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9966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节人》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竹节人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学习 内容 分析竹节人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兀的A课,这一单兀的训练项 目有二:一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二是试着在写事物时,融 入感情,表达看法。竹节人是现代作家范锡林的作品。文章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 时的一种玩具一竹节人。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竹节人给我们带来 的无限的乐趣,不但小孩子喜欢玩,大人也抵不住它的诱惑。学情 现状 分析作为阅读策略单兀“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

2、的故事。”学生懂得一些阅读的方法,比如朗读、 默读、浏览等。但还不懂得关注阅读内容,不知道如何了解阅读的目的。需要老师指 导。重点 难点 预设重点: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吓,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难点: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 目标 设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 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2 .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策略设计媒体 资源PPT课件、小视频方式 方法朗读指导、阅读指导、读写结合教学 结构 流程一、复习引入二、梳理课文三、阅读方法指导四、指导朗读五、读写结合学习评价设

3、计课前检测【主要内容】1.给课文分意义段【评价反馈】1.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课堂练测【主要内容】1.课文内容梳理(完成排序题)【评价反馈】1.学生能正确排列课文主要内容的顺序课后评测【主要内容】1.读写结合: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写下来【评价反馈】1.不少同学写得很生动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复习引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梳理课文脉络2 .给课文内容排序3 .阅读方法指导【设计意图】1 .确定课文内容,找出本节课要重点学习的部分2 .确定学习该文段的时候要使用的阅读方法学与教的活动1、 回顾课文内容:学生排列课文内容顺序2、 结构梳理: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讨论完成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

4、“我们”喜欢玩具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体现了“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第三部分(第2029 自然段) :主要写老师没收了“我”和同桌的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三、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阅读“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的过程,体会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一)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预设: 全文随处可见竹节人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做竹节人是一件乐事,斗竹节人更是乐趣无穷。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能说出“乐趣”即可。生 1: 做竹节人看似简单,却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动手的乐趣。因为大

5、家都迷上了做竹节人,所以“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大家都乐此不疲。生2: 斗竹节人就更有趣了。“(两个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没头没脑”“呆头呆脑”读来就让人觉得好笑,因为斗竹节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两个竹节人对打,但简单的玩法儿折射出的却是孩子们对竹节人单纯、热烈的喜爱。生3:我觉得给竹节人起名字也很有意思,我读到第11 13 自然段的时候都笑了。 其貌不扬的竹节人被安上各种装饰,取上各种大名之后,仿佛真的很神气。 比如这句话: “竹节

6、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 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可见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得意,那种快乐与满足的情感溢于言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斗竹节人的有趣经历(第819自然段)。一般来讲, 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要按照斗竹节人的具体过程来写,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呢?预设: 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时” “还有” “其实” “下课时”来理解,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二)教师相机指导阅读方法。预设:三个小组有三种不同的阅读目的, 学生分组学习,根据阅读目的选择 相应的内容,采用不同的

7、阅读方法进行学习,但学生往往会按照以往的习惯来阅 读全文,这样时间必然是不够的。教师便可以在过程中相机指导:“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比如, 你是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阅读,遇到文中写玩 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时,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指导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课堂小结1 .本单元的主题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有 “精 读(批注、品读句段)”、“略读(跳读、浏览、默读等)”,在学习竹节人这一课中“体 会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过程中,我们主要是精读,通

8、过朗读、品析相关段落句子,来 体会作者的感受。2 .我们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自己来写一写喜欢的玩具, 写出你对这样玩具的喜爱之情。教学评价与反思自我反思【优点与特色】1 .采用目标教学法,亮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2 .读写结合【问题与建议】1 .开头引入浪费太多时间,没能直奔目标。2 .应该缩减老师讲解的时间,给学生多一些时间练笔同伴评价【优点与特色】1.朗读指导比较突出,老师能做好示范。【问题与建议】1.注意语言精练,不能太啰嗦2.专家点评【优点与特色】1. 目标明确时间安排不够合理,2. 能结合生活【问题与建议】1.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没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练笔。2. 要落实目标,就得紧跟目标,不能做其他与目标无关的教学环节,要分清楚主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