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9764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1 总则1.1 对公司各部门、分厂(分公司) ,都必须实行科学的全面成本管理,用成本指标进行价值形式的量化,特制订本制度。1.2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通过预测、 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3 成本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和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按规定的经济权限和业务职能负责相关的成本管理。 各分厂(分公司) 须确保成本计划的完成。1.4 各成本责任部门、 分厂(分公司) 应根据归口管理职责和主要内容,分别进行设计成本、材料成本、消耗费用、废品损失成本,对外协

2、作成本、工时定额成本及制造费用控制,对成本负责,对经济效益负责。2 成本费用开支项目2.1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2.2 制造成本分为: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废品损失、专用费用、外加工费、 计划价格差异、制造费用等具体项目。制造费用的具体开支范围包括:各生产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分厂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在产品盘亏和毁损等支出。2.3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3 成本控制3.1 公司对成本管理实行统一领导、

3、集中管理,日常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3.2 生产分厂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3.2.1 贯彻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及规定。3.2.2 编制分厂成本计划、分解落实分厂经济指标。3.2.3 控制分厂物资消耗和费用支出。3.2.4 组织指导班组成本管理。3.2.5 检查分析分厂成本计划执行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成本计划的完成。3.3 各职能部门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3.3.1 产品开发部门负责产品研究设计成本。3.3.2 工程部门负责能源消耗成本、外购设备成本、基建项目成本。3.3.3 物资采供部门负责物资采购成本,外购半成品、毛坯件、协作件、备品备件、标准工具成本和储存成本。3.3.4 工具制造部

4、门负责自制工具制造成本。3.3.5 设备制造部门负责设备大修理成本以及中小修理成本、自制设备制造成本。3.3.6 生产部门负责与产品产量和出产期有关的成本。3.3.7 采供部门负责办公器具等低值易耗品采购储存成本,后勤部门负责生活用房的修理成本。3.3.8 劳资部门负责与工资和劳动定额有关的成本。3.3.9 质量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检验成本。3.3.10 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方案成本。3.4 目标成本的编制3.4.1 目标成本的编制依据:a 公司现有的设备条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b 计划期市场和销售价格预测;c 公司年度目标利润。3.4.2 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按代表产品确定目标成本。计划公式:目标

5、成本=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应交税金 -目标利润3.5 成本计划的编制3.5.1 成本计划应包括的内容:a 成本计划编制说明;b 生产费用预算;c 制造费用预算;d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e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3.5.2 成本计划编制方法;3.5.2.1 编制成本计划应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定额成本为基础,在对前期成本水平、历史水平,同行业水平及正确估计计划期引起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经反复试算平衡后编制。3.5.2.2 成本计划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3.5.2.3 成本计划按年度、季度和按分厂、公司编制。分厂计划、季度计划是公司计划、年度计划的执行计划。3.5.2.4 成本计划必须经综合平衡,并经公司

6、分管财务副总批准后实施。3.6 成本检查分析考核。3.6.1 成本检查工作纳入各成本责任部门正常工作,财务部门按季组织对分厂成本核算的检查。3.6.2 成本分析以分厂和财务部门为主。3.6.2.1 分厂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并在次月一周内作出书面分析报告报送财务部门。3.6.2.2 财务部门按月拟写公司成本分析书面报告,在次月十五天内报送公司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3.6.2.3 公司每月召开经济分析会。3.6.3 成本考核以计划指标为准,据以衡量各成本责任部门成本管理水平和应负经济责任的大小。3.6.3.1 生产分厂成本指标完成实绩和工资总额挂钩。3.6.3.2 业务管理部门成本管理实绩与专线

7、经济责任制得分挂钩。3.6.3.3 成本考核按月进行,并直接在当月各部门职工利益中体现。3.7 内部成本报表制度。3.7.1.根据公司经营管理需要,设置如下成本报表:a 商品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表(分厂、公司)b 制造费用明细表(分厂,公司);c 成本降低指标完成表(分厂);d 在产品余额表(分厂) ;3.7.2 内部成本报表按月编制。;3.7.3 内部成本报表编制应坚持准确性、及时性,编报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专线考核。4 期间费用控制4.1 管理费用控制4.1.1 管理费用指公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按国家规定设置。4.1.1.1 职工福利费用和劳动保险费按国

8、家规定计提列支。4.1.1.2 技术开发费开支范围:新产品试制费、工艺规定制定费、委托外单位的科研试制费等技术开发费用根据公司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列支。4.1.1.3 差旅费按照公司确定的标准及办法报销。4.1.1.4 业务招待费在规定的比例范围内据实列支。4.1.2 管理费用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4.1.2.1 业务招待费由总经理办公室归口管理。4.1.2.2 出国人员经费由党委工作部门归口管理。4.1.2.3 劳动保护费由生产部门归口管理。4.1.2.4 新产品试制费由技术中心归口管理。4.1.2.5 工艺制定费由工艺部门归口管理。4.1.2.6 保险费、税金年息支出等

9、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4.1.2.7 办公用品费用由采供部门归口管理。4.1.2.8 与各管理部门自身责任有关的期间费用:差旅费、消耗材料、修理费等费用由各业务部门管理与控制。4.1.3 管理费用计划编制4.1.3.1 管理费用计划按照明细项目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类分别编制预算。变动费用部分依据国家制度规定, 结合公司计划经营业务的变动比例加以确定, 固定费用部分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并考虑计划期公司管理决策,物价趋势等因素后确定。4.1.3.2 管理费用计划按年度、季度分部门编制。4.1.3.3 管理费用计划经财务副总批准后实施。4.1.4 按照权责归属原则,管理费用的各项开支审批权限归各管理

10、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应注意限额开支, 如有超预算的开支, 必须事先按规定的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报财务部门追加费用方可使用。4.1.5 管理费用的奖惩以计划费用限额为依据,实际发生数低于计划限额部分,按规定的各项费用项目计奖比例在年终给予奖励。4.2 销售费用控制4.2.1 销售费用是指公司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销售公司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由公司负担的运输装卸费、广告费、展览费、订货会费用及销售公司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及其他经费。4.2.2 销售费用预算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并考虑计划期公司的销售规模、销售策略、销售方式的变化等因素,按预算销售收人

11、的一定比例加以编制。4.2.3 销售费用计划由销售部门提出预算,经财务部门审核,报公司领导层批准后实施。4.2.4 销售费用由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归口管理,在销售费用总预算内,销售公司实际可使用金额与其销售回笼实绩挂钩。财务部门按确定的计提标准和计算公式按月预算,按年奖励。4.2.5 重大的销售费用开支项目及开支标准,例广告费、订货会费用等,必须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4.3 财务费用控制4.3.1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按国家规定设置。4.3.2 财务费用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与控制。4.3.3 财务费用计划应根据公司已有的负债情况,计划期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及可能形成的负债

12、规模,可能的筹资成本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编制。4.3.4 财务费用是公司重大费用支出,因此必须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从总体上统筹安排资金结构,综合确定各种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合理调度使用资金, 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公司的收益水平。5 工资的管理与控制5.1 工资是公司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项目包括:职工技能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加班工资、按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补贴及其他属工资性支出。5.2 工资性支出应严格划清计入产品成本和计入有关费用的界限:5.2.1 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分厂,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资计入产品成本。5.2.2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5.2.3 销售部门专职销售人

13、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5.2.4 其他各类人员的工资依据国家规定分别计入有关费用。5.3 工资以公司人均年计划工资总额从成本及有关费用中提取。人均计划工资总额按照“工资总额提取不得高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原则,根据成本承受能力,由公司领导层决定。当年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工资总额与实际发放数的差额结转下一年度使用。54 工资的控制5.4.1 劳资部门控制工资的实际发放金额,对公司所有工资性现金支出拥有审核分配权,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5.4.2 财务部门控制分配进成本费用的工资总额,对工资费用的归集、计算、分配、发放行使反映和监督职能。5.4.3 各生产分厂及部门拥有对浮动工资及奖金的二次分配权,

14、但必须对分配的合理性及手续的合法性负责,同时接受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6 成本计算6.1 根据公司生产过程特点和管理要求,成本计算采用以下方法:6.1.1 主要产品分厂:软加工分厂、柱塞分厂、装配分厂、油泵分厂以各自生产的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结合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6.1.2 工具制造部门以各类自制专用工装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类法结合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6.1.3 热处理分厂以产品零件热处理工序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产品成本。6.1.4 新品车间新品试制,设备制造部门的非标制造,设备大修安装,各生产分厂内外劳务协作,采用定单法计算产品成本。6.1.5 运输部门采用品种

15、法计算运输成本。6.2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定额成本法。6.2.1 软加工分厂、柱塞分厂、油泵分厂工费按规定留成,热处理分厂按定额成本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求得完工产品成本。6.2.2 油泵分厂和装配分厂的料费按规定留成,工具制造部门应是按定额成本先确定当月完工产品成本,然后计算求得月末在产品成本。6.3 热处理分厂、装配分厂、工具分厂在产品成本只计算料费,不留工费。6.4 各类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之间分配。6.5 分厂成本计算办法运用:6.5.1 软加工分厂、柱塞分厂:a 期末在产品料费:(在产品数量×单位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计划单价)b

16、期末在产品工费留存 =(在产品工时×费用分配率) ,其中:在产品工时 =某一段工序在产品数量×该段工时定额期初在产品余额 +本期该产品实际发生费用费用分配率 =c 本月完工产品料费=期初在产品料费余额本月发生料费-期末在产品料费留存余额d 本月完工产品工费=期初在产品工费余额本期发生工费-期末在产品工费留存余额6.5.2 油泵分厂a 完工零件料费 =完工零件数量×原材料定额成本b 期末在产品料费留存 =期末在产品料费余额本期发生额-转出完工零件料费 -废品损失料费-零件短少料费c 期末在产品工费留存 =该产品数量×单件定额工时×费用分配率其中:

17、费用分配率 =d 完工零件工费 =期初在产品料费余额本月发生额e 油泵工部总成本=原材料成本工费成本。6.5.3 装配分厂-期末在产品工费留存a 采用“综合结转法” ,通过“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将半成品成本转入装配分厂。装配分厂按零件成本结构比例进行成本还原, 加上装配分厂本身的生产费用计算油泵总成商品完工产品成本。其中:还原率公式 = × 100%b 油泵总成完工商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原材料台套成本废品损失。c 装配分厂在产品料费留存=在产品数量×台套成本。6.5.4 热处理分厂当期产品总成本=当期产品定额成本×差异率其中:a 当期产品定额成本=定额

18、单价×当期完工产品件数b 差异率 = ×100% 6.5.5.工具制造部门a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外加工费)=完工产品数量×原材料计划价(合同价)b 完工产品工费 =完工产品数量×定额工时×费用分配率其中:费用分配率 =c 在产品原材料费(外加工费)留存=期初在产品材料(外加工费)余额本月材料(外加工费)发生额 -期末转出完工完品原材料费(外加工费) -废品损失料费(外加工费) -零件短少料费(外加工费)6.5.6 工程部门、设备制造部门、新品车间a 对原材料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b 对工资、福利费、制造费用、专用费用等间接费用按当月发生工时和受益项目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分配率 =产品工费 =期初累计费用总额十本月发生工时×分配率c 未完工产品不结转成本,其累计生产费用即为期末在产品余额。6.5.7 运输部门a 本月吨公里成本=本月发生费用额本月运输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