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9858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宇宙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自转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23时 56分 4秒(1恒星日 )365日 6时 9分 10秒(1 恒星年)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处均为15°时平均 1°日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平均 30 千米秒 (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相关性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的轨道平面存在23° 26的交角 ( 黄赤交角 ) ,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二、利用月相变化规律判断时间、方向及大小潮整夜不见月为新月( 朔,农历初一) ;上弦月:半圆,月面朝西,出现在初七初八的上半夜;下弦月:半圆,月面朝东,出现在二十二、二

2、十三的下半夜;反“C真真状的蛾眉月:月面朝西,出现在月初傍晚的西方天空;“C”状残月蛾眉月:月面朝东,出现在月末黎明前的东方天空。月相为朔、望时,月球对地球引力最大,海水形成大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形成小潮。三、晨昏线( 圈 )1 晨昏线 ( 圈 ) 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的平均位置通过南北两极。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同时,晨昏线摆动于南北两极的两侧各 23 ° 26 ,其特征可从以下两方面把握:晨昏圈所在乎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必须通过地心。2 晨昏线上的时间信息晨昏线由两条半圆线组成,即晨线和昏线。在光照图上,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 时。3 晨线和昏线的判别6时,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4根据晨昏线和极圈的关系判断日期( 见下图)(黎明) ;从昼半北极圈内极昼时为6月 22 日;相切极夜时为12 月 22 日南极圈正好相反平分极圈,过极点:为3月 21日或 9月 23 日5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一年中只有春秋二分相交: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交角最大时为6月 22日或 12月 22日6 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为夜弧。除了春秋两分日和赤道上之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均不等长。求某地的昼( 夜 ) 长,也就是求该

4、地所在纬线圈上昼( 夜 ) 弧的长度,这个长度可由昼( 夜 ) 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因为沿地表任一点所在纬线圈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经过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 小时。即每跨经度15 °,历时1小时,故某地昼( 夜 ) 长计算公式如下:某地昼 ( 夜)长该 地昼 (夜)弧所跨 经度 x 半四、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东西方向和 东西经度北极地区逆 时针方向 为东,南极地区 顺时针 方向为东 。在 0°经线处 ,顺自转方向为东经 ,逆自 转方向为西经。五、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图示: (如下图)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 北半球为例)(如右上图 )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图示

5、(如下图)(七)正午太阳高度的 纬度分布八、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各地昼夜 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 关系 (见下页表中图)北半球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北半球 )(北半球 )春分日 3月20赤道为 90°,向全球昼夜平分无极昼和极夜日或 21日南北递减夏至日 6月21直射点逐渐北移昼大子夜昼渐长极昼范围逐渐扩大日或 22日北回归线上为 90°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全极昼往南北递减直射点逐渐南移昼大于夜昼渐短极昼范围逐渐缩小秋分日 9月23赤道为 90°,向南全球昼夜平分无极昼和极夜日或 24日北递减直射点逐渐南移夜大于昼夜渐

6、长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冬至日 12 月 21南回归线上为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内全极夜日或 22日90。,往南北递减直射点逐渐北夜大于昼夜极夜范围逐渐缩移渐短小春分日 3月赤道为 90°,全球昼夜平分无极昼和极夜20日或 21日23°260° 23°26往南北递减九、地方 时、时区、区 时和日界 线1地方 时:地方 时的时间根据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太阳正对的经线为 正午 12 时。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2 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 时间的混乱,国 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 为 24 个时区,即 每隔 15°为 一个时区。

7、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 线为基准,从 7.5° W 至 7.5° E,划分 为一个时区,叫中 时区或零 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 为东一区至 东十二区;在中 时区以西,依次划分 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 经度 7.5°,合 为一个时区。3区 时:每个时区的中央 经线,为该时 区的“ 标准经线 ”。 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 时,为整个时区的“区 时 ”。区 时计算的 步骤:第一步:如果已知 经度,不知 时区,求 时区号数。该地所在 时区的序号 该地经度÷ 15商 +余数。若余数 7.5°,则商数即 为所求 时区的序号

8、;若余数 7.5°,则所求时区序号 为商数加 1°该 地为东经 度即在东时区,该地为西经度即在西 时区。第二步: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 东时区或同在西 时区,则求时区差 为减法 (大数减小数 );若两地位于 东西十二时区两侧,则求时区差为加法,即: 时区差东时 区序号 +西时区序号。第三步:求区 时。所求地的区 时已知地的区 时±时 区差 × 1 小时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 东面则用“ +”,因 为地球自西向 东转,东边时 刻总比西边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面, 则用“”(即“ 东加西减” )。若求出的 时间 24 小时,则减 24,日期

9、加1 天;若所求 时间为负值 ,则加 24,日期减去1 天。4日界线: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 如图所示 )日界线西侧日界线东侧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经度东经度西经度时刻相同相同时期今天昨天日期见图见图变更地球自转方向十、运用地球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判断风向、洋流的流向及河流两岸的冲刷和沉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洋流、河水的运动方向都要按“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的规律发生偏转。因为左和右是相对的,因此在判断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时,首先要按照“面对运动物体的去向 ( 即背风而立 ) ”的规定确定左和右,然后再据所在半球确定具体偏转方向。例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严重,相对较

10、陡;左岸堆积明显,相对较缓。十一、黄赤交角和五带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反之。十二、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今日范围在地球上分割日期的经线有两条:一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二是地方时为 0时 (24 时 ) 的那条经线。从 0时经线向东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即为今日。而 0时经线向西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即为昨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