004500554760.556.545007100595463.560.571006166.516、运转: 在额定工况下,空调器连续运行,所测电流、输入功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17、能效比:在试验中实测的制冷量与实测消耗功率的比不小于表 2规定值的88%,其值为0.05的倍数。18、性能系数:在试验中实测的热泵制热量与实测消耗功率的比不小于表 2规定值的88%,其值为0.05的倍数。额定制冷(热)量W

21、EER、COP(W/W)整体式分体式25002.452.65250045002.502.70450071002.452.6571002.50注:T2型与T3型空调器可参照执行。第8页 共11页19、试验报告:试验结束后应写试验报告,其内容至少包括下述各项:A、日期B、试验地点C、试验方法(量热计或焓值法)D、试验目的和试验类别E、试验人员F、列出试验的主要数据和附上试验的数据报告G、试验结论(2)、噪声源/振动源分析 空调器产生噪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别从窗式空调器和分体空调器进行简单的说明。1、窗式空调器常见产生噪声的综合原因:A、空调压缩机、空调风扇电机本身质量差,振动和噪声大;B、压

22、缩机吸、排气管的弯度和长度不合理,产生共振,加大了噪声。C、空调风扇电机轴的动平衡不好,支架单薄,电机运转时振动大而产生的噪声,使总声级增大。D、空调内部蜗壳密度和厚度不够,室外侧噪声窜入室内侧使室内侧噪声增大。E、风道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噪声;F、安装质量不好造成的异常声,如离心风扇与风道泡沫的摩擦声、压缩机吸、排气管与壳体的碰撞声等。2、分体空调噪声的常见原因:A、室内机贯流风扇叶片的角度和频率有关;B、室外侧压缩机、离心风扇有关;C、注意机械结构的设计,防止碰撞。在对空调器进行测试和频谱分析后,找出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A、选择噪声、振动低,质量好的

23、空调压缩机,空调风扇电机;B、找出合理的压缩机吸、排气管道的弯度和长度尺寸,弯管两边的长度尽量不要采用相同的尺寸,选择适当的尺寸,选择适当的跨度尺寸,在弯管处加高阻尼 减振胶,可起到减振降躁的作用;C、选择高阻尼减振垫圈,适当的压缩量,避免压缩机底脚产生振动,抑制压缩机振动引起的噪声;D、在保证制冷量等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安装工艺的水平,选择较厚尺寸的板才作风扇电机的支架,保证风扇电机轴的水平度,减少因电机晃动而产生的噪声;F、增大蜗面和厚度,隔离室外侧轴流和空调压缩机的噪声;G、采用合理的风道结构,尽量减少由于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噪声,风道上可采用粘贴性材料吸声;H、严

24、格控制离心风轮和轴流风叶的静、动平衡量;I、 空调器室内侧风道应平整光滑,控制由模具造成的接缝凸出部位,减少风阻,第9页 共11页从而降低噪声;J、室内侧与室外侧分界隔离板处缝隙应密封好。K、压缩机底脚的减振胶硬度要适中,尽可能选择高阻尼的减振垫圈,要有适当的压缩量,自由的空间。(3)、滴水、喷雾预防措施及试验为了防止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滴水、喷雾的现象,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每一新款空调器需进行以下试验:1、凝露试验 (须满足试验标准中的要求)2、喷雾、滴水试验 在相对湿度为90%的室内环境中运行,样机出风口和面板不得有水滴流出,但不限制送风呈雾状。(4)、一致性试验经过试验合格的空调样

25、机,在小批试产时,必须进行一致性试验。在满足3台一致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入下一设计程序。要求:在小批试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台同型号机进行检测,其性能参数须具有一致性。(5)、运输试验空调器包装好后,根据产品至销售地区在运输中可能经受的环境条件或根据合同要求参照有关标准,确定试验条件和实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空调器应不损坏,紧固件不得松动,制冷剂不泄漏,噪声应还符合要求.(6)、启停试验连续对整机进行启停1000次,判断各零部件的情况,特别是管路是否有异常的噪声,管道是否有断裂等,而且管道的振幅应小于规定值,另外电器的安全性能和反应的灵敏性都必须满足要求。(7)、跌落试验按该试验的要求,对包装好

26、的空调器在1米的高度作跌落试验后,对空调器作整机的检查,包括电器安全性能,管道是否有断裂,紧固件和焊点是否有松动或脱落,制冷剂是否有泄漏等现象。检查完后,作运行试验,其参数须符合商检要求。(8)、整机长期运行试验在满足以上所述的要求后,在大批量生产前须对小批整机进行长期运行试验。要求为:在指定的地方使小批空调器运行3个月左右的时间,观察其变化。如能满足要求,则可大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第10页 共11页注:以上的程序和试验对于新开发的空调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以上的试验。对于空调器的优化,须根据改进的部件以及该部件会对整机产生的影响作相应的试验。例如:配管的设计改良,必要时须进行十三、十

27、四、十五、十六项的试验。更换风叶须进行风量、噪声的测定和对比以及异常噪声的检测等。依此类推。(以上试验须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四、生产工艺要求(1)、样机的制作及工艺对样机的制作工艺(主要指的是管道的杯口、缩口、喇叭口及焊接)要求如下:1、杯口公差值范围 D - 铜管直径 h - 杯口高度 - 铜管壁厚 a - 上偏差 b - 下偏差D×Dabh间隙(直径双间) min max6.35×0.756.350.20.126100.120.26.35×16.350.20.126100.120.28×0.7580.20.126100.120.29.52&#

28、215;0.759.520.20.126100.120.29.52×19.520.20.126100.120.212.7×0.7512.70.250.1510150.150.2512.7×112.70.250.1510150.150.2516×1160.250.1510150.150.2519×1190.250.1510150.150.252、缩口公差值范围D - 铜管直径 h - 缩口高度 - 铜管壁厚 a - 上偏差b - 下偏差第11页 共11页D×Dabh间隙(直径双间) min max6.35×0.756.350.

29、120.26100.120.26.35×16.350.120.26100.120.28×0.7580.120.26100.120.29.52×0.759.520.120.26100.120.29.52×19.520.120.26100.120.212.7×0.7512.70.150.2510150.150.2512.7×112.70.150.2510150.150.2516×1160.150.2510150.150.2519×1190.150.2510150.150.253、喇叭口公差值范围 管径及壁厚圆锥角及上下偏差大端直径及上下偏差备 注6.35×0.75900±309.2±0.15 H 1.4259.52×0.75900±3013.2±0.15H 1.83512.7×0.75900±3016.3±0.2H 1.816×0.75900±3019.5±0.2H 1.7519×0.75900±3024±0.25H 2.511 / 11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