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1459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拍摄微距照片,诀窍就是聚焦要精确;因为微距照片的清晰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精确聚焦清晰;假设从镜头到蜜蜂的距离变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会失去清晰焦点。因此,在拍摄奇妙的微距照片过程中,聚焦是极折磨人的。一般自动对焦在微距的用途相当有限。因为当你用自动对焦对好以后,再构图时你已经移动了相机,而对焦亦已经不同。当然最先进的多点对焦相机闪可以解决此问题。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在镜头上设定大约的放大率,接近主题,构图,再对焦。紧记的是:先粗略对焦,再构图,再精确对焦。因为若你用自动对焦或对焦指示

2、或裂像对焦而将主题放在画面中央先对焦,当你移动相机时,对焦位已经不同。即使你能保持相机/镜头与主题的距离(极难做到),由于三角关系,在非中央的主题的在中央的主题对焦点仍是不同的! 由于拍摄微距景物手震的影响比一般情况明显得多,除了上下左右的震动被"放大"了外,亦会影响前后对焦;但另一方面由于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细光圈;所以如是拍摄静物,脚架是最佳的固定相机方式。如要拍摄昆虫等会动的东西,其难度相应较高。小心使用的话,脚架仍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则需注意当时所用的快门,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机会。当然,高速菲林可以帮助提高快门速度。在户外拍摄,即使用上脚架仍要注意风的问题。很

3、多拍摄主题都很容易被风吹动,这时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对象挡风。从前有些影友会带备黑卡雨伞等以作此用途。2、使用你能承担得起的最好的镜头摄影说到底只不过是物体在胶片上成像而已,静态情况下,在光路上对成像起决定因素的就是镜头的素质。一只好的镜头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表现更多的细节,边缘成像质量与中心相差很小,并且没有明显的色散。微距镜头是拍摄微距的最佳选择,各个品牌的微距镜头都毫无例外地拥有非常高的成像质量。如果对像场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的话,微距镜头更是唯一的选择。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成像来说,镜头无疑是重要的,论坛中很多朋友也热衷于讨论各种镜头的成像差异,但真正把手中镜头发挥出极至的并不在多数。比较不同镜头

4、的素质、甚至要用某款镜头挑战其它,起码要把自己的镜头用好才是。做个简单的算术(也许过于简单了,用不着深究),假如镜头A的实际质量是5,B的实际质量是4,A的使用者发挥了70%的像质,而B的使用者更加细心,发挥了95%,最终的结果还是B取胜了。所以这种比较不能真正说明问题。打这个比方是想说明其实我们很多朋友手中的镜头已经足够好了,只是在技术上提高的余地还很大,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术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获得成功。3、使用稳定的三脚架微距摄影一般都需要比较慢的速度。以我们熟悉的阳光16法则为例,该法则适用于晴朗天气下无穷远合焦的情况。对于微距摄影来说,当镜头合焦在比较近的距离时,光线在镜头延伸筒内

5、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这个法则要修正为“阳光11法则”。也就是说在晴朗的阳光下,在拍摄充分照明的近物时,对应于f11的光圈,速度应为1/ISO。对于100度的胶片来说,上述情况下,应该使用1/125的速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获得均匀、细致的照片,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拍摄的时间大多为清晨和傍晚,多云的天气是最佳选择。比较讲究的摄影师,如果必须在高角度的太阳光下进行拍摄,则有意使用柔光板、遮光伞等设备进行遮挡。何况很多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及特殊效果,还会使用一些额外的微距附件,比如延伸筒、增距镜或者琥珀镜、偏振镜等等。这时实现正常曝光需要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根据我的经验,这

6、个速度通常在1/30-4”之间。如果你偏爱使用低感光度的胶片,就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不知道在座的有几位有信心以1/8”手持获得高质量的微距片子,反正我不行。所以,三脚架对于微距摄影来说绝对是必须的。在拍摄了一段时间的微距以后,我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三脚架就不按快门的。理论上讲,三脚架越重越好。对于拍摄微距来说,我们必须在重量和便携性上做一个妥协。所以你能抗得动的最重的三脚架是对于你来说最好的选择。如果三脚架本身的重量还不够稳固,在使用的时候还可以附加一些额外的重物,比如石块、摄影包等等。不过必须保证这些附件不能随便晃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顺便提一下,选择微距用的三脚架,除了重量以外,三脚架能否很方便

7、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很多情况下,主体的位置是贴近地面高度的。而且重心低的三脚架可以有效减少晃动。使用三脚架时,尽量不要升高中柱,最好也不伸出最细的腿节,并且一定要确认所有的可活动部位都已完全锁死,任何松动的部位都会把振动放大。选择放置三脚架的位置时也应尽量选择坚固并有一定摩擦力的平面。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在家里光滑的瓷砖地面上,用手向下按压三脚架的云台,几乎所有三脚架都会有一定的滑动。如果在野外必须架在松软的土地上时,应该事先把各条腿都压实,尽量戳到底,有脚钉的最好使用脚钉。使用各种云台或者球头时,应该尽量保证相机、镜头的重心在三脚架的中心线上,这样机身上的振动可以在一定程度

8、上被三脚架吸收掉。4、使用快门线和反光镜锁按动快门的瞬间动作会使机身产生一定的位移。虽然通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地减少其影响,但是很难根除,特别是三脚架不够稳定的时候更要小心。如果一定要手动触发快门的话,最好通过某种动作使身体与三脚架、相机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左手向下压住云台,肘部向内侧夹紧,右手抓紧机身手柄,食指匀速按动快门并且尽量保证用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反光镜升起时的振动过程大约会持续1/15秒,所以反光镜锁的适用范围大约在1/30-1/2秒之间。我个人拍摄微距的时候总是尽量使用MLU功能的,即使速度不在上述敏感范围内。对于长焦镜头来说(看到过有人说135mm以上),MLU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9、。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测试过电子快门线和机械快门线的区别,反正我比较偏向于使用电子线,因为总觉得机械动作会产生位移,不过没有足够的证据,也许只是心里安慰而已。如果机身没有反光镜锁或者快门线功能,可以使用自拍。部分机身在自拍时有反光镜预升的功能,实际效果与反光镜锁相似。使用自拍时不要把自拍时间定得太短,保证相机振动完全停止下来以后快门才会开启,一般45秒应该足够了。5、使用颗粒细腻的反转片反转片几乎是职业自然摄影师的唯一选择,其色彩绚丽,质感细腻,拥有负片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次用反转片的朋友,总会“从凳子上掉下来”。透过正在对近摄物体进行聚伙的镜头,你会发现:随着镜头离机身越来越远,调焦距离变得越

10、来越近。许多变焦镜头具有近摄功能,它可发出常规范围伸长镜头。微距镜头具有极地扩展聚焦范围的功能,因而被用于高清晰度的微距特写摄影。别的近摄技术包括在机身和镜头之间加用伸缩管或皮腔。微距摄影的照明,可能难度较大,因为照相机,镜头和三脚轲离被摄物太近,很可能在被摄体上投下不必要的阴影。这个问题可能通过在35毫米照相机上使用比50毫米标准镜头更长的100毫米以上的镜头得到部分解决。环形闪光灯能对近摄物体提供最易控制的照明方式。微距摄影技巧编辑由于选用大光圈拍摄,蓝色的花从背景中分离了出来。为了拍摄面,景深 浅,精确聚焦要严格。在非常近的距离上拍摄时,即使被摄体极其地移动,也会造成十分模糊的影象,为了

11、避免此处画面布局图上的花朵的摇动,在的一边撑起了一块白色卡纸做的反光板,权当防风篱,同时用一条金属比使花茎变得稳固些。为了拍摄小物体的特写,比如蝴蝶、昆虫、硬币或珠宝等等,你常常需要把照相机镜头安放在距被摄体特别近的位置。这有可能产生是因为照相机 和镜头靠得如此之近,以致于被摄体很难得到它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线。一只100毫米的微距镜头可使照明变得简便些,因为它能使你在被摄体较远处的地方拍摄。如果想在微距摄影中获得优良的成像质量,微距镜头是唯一的选择。微距镜头是专门为微距摄影而生的,在设计微距镜头的光学镜组时,是和常规镜头有所不同的。前面说过,常规镜头的拍摄距离都是按几十倍以上的焦距来考虑的。而微

12、距镜头的拍摄距离则要近得多,最近拍摄距离仅有几倍焦距的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还要校正近距离拍摄时的各种像差。尤其是球面像差和畸变,都要经过严格的校正,以保证翻拍平面物体如照片、图纸等时,能够真实地还原其原貌。各个厂家生产的35毫米相机的微距镜头,一般都有三种规格:50mm(含55、60mm);100mm(含90、105mm);180mm(含200mm),放大倍率都能达到11。微距镜头的焦距越长,最近拍摄距离也就越远。因此,长焦距微距镜头更适合于拍摄昆虫,和其他不易接近的物体。上面谈到的微距镜头除了用于微距摄影外,都可以当作成像优良的常规镜头来使用。此外,佳能和美能达公司各有一款高放大倍率的微距专

13、用镜头,这两种专用镜头只能用于微距摄影,放大倍率超过11,胶片上的成像将大于原物。佳能MP-E65mm F2.8 1-5X Macro Photo,该镜头的放大倍率可达51;而美能达AF Macro Zoom 3X-1X F1.7-2.8,该镜头最大放大倍率达到31。120单反相机也有相应的微距镜头,如哈苏的配套镜头中,Zeiss Makro-Planna CF120和Zeiss Makro-Planna CF135就是两款微距镜头,后者加上近摄皮腔可以达到11的放大倍率。另外,各大相机厂家还有专门的微距闪光灯,供微距摄影专用。微距闪光灯闪光指数比较小,只适于近距离拍摄。专用闪光灯的自动功能,

14、在微距闪光灯上也能实现。另外,微距闪光灯都是套在镜头的前端,可以营造无影的拍摄效果。佳能有微距环形闪光灯MR-14EX和微距双灯闪光灯MT-14EX;美能达有微距双灯闪光灯T-2400和微距环形闪光灯R-1200;尼康有微距环形闪光灯SB-29;哈苏也有一套微距双灯闪光灯。还有一种近摄附件,这就是近摄接圈。近摄接圈是加装在镜头和机身之间,相当于延长了镜头的像距,从而获得较大的放大倍率。近摄接圈附件通常是由几个接圈组成的,几个接圈各自有不同的长度,比如12毫米、25毫米等等,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微距摄影注意事项第一点:学会去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我们知道对于微距摄影的光线来说,柔

15、光的消光是我们最需要的,因此很多人都不会再光线较强的环境下进行拍摄,一方面来说如果这样做的话反转片的宽容度会很小,同时会带来高反差,超出宽容度的范围,往往我们想要展现的效果都被遮盖了,第二点就是光线较强如果直射的话很容易反光,直射很容易会导致受光面光线较强,容易产生刺眼的副作用, 当然也很容易破坏整体照片,所以在拍摄微距时应该采用各 种办法控制光的质量。建议在微距摄影的时候使用散光和柔光效果,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在拍摄具有光滑表面的物体时,好比那些有坚硬外壳的昆虫,比如甲虫,或者表面有蜡质的植物,如杜鹃、夹竹桃等一些比较容易反光的拍摄主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慎用闪光灯,如果闪光灯用的不好的很容易的会

16、造成局部的反光,和光线直射带来同样的副作用。第二点:学会正确的掌握焦平面焦平面的选择是微距摄影中存在的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很多美图都是通过正确的构图和恰当的焦平面才拍摄出来的,当然选择焦平面的选择也是拍摄时最费精力的一个过程,好的焦平面往往会使得拍出的照片高出一个档次,当然,焦平面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在大多说的微距摄影爱好者看来,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使我们想要展现的主题完全呈现在焦平面内就可以,如果要是拍摄蝴蝶的话我们可以从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我们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现 内容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拍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东西在胶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有景深预测功

17、能的机身这时候就发挥用处了,虽然预测的效果不见得完 全准确,但是至少能给你一个参考。第三点:在拍摄题材的时候尽量去寻找最恰当的细节微距摄影的拍摄目的和拍摄人像一样也是需要找到恰当的细节才会使得拍出的照片有生机,能够更加的吸引人,任何有生命迹象的拍摄主题的神采之所在都会是在眼睛上,所以微距摄影拍摄这类题材的时候尽量去把合焦点集中在眼睛上,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知道要使昆虫的复眼清晰这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所有的拍摄者都可以掌握如何去正确的拍摄昆虫的眼睛,所以拍摄的时候最好还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昆虫知识。昆虫的复眼大多不是简单的平面结构而是空间感很强的立体结构有的成球形、肾形等等,而微距摄影的景深都很

18、小,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展示立体结构是非常的困难的,昆虫的复眼一般也并不在身体的轴线上,所以如何选择焦平面的确很头疼。以蝗虫为例,如果从侧面拍摄,焦平面应该选择在凸出复眼的最高点和身 体轴线之间的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前、后景深的空间,使得尽量多的细节落在景深内。这个小技巧需要实际练习才能掌握。第四:克服外界不利因素在进行微距摄影的时候外部因素往往是一个好片子能不能拍摄成功的关键,外界因素对微距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风了,如果我们在拍摄花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有风而无法正确的对焦,同时我们还会发现拍微距的时候即使所谓无风的天气也不是那么平静,诡异的空气波动总是在你按动快门的那一刻出现。

19、有时候你用皮肤无法感受到的小风却可以在取景器中真切地看到。而就这一点点小风就可以把你的惊世杰作变成平庸的照片。可是我俄每年该如何的去克服风对对焦的影响呢?首先,当然这也是一个很笨的方法,那就是在拍摄的时候尽量选择正确的天气和时间进行拍摄。有风的天气往往不适合拍摄,第二个方法就是自己去DIY一些小的遮风设施来帮助我们的拍摄。微距摄影的发展由于微距摄影的特殊性,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门类。微距摄影拍摄的照片,多是人们用肉眼不常见到的景物,因此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并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恶劣光线下拍摄好照片的秘诀摄影其实就是捕捉光和影,所以充足的光线对拍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专业摄影师在自然光下工作,

20、问题并不大;对新手来说,每天光线最美的时侯只是维持几个小时,而其他时侯太阳都被云层盖住,在恶劣的光线下拍摄好风景或主体照难度提升,亦好难拍摄到高质的照片,以下就让小编讲解一下在恶劣光线下仍能拍好照的秘诀!1、寻找不同的颜色日落和日出的优点在于它们能用均衡的色彩刻画出景观的最美线条与风貌,但当天气欠佳时,自然光根本无能力为需要丰富色彩的照片提供足够和均衡的颜色,要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图象,必须寻找一个生动的主题。在阴天,光线会变得轻柔。此时可以寻找柔和的色彩C那些不易在夕阳下和看见的颜色,例如浅紫色和蓝色。这些颜色在日落或日出的光线下或许不明显,但灰沉沉的天能让他们突出。一场暴风雨后,也有可能拍摄

21、出颜色饱和的色彩美丽的图象。即使在灰沉死寂的天空下,热带雨林的绿色总是会突出,作为一个风景摄影师,记得带上你的偏光过滤器!2、独特的细节虽然说最好的拍摄时间是在天晴或是光线充足的环境,但有时侯注重细节的照片在阴天下亦显得十分高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阴天太单调C照片很少可以透过沉闷的天空而增加读者兴趣。但在阴天的云层亦独特的质感,最重要是要问自己,它们可否帮助你的构图。如果天空并不有趣,也不会增加照片趣味性。以上的照片好明显看到天空是灰暗的,但曝布和地上的一点光芒反而在这片沉寂中突出其美丽,所以在阴天时拍摄景观可以寻找独得的细节,再利用阴天的柔和光线突出主体。3、近距离拍摄微距摄影是在阴天突

22、出主体细节的有效方法,阴天提供浅浅的阴影,这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近距离物体的真实颜色和色调。一些宏观摄影师喜欢使用闪光灯,但云也可以令照片有奇妙的光。近距离拍摄的颜色比远距离场景较自然与饱和,因为镜头与被摄物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雾,所以宏观世界是充满色彩。通常暴雨情况下,你也能够拍摄植物上的水珠。水滴的几何图案可以是美丽的,他们是在多云情况下的理想拍摄对象。4、长时间曝光在阴天照片可能会失去它原来的独特感,但其实有一个快捷方便的方法解决:使用中性密度滤镜,由于中性密度过滤器是玻璃变暗板,我们在白天也可以使用超慢的快门速度。当然,这样的过滤器不会每一个场景帮助;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几乎没有影响。但是,长

23、时间曝光可以提供一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图像。长时间曝光还会突出肉眼很难看到用颜色。如果您将相机拍摄黎明前的长时间曝光,即使天空的颜色阴沉,你也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上的照片是在长曝光下拍摄,感觉是否没那么沉闷?5、使用黑白模式自从色彩摄影的兴起,很少现代人会再追求黑白摄影,可能是因为觉得黑白太过沉闷。但其实小编经常发现它更有效,比彩色摄影诗意。随着多云的天空,高对比度单色照片仍可以传达戏剧的美感,而这在阴沉的颜色下是不能呈现的。而在某种程度上,黑白摄影本身就是超现实的风格。人们往往喜欢的风景照片,他们希望在照片表达一个平时更美丽的世界,例如在日落中拍摄风景可以展现最美和动人的风光。单色摄影不

24、具有相同的生动性,但黑白照片的对比度高,黑与白亦能突出主体的美。6、利用好午间的光线虽然摄影师都同意在好的天气下拍摄,但有时侯光线太猛都会令图像有欠佳的效果,例如中午的刺眼阳光会令主体产生多余的阴影,有时真的很讨厌。一方面,就很难避免苛刻的阴影和明亮的高光,有可能使您的照片作为反差一塌胡涂。但小编觉得我们不可能永远避开猛烈的光线,你只需要借助强烈阳光的优势,去创造一个独特的图像。在拍摄一些物件细节或是建筑物时,因强光产生的阴影有机会为主体带来特色,亦令构图更丰富。微距摄影入门知识和技巧微距摄影 (Macro Photography) 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微距摄影是以

25、超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和主体,并可以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以 1:1 的放大倍率,甚至更高。拍摄题材多以昆虫、植物及花卉等生态摄影题材,为一些细少至 10mm 至 30mm 的小生命带来极具细致的影像,透过摄影者的创意,从而为得到更具艺术和学术价值的影像。此外,也有很多专业摄影师运用微距摄影于广告商品拍摄,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那么同学们怎样可以开始学习微距摄影呢?让笔者作简单的介绍,一起享受微距摄影的乐趣吧!(一) 摄影器材为了得到以 1:1 放大比率或以上的原实物影像,需要配备一台像素高的单镜反光机,并装配一枝设有 1:1放大比率的微距镜头,市面上有不同焦段的微距镜头,由 60mm、90mm

26、、100mm 至 200mm,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些较的微距镜头已配备简称 “VR”、”IS”、”OS”等的防震镜头,为摄影者放手持拍摄时也带来清晰的微距影像,即使使用没有防震的镜头,也可配备 “单脚架” 或 ”三脚架”以稳定器材拍摄。需要时,也要为主体利用闪光灯补光。可配合近摄环得到 1:1以上的微距影像,但要注意使用近摄环会造成轻微失光情况和失去 ”无限远” 对焦能力。注:近摄环并没有镜组,不会影响成像。(二) 1:1 的放大比率一般而言,我们未必会把一些常规摄影的影像在萤幕上加以放大 “闻相”,大概观看整个影像没有三大抽像元素在内的 “松、郁、蒙”便可以门过了我们的最低要求,然而,大家不妨

27、可利用微距镜头拍摄,回家放大”闻相”,或许会有更大的惊喜,促使大家对微距拍摄产生更大的兴趣。原相直出50% 放大100% 放大拍摄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II镜头: EF 100mm F2.8 IS Macro LensTV: 1/200AV: F5.6ISO: 400拍摄主体: 雅弄蝶Iambrix salsala salsala (展翅:30mm)(三) 对焦技巧微距镜头结构有别于其他镜头,因为要拍摄出精细的画面,镜头的对焦速度也相对较慢,尤其较长焦的镜头如180mm、200mm 的微距镜头的对焦速度就更慢,大家可以 “手动对焦” 或 “全时手动对焦” 拍摄主体,”全

28、时手动对焦(Full-time Manual Focus)” 功能可让摄影人于自动对焦时,也可以即时作手动对焦微调,大大节省时间,避免错过重要一刻。也可以使用对焦环先以手动微调至主体,再利用 ”自动对焦” 功能把主体锁定,为求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摄影者需反复练习有关功能,纯熟运用,避免于拍摄时慌乱,错失良机。(四) 相机设定恰当的拍摄设定是一张影像的重要元素之一,一旦设定不当,过大的光圈设定会使影像含糊不清,或是过细的光圈设定更使影像主体与散景主客不分,做成散景杂乱美的另类视觉。感光度 ISO 也不能过高,过高的 ISO 会使影像太多杂讯,有损影像的视觉美,太慢的快门也可能因环境所带来的微动而

29、导致模糊不清,故有恰当的设定是必要的。建议光圈: F5.6 F8.0建议快门: 1/100 1/400建议ISO: ISO 100 400AV: F5.6 / TV: 1/200 / ISO: 200(五) 使用单脚架或三脚架的,减少震动因拍摄的主体都非常细少,微距摄影是会比较容易产生震动,为减少震动及得到更清晰的影像,使用三脚架或单脚架是会有助减轻震动所产的问题的,再配合快门线使用,则事半功倍。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会减少摄影者的机动性,对于一些移动较快的物种则避免使用三脚架了。近年,很多镜头品牌所新研发的微距镜头都加入了防震功能,大大提升了摄影者的机动性,大家也要注意,若使用设有防震技术的镜头

30、装配脚架使用,需要先关掉防震功能,以免防震功能的主动侦测造成画面模糊。(六) 使用闪光灯适当补光,并善用光源为得到更理想的影像,在微距镜头下的最短对焦距离下拍摄主体是最佳的,但因镜头与主体很接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以闪光灯辅助补光是不可缺少的。可使单镜反光机内置的机顶灯,或外置机顶闪光灯,也有一些专为微距摄的的环形闪光灯。由于在极近的拍摄距离下,摄影者可以 “闪光灯曝光补偿” 或 “手动调配” 减低闪光灯输出率,以免做成主体过曝等情况。此外,还要掌握光源,尽量利用大阳伯伯的逆光源或侧光源,再配合闪光灯为主体面向镜头前面作补光,一幅近乎完主的影像尽于眼前。AV: F6.3 / TV: 1

31、/200 / ISO: 200FLASH: Canon 600EX-RT, Output: 1/128后记微距摄影是体现人类以外其他物种的最佳途径之一,牠们比我们细少,但活得很坚强,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模式,我们透过微距摄影认识牠们,认识共生共存的价值。近于10cm的物体,人眼就看不清了。这意味着人类裸眼无法察觉更多的细节纹理。借助于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细致的形态。微距摄影是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是摄影的一个重要且迷人的分支。纺织品的纹理、甲虫的翅膀、汽车的车标、花瓣上晶莹的露水。这是一个神秘的别开生面的影像世界,它超越了人眼对细节的认知。今天的摄影人对微距摄影的认知多是从专用的微距镜

32、头和大量的网络作品获得。靠近取景、精细对焦、适当的补光,照片在力图更加稳定的脚架上诞生。但照片的失误率也往往弄的摄影人很没脾气,有时候想获得更加微观的景象却苦于常见的镜头只能提供1:1的放大率。要更好的进行微距摄影,就要从全局了解它。在谈器材前,微距摄影人更应该知道它所着重强调的几个词汇。它们依次是:放大率、最近对焦距离、有效光圈和像差。放大率放大率就是放大倍数,通常情况下指被检验物体经物镜放大再经目镜放大后,人眼所看到的最终图像的大小对原物体大小的比值,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摄影上常说的取景器放大率即是指该点,多用百分比表示。微距上的放大率有新的含义,指焦平面上影像大小与实际景物大小

33、的比例。焦平面或是胶片或是数字传感器CCD、CMOS。微距中通常以1:*表示,1:2表示焦平面上的成像是被摄物实际大小的一半。微距摄影的通常定义是能达到1:1的放大率,超微距摄影一般指成像大于被摄物实际大小,如2:1、3:1。要达到高放大率,需要镜头以较近距离取景,故称微距。最近对焦距离近距离取景时,由于物距变短,成像得以放大化。而一般的镜头,在近距离处并不能成像。这是由于普通镜头都是按拍摄距离数倍于镜头焦距而优化设计。在物距百倍于镜头焦距时,镜头的表现最佳,各类像差得到很好的平衡。超越该距离,则平衡被打破。但介于构图需要,光学厂商仍将镜头的对焦距离设置的更近,如一般的50mm镜头最近对焦距离

34、多在45cm左右,但在1米以内取景时仍会出现变形、边缘光蚀(暗角)严重。焦平面与物体距离不足45cm时,镜头将无法对焦。注意最近对焦距离指的是物体到焦平面的距离,而非指到前端镜片。镜头上所标注的都是最近对焦距离,前端镜片工作距离比该参数更小。为获得更大的放大率,需要镜头与被摄物保持更近的距离。最近对焦距离越近,前端镜片能实现较劲距离拍摄,这种方法是微距摄影中的使用微距镜头法。微距镜头就是光学厂商专门设计的用于实现高放大率的镜头,在设计中有效的校正了近距离摄影时候的相差,价格昂贵。有效光圈镜头的光圈F值是指该镜头在对焦无穷远时,焦距与进光孔径的比值。而当对焦距离非无穷远时,该比值会增大,在普通摄

35、影中光圈F值增大并不明显,但当微距摄影时,该增大效果会明显加强。近距离摄影时,所获得的镜头实际光圈F值为F = F×(1 + M)。M指放大率,当放大率为1:1时,所得有效光圈会下降两档。如设置镜头光圈为F4,当使用1:1微距,有效光圈值F8。现代相机都带ttl测光系统,故都能准确的测光。但使用微距镜头时经常会觉得光线过暗、拍摄时容易因慢门虚糊即是该道理。像差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与近轴光学(Paraxial Optics,高斯光学)所获得的结果不同,有一定的偏离,光学成像相对近轴成像的偏离称像差。摄影人可直接理解高斯光学成像为理想成像。微距摄影中经常出现场曲像差。教你打破微距摄影的思维定

36、式有太多的人对微距摄影很感兴趣,但是人们也容易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微距摄影就是拍花草与昆虫。其实,微距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你能发挥的空间很大,其精髓就在于营造一个有趣的放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叙述你自己的故事。水滴反射微距摄影这种微距摄影非常有趣,而且相对简单。除了相机与微距镜头,你还需要一个三脚架,用于构图与准确对焦。一个喷壶,用于制造水滴。一朵花(或者其他的物品)当背景,还有固定拍摄背景物体的工具。这就是最基本的装备了。当然,其他的工具还有反光板,闪光灯等等,试情况而定。由于微距是个精细活,所以最好手动对焦。精确对焦但光圈不要太大,否则你得到的只是一个小区域内的正常图像,一般设定在f/11左

37、右。有时候甚至可以使用不大于f/16的光圈,以便让被摄体全部或大部分都在景深范围之内。当被摄体无法全部安排在同一平面上时,你需要决定对哪一部分对焦。EOS 50D EF 60mm F2.8 Macro 1/30s ISO:200一般花草静物或者中小型昆虫拍摄,建议使用50-100mm左右的微距镜头即可,不仅镜头焦段适当,也相当符合一般初学者的拍摄需求。如EF 60mm F2.8 Macro和MP-E65mm F2.8 Macro。EOS 60D EF 100mm f/2.8L Macro F2.8 Macro 1/30s ISO:200如果觉得费事,还有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将水珠放到玻璃板上,

38、背景物体放在玻璃板下方,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方便的安排水滴的位置,甚至让许多水滴组合成特定形状,比如心形等等。EOS 5D Mark II 150mm 1/80 secs f/20 ISO/Film 125但要注意的是,经过水滴折射看到的图像是颠倒的。用微距表达你的情感有些人觉得微距就只能拍些花花草草,其实这是相当片面的。微距摄影有一个其他摄影类型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可操作性特别强,变化大。因为场景小,所以你可以不必太多依赖周围环境,而创造自己的拍摄场景来完成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意作品。通过这些场景,你可以传递自己的喜怒哀乐,足不出户,体验创作的乐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这么热衷微距摄

39、影的原因,而这些作品,像别穿传递你的内心情感与思想,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一些小巧的生活常用品通过一定方式的改变与重新组合,就能创造出一个有趣诙谐却很有哲理的场景。没有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你有大把的时间去构思实验与布光,以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EOS 350D DIGITAL EF 50mm f/2.5 1 secs f/2.8 ISO/Film 100发动你的思维,赋予一些道具以寓意。EOS 6D EF 100mm f/2.8L Macro 100mm 1/80 secs f/2.8 ISO/Film 6400改变常用物品的形状,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EOS 7D EF 60mm F2.8 M

40、acro 1/30 secs f/2.8 ISO/Film 2800通常来讲,书本是很好的道具,因为这种符号会有多种指向性,跟其他道具搭配可以有丰富的叙事方法,可表达哀伤、温馨与浪漫,小清新的风格一般是非常合适的。创造你自己的故事当然还有更高端的办法,你自己去设计一个造型,让他在你构建的世界里扮演理想的角色。这需要你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与造型意识去叙述自己的故事。EOS 6D EF 100mm f/2.8L Macro 100mm 1/80 secs f/2.8 ISO/Film 1000EOS 6D EF 100mm f/2.8L Macro 100mm 1/30 secs f/2.8 ISO/

41、Film 500通常这种题材是非常受欢迎的,你甚至可以让自己的故事延续并拍成一个系列作品。EOS 5D Mark II EF 100mm f/2.8L Macro 1/2500 secs f/4 ISO/Film 2000两根火柴两颗骰子这些常见的道具也能成为你创作的利器。颜色搭配颜色搭配在微距摄影里很重要,因为微距的精髓在于精细,它把每个细节方法放大,构建一个我们平常难以经历的画面。静物的背景愈单纯,愈能突出主体的形状。一般来说,颜色较浅的物品,最好搭配深色背景,颜色深的则适合浅色背景,色彩的搭配可以是对比的,也可以是和谐的。在家或办公室拍摄时,最好能找到一些纯色调的物品做背景,一本杂志封面

42、、一块单色调的布、一把椅子,有时候甚至可以是电脑的黑屏,要充分调动你周围的事物,留意细节搭配。如果你想要拍摄生动活泼的微距作品,那么拉大颜色反差是不错的选择,但要记住哪一部分是你的视觉中心,否则主角被抢了戏,结果适得其反。EOS 7D EF 180mm f/3.5 L USM 180mm 1/13 secs f/13 ISO/Film 200通常红绿搭配是不错的而选择,适合与拍摄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作品。红绿两种颜色反差较大,近于互补,随意颜色的差异让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昆虫微距摄影的视觉重点眼睛。拍摄动态昆虫或者其他比较敏感生物时,则比较建议选购长焦段微距镜头拍摄为佳,像是100-200mm等

43、焦段的望远微距镜头就相当适合,可在不惊扰昆虫前提下,轻易捕捉到所需的影像画面。如EF 100mm F2.8 Macro、EF 180mm F3.5LU Macro。而要拍摄柔和安静的作品,颜色的搭配要统一。EOS 60D EF 100mm F2.8 Macro 100mm 1/1000 secs f/2.8 ISO/Film 100主体与背景颜色和谐统一,给人柔美之感。此外还有明暗对比的搭配,也会给人以相同之感,同时还带有一种神秘感。EOS 5D Mark II EF 100mm F2.8 Macro 100mm 1/80 secs f/13 ISO/Film 2500总结摄影这项艺术创作活动,重要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打破固有观念与手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此在拍摄时开动大脑去思考非常重要。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微距摄影,也可以让你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思维,总之,拿起相机,去拍摄你自己的小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