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2026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找绘画的书来学习,主要的原因在于:主流的绘画大 师、美术老师都在讲 “千万不要教孩子画画 ! ”“孩子不需要 去上画画类的课外班,自己在家画就行了 ” 。认真贯彻后,很多别人家的孩子确实自己就会画了, 但是自家孩子依然不会画 ! 并且孩子在画画过程中常常会 遭遇很多挫折,我自己也会陷入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尴尬 境地。不过很幸运,在我买了几本简笔画书之后发现了这本 书,书里的方法都非常实用,并且无需任何绘画技能。这本书的作者杨立峰老师是一位资深幼儿园教师,本 书的最大特色在于记录了大量的、真实的幼儿绘画案例,包 括: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怎样用对话的方式启发孩子绘 画过程中的

2、思维 (也推荐不会和孩子聊天的人看 ) 、成人应当 怎样鼓励、引导孩子。读完会发现:不管哪个专业,好老师都其实是聊天专 家、游戏专家、心理专家,重视思维的锻炼更胜于技能的锻帮助幼儿绘画的目的1、帮助幼儿建立 “ 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活经验与想法 的意识。2、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情感的 乐趣。3、培养幼儿对自己绘画能力的信心。4、是儿童的思维的锻炼。5、幼儿美术并不体现在幼儿会画什么,而是在于通过美术这一创作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包括:对绘画的自信与兴趣的建立、自我价值感、成就感的 提升、发散性思维、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应变能力、记忆力、色彩认知、

3、造型能力、空间知觉认知、 审美感受等。知识点了解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大致上都是经历:无序涂鸦 运用线条、圆等不规则图形来表征事物 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描绘各种事物或人 最后进入到以视觉写实的方法去描绘。1、涂鸦期 ( 约 1.5-3.5岁 ) :使用线条2、象征期 ( 约 3.5-4.5岁 ) :前期运用不规则图形, 后期能够画出事物的几个主要部分3、图示期 / 形象期 ( 约 4.5-10岁 ) :出现画形状的敏 感期 ( 或反复画某一事物 ) 、出现基底线、画出故事情节、会 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得特别大, 7 岁左右会出现照着某 一事物画的现象 ( 这是进入写实期的前奏 )4-5岁 :能够画出

4、事物的主要结构5-6岁 :还能兼顾到画出主要特征6+:还能画出次要特征7+:能够把事物的大概比例也画出 ( 如果想掌握准确比例,则需要专业的素描练习 )4、写实期 (10岁 +) :孩子会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绘画的 写实程度与完美性。 ( 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写实的兴 趣,可以报素描班,帮助孩子解决 “怎样把事物画得像 ” 的 问题)这里的年龄只是参考,主要看孩子处于哪一个绘画阶 段。家长了解孩子绘画的发展阶段的重点就在于:降低期 待,给予恰当的支持不要做的1、不教(1)教:是成人把自己的想法与思维直接传授给幼儿, 结果导致成人的思维代替了幼儿的思考,使幼儿被动按照成 人的思维与经验去表达,阻

5、碍了幼儿的主动思考。引导:通过成人的启发激发幼儿的自主思考与自信, 进而更好的完成创作的过程。引导与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幼儿是否自主思考。(2) 不教画比较像的事物 ( 包括简笔画 ) 。幼儿没有画得像的能力,会导致幼儿觉得自己画不像、画不好,严重打 击幼儿的绘画自信。(3) 不让孩子照着画。幼儿所照着画的事物结构是成 人提炼好的,不是幼儿自己提炼的,照着画会剥夺幼儿独立 提炼表现符号的机会,也不符合这一时期幼儿的思维特征与 阶段特点。(4) 不要执意让孩子画一些成人所引导的事物,不要 直接告诉幼儿画什么,而是让幼儿自己经过思考与讨论想出 来。2、不批评(1) 不以作品最后的结果 (像或不像 )

6、 来衡量幼儿美术 活动的价值。幼儿绘画的动机不是为了把事物画得像,而是以所画 的事物为媒介,通过绘画过程来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 ( 特别 是自己感兴趣的或印象深刻的 ) 与思想情感,这与大部分成 人绘画动机截然相反。用像不像来评价容易打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与自信,使幼儿担心 “不像 ”或受到批评而不敢动笔幼儿只要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想法、乐趣等,他们就会对自己的绘画活动非常满意。(2) 不用自己的审美观去控制幼儿不评价幼儿画得像不像、不表扬其他画得像的作品不 挑毛病、 不否认幼儿、 不嘲笑幼儿的作品、 不横向比较幼儿、 不贬低幼儿3、不提倡为打印好的画面涂色,如果是孩子自己画 的话涂色是

7、可以的。4、在幼儿专注作画的状态下,成人:(1) 不打扰。(2) 不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在幼儿身边观看,会给幼 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陪画指南、家长应恰当地参与到孩子的绘画活动中来1、成人与幼儿一起画,要将自己的水平降到幼儿的水平目的:培养信心尊重幼儿独立提炼出的表现符号,让幼儿了解自己所画的结构可以不像。让幼儿看到我们所画事物的方式时,觉得自己也能画,这样孩子的能力与自信才会逐步建立起来。例如:家长在陪同涂鸦期的幼儿画画时,应使用线条表示鲨鱼、乌龟以及任何东西。2、用语言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创作目的:启发幼儿表现出更多的生活经验与想法,扩展孩子的绘画内容。例如:孩子画了飞机,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8、继续引(1) 画飞机以外的事物(2) 以飞机为主体,画一些和飞机有关的事物(3) 编一个关于飞机的故事 ;(4) 象征期的孩子 ( 约 3.5-4.5岁 ) 可以引导画出更多 的事物结构 ( 两、三个主要结构就可以 ) ,比如飞机有机身和 翅膀 ( 可以用椭圆和线条表示 );(5) 图示期的孩子 ( 约 4.5-10岁 ) :鼓励幼儿凭想象去 画( 不必急于纠正比例和具象的问题 )3、示范环节应让孩子充分参与其中(1) 使用图片等方式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对所要表 达的事物结构与特征,建立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让幼儿了解 某种事物的主要结构部分,并思考与讨论某种事物的显著特 征,然后再让幼儿进行表达

9、与创作,有利于增强幼儿对所要 描绘事物的信心。观察与讨论过程中,成人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应该 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来。(2) 示范并不是代替幼儿画,也不是让孩子照着某个成品画(3) 成人不要独自做完整的示范,而应该让孩子以他 们的方式画出多数的结构,锻炼孩子独立提炼表现符号的能 力。(4) 成人可以与幼儿共同画出同一个结构部分 ( 例如 画头的过程中,成人先画半个,幼儿画另外半个。); 也可以和幼儿分别画出不同的结构部分。 ( 例如画人的过程中,成 人画头,幼儿画眼睛等。 )(5) 示范技能,不示范具体事物的画法。例如:成人 可以手把手示范,让幼儿体验线条、圆圈等的感受。三、恰当的评

10、价画面1、欣赏重点是绘画过程中,而不是最后的视觉效果上。2、关注绘画过程中孩子:(1) 是否大胆、自信(2) 是否表达了很多自己的想法(3) 表现方式是否有独特性(4) 画面形式是否符合孩子当前阶段的绘画特点3、多听幼儿赋予画面的象征意义4、认可与鼓励幼儿的想法,表扬幼儿思想与方式的 独特性与创新性,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给 予他们成就感。5、鼓励时应使用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给幼儿有效信息。空泛的评价:你画得真棒、真漂亮具体的评价:指出画的具体的事物,多用形容词( 多、大、长、快、厉害等 ); 表扬与鼓励幼儿生活经验的 “渊博 ”性( “你画出的东西可真多呀 ” “你知道的东西

11、可真多啊 ” )6、成人没想好该怎样评价的时候可以:简单重复幼儿的命名。例如:幼儿说: “我画的是一只怪兽家长说: “哦,你画的是一只怪兽啊然后家长再继续思考:你这个怪兽很大 / 很厉害 ? ?7、如果幼儿画完后不想讲解他的作品,成人不要强迫,原因:(1) 幼儿没有准备好把自己偶然创作出来的作品赋予 意义(2) 幼儿虽然构思好了,但是创作过程自己并不满意(3) 幼儿的创作可能是他自己的一种秘密,不想让别 人知道四、激发孩子绘画热情的方法1、成人主动画,吸引幼儿加入。不会让幼儿感觉是被要求、被控制的,因此更容易激 起幼儿的绘画热情。2、以绘画为媒介与幼儿做游戏、讲故事。3、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引

12、导4、把幼儿的兴趣点与所画的主题进行联系。例如绘画主题是厨具,但是孩子只喜欢画飞机,这时候可以将飞机 和厨具联系起来,例如:飞机上这么多人,我们来画一个厨 房给他们做饭吧。5、画完后可以邀请幼儿再重新讲述一遍画面的内容, 这个过程能够让幼儿从整体上感受自己画面内容的丰富性 与连贯性。五、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方法1、提高幼儿的造型表现能力独立提炼最基本的就是通过观察与概括,提高幼儿 表现符号 ”的能力。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1) 丰富幼儿的生活、情感体验,拓宽头脑中的表象内容。(2) 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使幼儿有积极的、独特的 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3) 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创作空间

13、。具体问题孩子说: “我不想画 ”寻找原因:(1)觉得画画没意思。成人要求幼儿必须画什么、怎 样画,都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2)幼儿的绘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进而对自 己的绘画能力不自信,碍于面子说不想画。(3) 幼儿有更感兴趣的活动方式。(4) 可能是成人对幼儿绘画活动关注度不够,或者关 注的方式不当。(5) 真的不想画应对方案: 对幼儿说: “我们一起来画吧 ” ( 不要说 “我 来教你画 ” ) ,如果幼儿再次拒绝可能是真的不想画,此时 要尊重孩子。幼儿的能力比较弱,无从下笔,不敢画,或画不出来应对方案:成人需要提高幼儿从表象 ( 存在于我们头 脑中的,不用眼睛看就能想象出来的形象

14、 ) 到再现的能力与 信心。(1) 从具体切入点入手 ( 确定先画事物的哪一个结构部分,最好以大的、中心的结构开始为好 ) ,然后用语言引 导:比如一个小朋友说他不会画长颈鹿,可以按照这个顺 序引导:你想先画长颈鹿的头还是身体呀?你想用什么颜色来画呀 ?你想把身体画多大呀 ?现在你想画长颈鹿的什么位 置?腿还是脖子 ?你想把长颈鹿的脖子画在身体的哪边 ?现在 你再看看长颈鹿还缺哪些地方没有画 ?(2) 语言引导失败的话,可以降到幼儿的水平示范A、通过手指,在纸张上滑动轨迹示范B、在幼儿原作品上进行示范C、在幼儿原作品之外进行示范D、手把手帮孩子开头这个问题非常好的示范了面对具体问题时怎样帮孩子

15、搭台阶,复习:遭遇挫折幼儿请成人帮忙画出某种事物寻找原因:(1)幼儿的造型能力弱(2)成人示范给幼儿的绘画程度高于幼儿的绘画程度,打击了幼儿对自己绘画能力的信心。(3) 成人帮助得过多,打击了幼儿的信心(4) 幼儿太追求完美。对于这类的幼儿,一些基本的技法可以示范给幼儿,同时成人要关注他们追求完美的心 理,给予适当帮助,使他们获得一种满足感。但成人注意不 要成为幼儿自己进步的障碍如果幼儿强迫自己一定要画得像原因:在进入图示期后,大多数幼儿对自己所画事物 的形状会有一个内在的审美需求 希望画得像。如果此时 幼儿还没有掌握一些事物形状的规律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自 信,需要成人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16、。原则:只有幼儿通过主动思考与亲自动手画出的事物 形状,才能真正建立幼儿在造型方面的自信,也才能真正锻 炼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应对方案:成人可引导或帮助其画出更多的细节特 征,比如某一部位的具体形状与大小等。对于画画主题有偏爱的小朋友原因(1):是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应对方案:不应简单制止幼儿所画的内容,而是要引 导幼儿把所画的主题与幼儿的兴趣点相结合。原因(2):幼儿绘画造型能力弱,对自己的绘画能力 不自信,只画自己能够画得像的事物。应对方案:需要着重提高幼儿的独立造型能力原因(3):幼儿对自己所喜爱的事物进行深入学习、 探究的需要。要不要进行写生写生对于写实期前的孩子意义不大。幼儿在知性现实

17、主义时期,即通过自己的感知经验来画,而不是根据自己眼 睛看到的客观事实来画, 只有当幼儿进入写实期 ( 一般为 10+) 以后,才会更加关注像与不像的问题。一些主题课活动中,老师会出示一些照片或模型,来 让幼儿观察和概括,但这类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建 立一些对所画事物的感知经验,而不是让幼儿照着去画。是否要阻止幼儿自己照着别人画当幼儿不知道自己想画什么,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画 时,便容易模仿别人的画,其实这也是他解决问题的一个方 法,不用强行阻止。但是成人除了要鼓励与表扬幼儿凭自己的想象与信心去画,还要善于通过启发、引导打开他的想象空间当成人降低到幼儿的水平画画时,如果遭到幼儿的嘲笑应对方案: 可以跟孩子说 “画画可以画得不像 ” 或 “我 就喜欢这样画,如果你觉得不好,你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 去画 ”。只有成人自己抛开 “画画就得画得像 ”的观念,孩 子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结论1、“不要教孩子画画 ” 这一句话从字面上来讲是没有 问题的。更多指的是成人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固化孩子 的思维,不要以成人的审美来要求孩子。2、对于在绘画方面天赋不够的孩子来说,恰当的引 导也是必须的。但可惜大部分书里都没有提到这一点,更没有告诉家 长具体应该怎样引导。本书的作者是幼儿园老师,反而积攒 了大量普娃的经验,方法适应面更广,加工能力更强,值得仔细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