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8571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整理会计等式会计学基础一整理篇_记账篇在复式借贷记账法下,会计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借 贷是记账符号,分别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増减变化,凡是属于资产 账户,増加数记入借方,减少数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凡是属于负债及所有 者权益类账户,増加数记贷方,减少数记借方,余额在贷方。每个账户在一定 时期内,借方余额合计称为借方发生额,贷方金额合计称为贷方发生额,两个 发生额相抵后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反映生产过程的支出类账户(费用成本类账户)在记账方向上与资产类账户相 同,收入类账户(收入,成果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相同在记账方法上。资产账户: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借方本

2、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会计学基础一整理篇会计等式忽然想起自己大学时专业居然还是会计学来的,把这门技能丢了,几可惜哦! 偶得李海波同志会计学原理一本,略翻一下,觉着写的很是明了,顺便把自己 的知识理一下,聊以记之。第一篇:会计等式。资产: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收益。要点有三:1)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作为企业的资产 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预期的资产;2)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企业必须拥有此 项资产的所有权,并可以由企业自行使用和处置。当然,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 资产也可以视

3、为企业控制的资源;3)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能直接或间 接増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这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资产按 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四类。负债:指故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项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 益流出企业。要点同样有三:1)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只有因过去的交 易或事项而产生的负债,才能予以确认偿还的义务,而正在筹划的未来的交易 或事项时不会产生负债的。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3)导致经济利益的 流岀。负债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企业资产形成的来源,

4、包 括债权人借入和所有者直接投入两个方面。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会形成企业 的负债;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形成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 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般说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是由所有者直接投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则由企业内部形成的利润留存。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曰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入。要点有两个:1)由曰常活动形成,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 项中产生的。2)经济利益总流入,经济利益之现金或最终能转让为现金的非现 金资产。经济利益总流入是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 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

5、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 包括为四三藩或客户代收的款项。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曰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要点 同样有两个:1)经济利益的流出,实质就是一种资产流出,最终导致企业资源 减少2)在日常活动中发生。费用可以分两类:一类应计入成本的生产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另一类是不计入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利润有营业利润、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所得税等部分组成。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其余额称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所 得税,其余额为净利润。会计等式: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二利润在会计期间: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期末时,做利润分配, 利润被分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中形成所有者权益,于是等式 又一次平衡为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有四种情形:1)资产和负债 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増加。2)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减少.3)资 产内部有増有减,増减金额相同.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増有减,増减的 金额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