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7626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BI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BI 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教学法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国外兴起。它主旨是把语言的学习和内容融合起来。在欧洲, 内容教学法称为Content andLanguageIntegrated Learning (Eurydice Report 2006)它更强调把学科作为内容, 把语言的获和学科知识的掌握视为并发的过程。因而CBI 教学与关注对语言的直接学习的传统教学法不同成为英语作为外语(EFL) 和第二语言 (ESL) 教学的一个新流派。一、 CBI 教学概述( 一)一个理念CBI 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托主要是Kr

2、ashen 的二语习得假说。 Krashen(1982) 认为 , 成年人在进行二语学习的过程中有两种相互衔接的途径, 一是习得 , 即一种与小孩习得母语过程相同的下意识过程习得, 来源于自然交际环境中有意义的交流。二是学得 ,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过程。Krashen 认为 ,二语运用的流利程度取决于语言的习得而不是学得。因此,成年人要想达到流利运用就必须主要依靠二语习得。这样的教学法也因为比较接近母语学习的方式而更能促进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 二)两方面的结合CBI 教学主张语言学习通过对内容的学习而自然获得。Stryker和 Leaver(1997) 认为它把语言学习的焦点从以往传统的

3、注重语言学习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内容来掌握语言技能。 Briton, Snow and Wesche (2003)指出 CBI 抛弃了人为地将外语教学与专业学习隔离起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有的研究证明 , 这样将外语和内容结合起来的语言教学途径更为有效。( 三) 三大特征Stryker 和 Leaver(1997) 总结出了 CBI 的三大特点。 1、以学科知识为核心。 CBI 课程组织要根据学科内容 , 而不是根据目标语言形式、功能、情景或语言技能来安排。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学习具体的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等过程中获得的。 2、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 真实、系统的语言教学材料可以为有效地学习或习得语言

4、提供有意义的语境。3、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即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应与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情感需要相一致, 与他们的专业需要和个人兴趣相吻合。( 四)四"C" 课程Coyle(2007) 指出 , 基于内容的教学要取得成功应结合以下四个原则性的要素:1 、内容 : 知识、技能有所进展的同时 , 理解相关课程的具体内容 ;2 、交际 : 在交际过程中 , 使用语言学习 , 学习使用语言 ;3 、认知 : 理解、形成概念和语言 ,发展思维能力 ;4 、文化 : 揭示可替代的观点和共同理解, 加深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本性。( 五) 五种模式CBI 教学的研究者提出教学

5、模式名目很多, 但多数大同小异。 Met(1999) 的 CBI 教学模式分类比较有代表性, 反映了不同模式的连续性关系, 清楚地表达了内容与语言所占比重此消彼长的融合关系,( 见表 1)。二、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一方面 , 外语教育工作者(Crandall 1993; Short 1997;Snow 1998; Stoller 2004)研究得出内容依托教学的一些优势 , 指出这种教学促进学术成长, 同时也发展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发展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CBI 教学完全符合高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 课程规定着以什么内容来培养学生, 是教师的 " 教 " 和

6、学生的 " 学 " 的依据和准绳( 邵宗杰 2002) 。因此 , 贯彻 CBI 教学法理念 , 整合语言和专业内容 , 做好英语课程设计 , 不仅促进学生的职业化过程 , 而且有利于院校职业教育整体成功。( 一) 职业导向的需求分析Nunan 把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和学习目的看成是课程计划的首要环节 , 是后面一系列活动的出发点。Richard (2001)也指出 , 调查摸底阶段应该是设置课程的第一步。因此, 我们在设计课程和选定教材之前, 就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全面的需求分析 (Richterich 1987)。职业导向的需求分析可以采用三种需求分析模式: 目标情景分

7、析、目前情景分析法、学习需求分析( 三种模式的关系见图 1) 。分析将来使用外语的情景和认真地分析在这些情景下进行交际的内容、方式、途径、媒介、手段等特点以及语言特点和技能, 把学习语言与学习目的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解学习背景、现有外语水平与希望之间的差异; 从而辩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了解学习者希望学到的内容与外语技能。能为 CBI 教学课程提供需求分析信息的人较多。第一类 :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 : 语言教师、学科教师、学生。第二类 : 行业内的人与资源 : 雇主、从事该领域工作或研究的人员、 该领域相关的文献 ( 包括各行业具体工作岗位职责要求、标准等) 、顾客。第三类与语言研究关

8、的人与资源: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家、职业语言培训专家。第四类对学生群体有影响的因素: 政策制定者、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第五类对学生个体有影响的因素: 学习者家长、朋友。( 二) 以学习需求为中心、职业化为目标设计CBI 课程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学习者需求保持一致非常关键(Brindley 1989)。针对学习者需求开设的外语课程更能激励他们学好外语, 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能力。传统的语言教学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 突出听说读写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高职外语教学的CBI 课程强调语言学习的针对性 , 有专业性、行业性的特点 , 属于内容型课程。显然内容型课程比传统课程具有更强的复杂性、综合性。以

9、学习需求为中心职业化为目标 CBI 课程要素间的关系见图 2。语言学习包括学习语言知识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 ( 思维和行动的适当方法 ) 。Ochs(1989) 认为 , 语言社会化的概念作为设置课程的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框架, 人们通过社会学习语言 , 同时用学习融入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 , 传统的语言教学的过程基本属于社会化的过程。就业是高职学生学习的核心需求。帮助受教育对象就好业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相对于本科学生 , 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无疑是他们最佳的竞争力。据笔者调查 " 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英语能力 " 成为企业录用员工的重要条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具

10、有一定的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职业的领域性、特定性决定着高职外语教学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标准来设置课程 , 突出职业特色。职业化的外语学习 , 体现职业能力需求、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知识的有效结合 , 注重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形成和熟练。三、在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中的应用体现教学内容的教材是按某种或某几种教学路子或教学模式编写的 ( 商伟霞 2009) 。经过详细的需求分析 , 了解了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等现状, 了解了将来使用外语的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CBI 教学模式 , 选择或编写教材。当今的高职英语教材不少是按照主题模式编制的

11、。因此主题模式可能是最易于接受的。 尽管 CBI 是基于语言习得的信念, 不少 CBI教学的研究者不主张凸显语言内容, 但根据国内英语等级考试等情况 , 在 CBI 教学实践中还是应该明确语言教学目标, 因此进行大量基于内容的语言课也是可以的。( 一) 编写教材的原则编写教材需要遵循以下几点:1 、语言知识、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总体比较复杂, 总体外语水平较低。教材中所出现的语言点要体现基础性, 通过多次多形式的重现 , 促使学生觉察理解。学科知识宜基础性通俗化浅显易懂 , 不宜太深奥 , 超出学生的认识能力。2、新旧知识的连贯性。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原理, 有利于建立有意义识记理解 , 将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内。 3、突出语言知识的行业性。学以致用 ,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 加速职业化进程。 4、体现学科知识的典型性。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主要内容把握其概貌。 5、丰富学生体验的真实性。语言学习具有体验性特征。而真实性的体验能, 丰富学生的感知, 促进理解感,悟。 6、反映语言工具的实用性。新教材不应只是把课文当作语言点的载体 , 还要把课文当作世界知识、跨文化知识甚至专业知识的载体。 7、新教材立体化。在设计教材时就要充分考虑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的特点, 搞成真正的立体化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