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7933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导学案李喜梅.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4)轻轻盖上盖玻片目标出示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科学概念: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应、能繁殖等。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

2、的个体)过程与方法:a) 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特征。b) 辨别认识微生物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对照 18页,22 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 如果与资料提供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的生物不相符, 课外再找资料查证。 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片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教学重

3、点】 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c) 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教学难点】 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d) 它们是如何生存的?【教学准备】e) 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交流展示盖玻片、脱脂棉。1、制作装片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2、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自主学习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练习检测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怎样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2、制作装片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1) 准备好一

4、块载玻片3、()的建立,被誉为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 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4、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的缘故。3) 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5、宝石花耐旱的秘密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8、微小世界和我们目标出示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科学概念: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2、人类探索微小世

5、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生活的改善。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过程与方法: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练习检测它们之间的关系。1、()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使人类看到了战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胜传染病的希望。情感、态度、价值观:2、()第一次指出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它们和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人类健康的关系。精神。3、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又

6、有()。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4 、土壤中的()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植物需要的营养素。【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5、豆类植物根部的()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肥料。生进行汇报交流。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总结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 大家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 感自主学习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

7、慧),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学板书设计: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微小世界和我们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 一肉眼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边板书):放大镜能看清小于 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汇报展示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相关资料。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 它们有

8、什么相同和不科学概念: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过程与方法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同一种物质么?(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情感态度价

9、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教学重点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三、让物质发生变化:【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教学准备 】: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 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2、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自主学习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一、理解世界是物质

10、构成的交流展示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过渡物质在变化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让物质发生变化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练习检测4、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一、 知识抢填:示例。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5、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还会发生()。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水的三态变化是属

11、于()变化;木条的燃烧是属于()变化;动二、过渡物质在变化:物植物是属于()变化;蜡烛燃烧是属于()变化;铁生锈是属于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变化。么?总结: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 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 大小,有些变化就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结冰的图片。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目标出示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

12、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二、糖的加热实验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3、实验: 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13、。【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糖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自主学习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 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交流展示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这节实验课的保1、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2 、

14、糖的加热实验障。练习检测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一、 填空:1、实验前的观察:豆子和沙子,它们是什么样的呢?物质变化有快有()。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不同特性。于原来的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成为 ( ) 变化;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有些物质在变化中, 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把这类变化成为 ()变化;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发生了( )变化。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

15、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总结: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称为物理变化, 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像糖实验品实验。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 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一种。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能碰到实验品。目标出示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

16、,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科学概念: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 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四、食物淀粉鉴别: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 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过程与方法 :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情感态度

17、价值观 :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课外活动: 制作神秘无字信件【教学重点 】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交流展示【教学难点 】米饭甜味的原因。品味米饭【教学准备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淀粉实验自主学习食物淀粉鉴别一、谈生活经验:激趣拓延:神秘信件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练习检测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填空:二、品味米饭:淀粉是植物体中储存的(),存在于()和()中。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 23分钟时间后,请同米饭的主要成分是()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变化;学说说。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最简便的方

18、法是在食物上滴(),如果食物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变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如果食物不变蓝色,说明食物中不含有甜的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 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用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来写密信,滴上()就可以让字显现出(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来。4、阅读课本 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三、淀粉实验: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产生、来源和性质)目标出示三、验证产生气体科学概念 :1、推测:究竟

19、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能等)过程与方法: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明什么?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理。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

20、以断定【教学重点】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 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教学难点】 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很多地方。阅读 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教学准备】 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交流展示自主学习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验证产生气体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练习检测小苏打填空: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小苏打的特点是:();白醋

21、的特点是()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经过研究这些气体是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 会是怎样的状况呢?(),除此之外,玻璃杯中留下的液体是()。这种变化属于()变化,为什么?说说理由。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反应。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 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着的火焰(),我们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吧!例如: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3、实验:中也含有()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小结: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

22、?可以参阅课本。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 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产生气体二氧化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 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铁生锈了成的。目标出示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科学概念:3、制定研究计划。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过程与

23、方法: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交流展示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索铁锈形成成因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练习检测【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一、(补做课本 35页的实验填表),【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二、填空:【教学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铁生锈是常见的()反应, " 铁锈 " 是一种不同于铁新物质。自主学习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发生化学反应造成

24、的。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总结: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 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阅读 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 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 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页表格。 (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 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 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