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64539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江苏省南通中学 艺术学科 陈旭一、 教学思想这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是基于学生对中国古代玉器在生活中的运用及深刻内涵这一主题而设计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以多种教学手法,力图营造出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艺术的个性。二、 教材分析本节分别从玉的概念、玉的分类、玉器在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的运用、玉的审美倾向、玉的内涵等几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作为教材中国工艺美术的开首节,一方面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一的玉器艺术作一番初步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借玉器的鉴赏了解鉴赏工艺美术的方法,为了后面鉴赏青铜器艺

2、术、陶瓷艺术等工艺美术类型的学习以及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1、在欣赏中国古代玉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玉器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玉器工艺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对玉器艺术的审美判断力。2、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在充分参与、研究、探讨、辨别中,感受中国古代玉器作品的美。3、了解古代玉器的发展、玉的定义和分类、玉器的工艺特色、丰富的玉文化内涵,初步具备辨识玉器的能力。四、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理解玉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2、教学难点: 在了解中国古代玉器基本知识的同时,渗透、拓宽对 “君子比德于玉”的玉文化的理解与感受。五、课 前 准 备1、教具:课件、图片

3、、截取相关影片片段、师生收集的小型玉石工艺品。2、学具:收集红山文化玉器相关资料。3、多媒体美术教室六、教学理念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工艺美术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的情况不同,学生美术水平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与个性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借助多媒体、实物教具、具体活动的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让美术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营造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分组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各有所得。七、教学过程教学环

4、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课堂导入“鉴宝”活动:在大屏幕上展示6幅玉石(原料)照片,让学生的鉴别一下哪些是石头,哪些是玉。通过自己对玉的认识,认真辨别图片,以两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回答。通过“鉴宝”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与玉器艺术的学习兴趣。在同学发表了自己的鉴定意见之后公布正确答案。导入新课(幻灯片出示课题,音乐;板书课题)对自己的错误判断充满疑惑,小声议论。玉石之分(玉的概念和玉的分类)提问:一块未经加工的玉料与普通的石头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么原始社会的人们是怎样将玉从石头里区分开来的呢?结合历史知识,学生针对问题谈自己的想法。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一步步的解答学生心中的疑

5、问,从而引出玉的概念和分类。提问:中国古代的人们称玉为“石之美者”,那么是不是所有漂亮的石头都是玉呢?(在学生回答之后展示雨花石、寿山石、青田石等美丽石头的图片加深学生的认识:“石之美者即为玉”的说法是错误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理由与观点。A固定资产按照市场价格计量购买乙公司股权成本=12008.8=10560(万元) 提问:既然不能说美丽的石头就是玉,那么到底真正意义上的玉是什么呢?(近代学者认为主要包括软玉和硬玉两大类。展示翡翠和和田玉的图片,简单介绍。)【解析】:学生了解玉的科学定义,对于什么是真真意义上的玉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翡翠与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题解 引起弥散

6、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病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其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约占所有原发病的1/3。我公司想请你就本邮件的附件1和附件2所述相关交易或事项,提出在20 X 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建议。所附交易或事项对有关税金和递延所得税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我公 司有专人负责处理,无需你提出建议。除所附资料提供的信息外,不考虑其他因素。原始社会的玉器1、2、 Y=0良渚文化玉器:B凝血酶原的激活 E凝血功能异常(播放良渚文化相关影片的片段),出示玉琮、玉璧、玉钺图片,引导学生从外形、图案纹饰、工艺、质地等方面入手,了解良渚文

7、化这三种最重要的玉器的作用、含义。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资本公积360万元:学生以个别回答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课前布置的研究作业,搜集红山文化玉器的相关资料,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课上通过对比、讨论,对中国原始社会玉器的作用及其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初步了解鉴赏工艺美术的方法和着眼点。3、 红山文化玉器:让学生上台介绍课前收集的红山文化的文字资料、图片。教师提示、总结。学生交流课前小组成员共同查找的相关资料,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奴隶社会的玉器展示一组玉器图片(从商代到清代,其中包括巧色玉鳖、玉组佩、玉仙人奔马、金缕玉衣等著名的作品)。(配乐)提问,刚刚欣赏的玉器

8、中,哪些使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鉴赏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分析它的艺术美。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两种玉器的审美倾向、介绍俏色工艺。 学生结合问题欣赏图片,结合自己的审美,找出自己喜欢的玉器,小声与组员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提示帮助下,了解俏色工艺,总结玉器的审美倾向。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玉器制作当中的特殊的“巧色”工艺。比德于玉结合现代人佩戴玉器的原因,以玉组佩为例让学生思考: 1、这么长的玉佩饰带在身上行动起来方便吗?2、既然不方便那为什么还要佩戴呢?说明东周到两汉时期人们崇尚玉器的原因:“君子比德于玉”。(播放纪录片中国玉文化中的相关片段)学生结合生活讨论交流自己或家人佩戴的初衷。结合

9、玉组佩的问题思考古人崇玉的原因。观看影片了解孔子对君子与玉相联系的阐述,加深“君子比德于玉”的玉文化的深刻内涵的理解。联系生活,通过比较古人与现代人们的玉饰,提问、观看影片。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玉文化的深刻内涵。封建社会的玉器欣赏图片(配乐)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欣赏一幅幅精美玉器的图片,在老师的适当讲解中了解这些玉器在生活中的作用。前面几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紧张思考的状态之下,这个环节让学生有片刻的缓解,在悠扬的乐声中欣赏一幅幅的精美玉器图片,得到美的享受。并能获得新的知识。体验活动把近20件玉器(教师本人收藏及学生带来的玉器)分给各小组观察。提出

10、要求:1、根据所学玉的知识,从中找出一件或几件本组认为是最好的玉器。(各小组交换观察,背景音乐起)2、尝试找到其中假的玉器。教师各组巡视,回答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疑惑。 教授学生鉴别玉器的基本方法学生们分组仔细鉴别、欣赏分到手中的玉器,通过抚摸、轻轻敲击、对照强光,感受玉的质感、冰冷、光泽、透明、声音等特质,对比玉雕工艺,区分玉器的好坏与真假。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推派代表总结组员的观点,各组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与玉器的亲密接触亲自体验,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教师在各组巡视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观察者身份参与其中。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吸引学生的兴趣,恰当的充当一个提示者的角色,集中学生观察的焦点,提高学生观察的效果。课堂小结对本课中讲到的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基本知识做一个总结,同时总结这节课中资料收集和分组协作等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投入学习。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总结课堂中接触到的各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沟通与交流的学习中。课后拓展1、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关注玉器,通过把玩体会玉器温润的质感。2、 查询“王”字旁的汉字或是含有“玉”字的词语,看看都是什么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