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66728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中考考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六单元中考考点考点 1碳单质1、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C60木炭(或焦炭或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结构主要物不导电、硬优良的导电性,吸附性理性质度很大质软、有滑腻感用途钻头、刻刀、电池电极、铅笔吸附剂;吸附能力:装饰品芯、润滑油活性炭 >木炭从上表可得出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2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 等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白磷和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单质,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就不一定是单质了。练习 1. (

2、 2008 南通)下图是金刚石、石墨、 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刚石石墨石墨C60碳纳米管金刚石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 个碳原子考点 2碳的化学性质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2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充足燃烧C+O2点燃CO2不充足燃烧2C+O2点燃放热2CO3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为例)用于

3、冶炼金属( 1)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高温2( 2)化学方程式: C + 2CuO2Cu + CO2Fe2高温C+CO2高温3+3C22COO4Fe +3CO练习 1. (08 广东揭阳 ) 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A. 蓝墨水B. 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2. (08 黑龙江 ) 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 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3. (08 江西 ) (6 分)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1) 酒精灯加灯罩

4、的目的;(2) 刚开始预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 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3) 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部分的化学方程式:;(4) 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答案: (1) 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2) 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3) C+2CuO高温 2Cu+CO;( 4)防止热的铜与空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考点 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

5、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 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双氧水制O2 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 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制氧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比较)实验名称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氧气2KMnO 4K 2MnO 4+MnO 2+O 2 实验原理 2HCl + CaC0 3 = CaCl 2 + H 2O + CO 2或 2H2O22H2O+O 2或 2KClO 3MnO 22KCl

6、 + 3O2实验装置固 + 液“固 + 固”或“固+ 液”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其变浑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内能使其复燃验满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火星的木条放瓶口药品选择时值得注意的是:一是酸不能选择浓盐酸;二是酸也不能选择稀硫酸,因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原形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沉淀在碳酸钙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三是不能用碳酸钠、 碳酸钾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它们反应速度太快,难于收集。总之选择药品时,反应速率要适中,原料价廉易得。3实验室制取 CO 2 的实验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大理石,塞紧胶塞; (3)固定装置;(4)从长颈漏斗加

7、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液封; (5)收集气体, 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6)检验是否集满。4、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 (20XX年哈尔滨)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及以下仪器:(1) 利用上述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 )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画入方框内,并与A装置连接:实验过程中A 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K 2MnO4 MnO2 O2

8、 1(1) ; 2KMnO4(2)CaCO 2HCl = CaCl2 2H2O CO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32灭;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支持燃烧2. (08 福建福州 ) 请结合图 10 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b。(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 10 中(填标号,下同 ) 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答案:(1) 酒精灯;试管;(2)2H2OMnO22HO O;B ;D ;(3)C

9、aCO 2HCl=CaCl22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H2O CO2 ;能; (1 分 ) 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和液体 , 且都无需加热;生成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考点 5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CO2固体叫“干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支持燃烧,不可燃,不支持呼吸;化学性质2、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H2CO3+H2O=CO23、能与石灰水反应223+H2CO +Ca( OH)=CaCOO4与炽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化学方程式: CO2 + Ca ( OH)2 = CaCO3+ H2O

10、CO2气体的检验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此反应的应用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2用途:灭火剂、致冷剂、饮料、光合作用的原料练习 1.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2. (08 黑龙江 )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 先变红后变紫C.先变无色后变红B.D.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11、先变蓝后变紫3.(08 南通 ) 有关 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4.(08 苏州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 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5. (08 宜昌 )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 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碳元素+62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_周期。(2)

12、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性。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uO是 _,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3)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澄清的石灰水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 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 (NH4HCO3) 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

13、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5. (08 宜昌 ) 38 6 ; 39 4( 或四 ) ;40 常温下的稳定 ( 或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或常温 下化 学性 质不活泼 ) ; C+2CuO高温 2Cu+ CO2 ; 温室 效应 H2SO4+2NH4HCO3=(NH4) 2 SO4+H2O+CO2 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 或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或反应后碳元素变成 +4 价 )考点6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有利的一面人工降雨、光合作用等不利的一面温室效应1. (08 哈尔滨 )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请你在图中用画图或文字表述的方式简单形象地表达

14、“地球”的感受。_(2) 这种现象可能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3) 你的建议是 _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 (08 哈尔滨 ) (1) 画“汗珠”或“温度计”等或写“好热”、“救命”等(2) 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 ( 或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更多的利用清洁能源 (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 。考点 7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吗?2化学性质可燃性: 2CO + O点燃2CO 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2现

15、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注意: CO和 H2 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H2 一样)Cu + CO 冶炼金属还原性: CO + CuO2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CO,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 CO直至玻璃管冷却;但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将CO点燃转变 CO2(或收集起来)。毒性: CO 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练习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有人用炉子取暖时,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B . 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尾气中

16、一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可不用处理C . 某同学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他立即打开电灯进行检查D . 一氧化碳没有颜色和气味,民用煤气中常加入一些有恶臭味的物质,这样是为了更好地防止煤气中毒2. (20XX 年海南)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 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 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A. 氧气B. 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3. (2008 安徽肇庆)下面 O2 和 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我为可燃物助燃我使潮湿的钢铁锈蚀我用作光合作用人工降雨O2中我作原料O2干冰CO2ABCD4.( 20XX

17、年海南) 5 月 31 日公布的20XX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 指出,据估算,我国约有 1500 万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 4000 万。吸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由于该气体具有性,所以常用于冶炼金属。CO 还原考点10 O2、CO和 CO化学性质的比较2O2CO2CO可燃性还原性助燃性与水反应(石蕊试液)与石灰水反应毒性练习 1. (08 南京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 、CO、 H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 ;通过赤热的炭层后, 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通过灼热的 CuO时,固体变成红

18、色;通过白色 CuS04 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CO、H2B.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 H 和 COC.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和 CO ,可能含有 COD. 根据,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 生成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 (08 山东菏泽 ) 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 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2) 实验开始时 , 是先给氧化铜加热 , 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 实验过程中, 图中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19、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 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4) 实验过程中 ,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 , 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 化学式为 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 A 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 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答案: (1 ) 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 , 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 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2) 先通入一氧化碳(3) 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CuO+CO=Cu+CO2澄清的石灰水 : 变浑浊(4) 全部为铜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