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7531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文档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 : 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

2、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 惯性 :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 牛顿第二定律 :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第 1页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 合=ma(1)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 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

3、供了理论基础。(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合 =ma, F 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 F 合是矢量, ma也是矢量,且 ma与 F 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 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 牛顿第三定律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

4、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它们总是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第 2页系中。6. 超重和失重(1) 超重 : 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 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 大于物体的重力 mg,即 FN=mg+ma。(2) 失重 : 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的重力 mg。即 FN=mg-ma。当 a=g 时 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5、。(3)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 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 ; ”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7、处理连接题问题 - 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圆周运动(1)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第 3页线速度:描述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大小

6、v=s/t(s是 t 时间内通过弧长 ) ,方向为质点在圆弧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的切线方向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大小ω=φ/t(单位 rad/s), φ 是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 t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其方向在中学阶段不研究。周期 T,频率 f-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大小 注意 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情况时,千万不可在物体受力之外再添

7、加一个向心力。(2)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3) 变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方向都发生变化,不仅存在着向心加速度( 改变速度的方向 ) ,而且还存在着切向加速度( 方向沿着轨道的第 4页切线方向,用来改变速度的大小) 。一般而言,合加速度方向不指向圆心,合力不一定等于向心力。合外力在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 合外力在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向加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

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分子动理论1. 分子动理论(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 或气体 ) 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 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第

9、 5页2. 物体的内能(1) 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2) 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 ; 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3) 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4

10、) 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 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2) 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3)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4.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第 6页5. 热力学第一定律(1)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 (ΔU) 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 (Q) 的总和。(2) 表达式: W+Q=ΔU(3)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 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 W取负值 ; 物体吸收热量, Q取

11、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 ; 物体内能增加, 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6. 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传导的方向性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见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 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

12、机不可能制成: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热第 7页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7. 气体的状态参量(1) 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 。绝对零度为 - 273.15 ,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2) 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3) 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13、。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产生原因: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压力。决定因素:一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 ; 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4)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PV/T=恒量8.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1) 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第 8页约是分子直径的10 倍。(2) 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以把气体分子看作没有相互作用的质点。(3) 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很大,常温下大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都达到数百米每秒。离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第 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