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4323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学校 王占凤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读古诗,了解诗文大意。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通过读悟理解诗句意思,能把读诗感受与他人交流。 3领悟古诗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出版社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

2、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之前用百度网搜索了题西林壁这首诗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教案作参考。这首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优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教学方法: 本首诗,要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感悟人生哲理。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合作读等方式,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提高认知,教师适时点拨并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呈现的不同景象。加深诗句意思

3、的理解,感悟人生哲理,进而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第一组课文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二组课文。先看第二组课文的导读部分。指名读。 思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怎样学习这组课文?生读后汇报:主题:观察与发现。学习方法:了解体会,学习。教师:1、一年级时我们学过古诗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生背),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1 / 3 2、简介作者,介绍背景。播放课件。 (3、读题:看注释理解题意。二初读古诗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节奏。 (用“”标出延长音,用“.”标出重音)2、生自读,找出需要提示的读音、字形。3、前后桌互相读,注意节

4、奏。4、指名读、齐读、分组读,思考诗意。5、学生试说自己已读懂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三、理解诗意 1、理解前两句诗句,要求学生找出方位角度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教师画出简笔图,帮助学生理解横看侧看的景色。让学生想象: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看庐山会是什么样?(板书:横岭侧峰远近高低不同)教师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有不同结果,那么作者有什么体会呢?请大家看看第二句诗。、理解后两句诗。学生默读诗句说说诗意。、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前一句写景,后一句明理板书:写景、明理4、小组交流,说诗意。播放课件 (四、感悟提升、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正面目?、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不相同,你碰到

5、过这样的情况吗?学生举生活中例子。、小结: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正如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教师:那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喜爱、赞美) 教师板书五、课堂总结教师:庐山是祖国壮丽山川的一部分,我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祖国有这样的名山而感到自豪!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六、板书设计 横岭 写景 侧峰 变幻莫测 远近高低不同 题西林壁 不识真面目 喜爱 赞美 明理 寄意深远 只缘此山中 教学反思:在本文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从背学过的描写庐山的古诗入手。然后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的适时点拨,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诗中的优美意境。运用直观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品出了诗境的味道。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学习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语言表达不完整,心里有说不出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学校邮编:162100联系电话:13845266325省份:黑龙江省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学校姓名:王占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