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9771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师大学中国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化学十一单元课题1选段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学 校:师大学学 院:化学化工学院专 业:学科教学(化学) 姓 名:叶舒妍指导老师:白浩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思路分柜21教学设计的依据31. 1教学理念31.2教材版本41.3 教学对象42教学容分析42.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物质的化学变化对该部分教学容的学习要求42.2教学容在教材中呈现方式分析53教学对象分析53.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53.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64 教学创新点6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71.1知识与技能71.2过程与方法71.3

2、情感态度价值观72教学重点与难点72. 1教学重点72.2教学难点83实验仪器和试剂84实验安全性问題95教学过程96板书设计147教学评价147. 1学生的自我评价量表147.2教师评价15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思路分症1教学设计的依据1.1教学理念新课程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课堂应以“学生为主,教师 为辅”,让学生体会知识建构的过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 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从学生已有的经 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本微课

3、的教学设计灵感来自对复分解反应学习困难及教学建议的研究,以 "问题驱动”任务为引导,步步激疑,逐步引导学生建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再借动画模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复分解 反应的理解。再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最终理解复分 解反应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实现学生从“被学”到''会学”再到 “乐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1.2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1.3教学对象初中三年级学生2教学容分析2.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物质的化学变化对 该部分教

4、学容的学习要求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课程基本 理念 页脚.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 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 >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 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k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丿2.2教学容在教材中呈现方式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一常见的 盐的容,该节课程通过Na2CO5溶液与CHOHL溶液反应介绍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通过CuSOq溶液与溶液反应以及CuSO4溶液与B

5、aC2溶液反应,讨论归纳 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生成;通过复习酸碱中和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讨 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水生成;通过碳酸盐和盐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讨论归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气体生成。综合三个讨论问题得出复分解反应的 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 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最后,要求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酸碱盐溶解性表以探 究实验"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深化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认识。3教学对象分析3.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已通过第十单元溶液导电的实验认识酸和碱的实质,已经知道有些物质 在水中会解离出离子并且

6、通过酸破反应认识了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一一中和反应, 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 = h2o;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碳酸 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观察到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有汽包出现, 生成了二氧化碳,并且通过归纳总结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以及碳酸 盐与盐酸的反应,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3.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这需要通过引导来解决; 学生的归纳能力不足,在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可能出现归纳不全的 问题,这需要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来逐步解决;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 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7、意识和能力不足。4教学创新点本教学设计打破了教材编排的束缚,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本节课以生活事例一一“相互交换舞伴"为切入 点导入,顺理成章的复习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 特点的理解。再以酸、緘、盐两两分类进行反应,分别归纳出酸和碱反应、酸和 盐反应、盐和碱反应以及盐和盐反应的共同点,自然而然地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 生的条件,并且为下节课归纳学习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打下基础。最后应用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两物质是否发生反应,使整节课的难点达到高峰,在本环节 还通过利用动画模拟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可以简单记为&q

8、uot;两边结合,中间结合”, 从而促进学生熟练判断复分解反应生成物,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 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对复分解反应的要求的行为动词为"认识”和''解释”, 处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的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依据教材容、知识结构、学 情分析等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判断两物质能否发 生反应。1.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学生分类学习和归纳学习能力的提

9、 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 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解构与建构,促进学生 自身的基础知识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提高。1.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师演示的趣味现象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以及化学的奥秘,增强 学习化学的在动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 间是否发生反应,让学生领会学以致用的思想。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定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这说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是本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依据:通常学生只能记住而不能应

10、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特 点,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最高层级,因 此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是本教学的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实验现象中的沉淀十分熟 悉,但是不能从理论上判断哪些物质在水中属于沉淀,本教学借助部分酸、碱、 盐溶解性表让学生理解物质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实质区别,因此理解酸、碱、盐 的溶解性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综上,确定了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和理解酸、碱、 盐的溶解性为本教学的难点。2.1教学重点(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突破方式:通过酸和碱、酸和盐、盐和緘以及盐和盐反应的典型例子及问题, 步步逼近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以及

11、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领溶液反应现象的认识。酸和碱反应共同点是生成物中有水;酸和盐反应一一以“碳酸盐和盐酸的反应”为例,共同点是生成物中有二氧 碳气体和水;盐和碱及盐和盐的反应一一以“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领溶液反 应”为例,共同点是生成物中有沉淀。(2) 判断两物质是否发生反应突破方式:通过判断酸和緘、酸和盐、盐和碱以及盐和盐是否发生反应的典 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书写生成物,并运用复分解反应 发生的条件判断两物质是否发生反应。 HNO. + NaOH T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水,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者 会发生反应; HCl+AgNO.首先相互交换成分得

12、硝酸,硝酸溶于水,再交换成分,得氯 化银,氯化银不溶于水,为沉淀,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者会发生 反应; BHOHL + KGt盐和緘的反应,首先判断反应物全溶于水,再判断生成物 都溶于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者不发生反应; Na2SO4 + BaCO盐和盐的反应,首先判断反应物是否溶于水,查表知碳 酸钗不溶于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者不发生反应。2.2教学难点(1)判断两物质是否发生反应突破方式见2. 1(2)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通过借助部分酸、緘、盐溶解性表中典型物质氢氧化钠和氯化银对比学习 溶解性不同,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同,学生从而深刻理解沉淀的含义。3实验仪

13、器和试剂仪器:试管架、标有硫酸铜溶液标签的试管两支和滴瓶。试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顿溶液。4实验安全性问题由于本节课实验为盐和碱以及盐和盐的定性反应,为了避免滴加试剂时漏到 手上,这就要求教师实验时佩戴橡胶手套。5教学过程1: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 引入激发兴趣【投影】两幅动态图片“相互交换舞伴” 变成另外两幅图片的过程。【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思 考:它们''相互交换舞伴”的过程 可以类比哪个基本反应类型?仔细观察,思考图 片变化的特点。努力回忆大脑中四 大基本庾应类型的特点 并进行类比,想到这幅 图可以类比由两种化合 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 另外两

14、种化合物的复分 解反应。创设情境,用 生活类比化学,激 起学生对化学的 好奇心。激发学生大 脑,快速进入学习 状态,并且复习复 分解反应的概念 及特点。分类 讨论【过渡】复分解反应一般发生在酸、戚、 盐之间,那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进行学 习。【板书】聆听老师的讲解,明 确学习目标。从复分解反 应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地过渡到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1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 形成 认知 结构【讨论1】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 应,请大家想一想它们的生成物有 什么共同点?【投影】回忆酸戚反应的特 点观察三个化学方程 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利用问题驱 动学生思考,激活

15、学生原有知识,使 学生总结出酸碱 反应的共同点是 有水生成,自然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是有水生成。回忆盐酸与碳酸盐反应 的特点。观察三个化学方程式,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有 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生 成。思考讨论,有着求知、 求真相的心理准备。认真观察实验现 象,总结两个反应的共 同点是有沉淀生成。通 过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化 学科学的研究方法。然地总结出复分 解反应的条件之O利用问题驱 动学生思考,使学 生总结出盐酸和 碳酸盐反应的共 同点是有二負化 碳和水生成,自然 而然地总结出复 分解反应的另一 个条件,同时,复 习巩固了上节课 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兴 趣,同时问题驱动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激 发

16、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给予学生视 觉冲突,总结出两 个反应的共同点 是有沉淀生成,总 结出复分解反应HCtNaOH = Natl + 叫O2HCI Ca(OH) 2 CaC'i2 * 2H:OH2S()4+ 2 NaOHNa2SO4+ 2li>O【讲述】图片向大家展示的是酸碱反应 的三个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 它们的共同点是有水生成。【过渡】接下来,我们以碳酸盐为例, 归纳酸和盐的反应特点。【讨论2】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与 盐酸反应时,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 共同点?【投彩】 【讲述】CaCOj + 2HCICuCI + COj t +H CNajCO, +2IICI NaCI

17、+ CO2 f ll2ONaHCOj + HCINaC I + C:O2 t + H2O图片向大家展示的是盐酸和碳 酸盐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可以 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是有二氧化碳气 体和水生成。【过渡】盐和碱以及盐和盐的反应有什 么共同点呢?【讨论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顿溶液反应时,它们的生成物 有什么共同点呢?【过渡】接下来,老师将进行实验,请 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反应的实验 现象以及它们的共同点。【演示实验+讲述】取两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向其中 分别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再向 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可以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领溶教师活动学

18、生活动设计意图液,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投形】运用化学方程式表 达反应现象,并认识到 实验现象中的蓝色沉淀 是C“(OH),白色沉淀是 建立起宏观与符 号之间的联系。的最后一个条件 是有沉淀生成。同 时让学生认识到 实验是学习化学 的一种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 “宏一符"思维。从本质上理解反 应现象,让学生学 会从实验和理论 两方认识化学反 应产物的方法。CuSO4*2NaOIINh2SO4+ Cu(OII)2jCuSO+BaCl, CuQ + BaSO 1【讲述】图片向大家展示的是刚才反应 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观察 到的蓝色絮状沉淀是Cu(OH)2,白 色沉淀是Ba(O

19、H2.注意事项:盐和碱、盐和盐反应时, 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归纳 分析完善 认知 结构【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 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若盐和 碱、盐和盐反应,反应物须可溶于 水。由前面的三个讨 论,自然而然地归纳出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从而消除心中的疑 惑,形成新知,逐步完 善复分解反应的认知结 果。聆听理解,做好易 错点的笔记,并明确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中 水和气体具体是什么。通过观看部分酸、 戚、盐溶解性表以及教 师的讲解,初步认识该 表,及每个小方格的意 义,以及学会利用该表 查物质的溶解性。另外, 从深层次上理解溶于水总结深化,使学生

20、豁然开朗,完善认 知结构。以顺利突 破本节课的重点 之一。重点强调易 错点。避免学生形 成迷死概念和错 误认知。在复分解反 应发生的条件中, 学生易理解生成 水或气体时,复分 解反应会发生,但 对于沉淀这个词 学生比较陌生,通 过溶于水的物质1.条件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重点强调】或:指水、气体、沉淀至少有 一种。水是/T和O/T的结合,在 初中阶段气体指CC>2或册3【提问】沉淀是什么呢?【过渡】接下来,我们将借助酸、 碱、盐溶解性表来学习。【投影】部分酸、戚、盐溶解性表【讲述】红色圆角矩形圈出的小方格, 有物质和溶解性两层含义,在该小 方格中所指物质是由Nf和OH构 成的NaOH,

21、“溶”代表NaOH溶 于水,即NaOH在水中以Na*和 OH的形式存在。以此类推,蓝色页脚.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圆角矩形圈出的小方格代表的物质 是由Ag+和CT构成的AgCl , '不”代表AgCl不溶于水,即 AgCl在水中以沉淀的形式存在。【过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应用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学习。【板书】2 应用 判断两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判断下例反应是否发生?HNOj + NaOHHCI MsNOjBa(OH),+ KCINa2SO4+BaCO3学生活动的物质和不溶于水的物 质的区别,以及它们在 水中的状态。聆听,思考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明确 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明确复分解反

22、应的 应用可以用来判断两物 质是否发生反应。而自 己并不知道如何判断, 这就为接下来判断几类 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的 教学做好准备:应用分析【讲解过程】4(1)学会判断'酸 和碱”型复分解反应是 否发生庾应的方法。深化认知会发生反应设计意图和不溶于水的物 质间的对比,让学 生深刻认识二者 的区别,从而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之明确学习目 的,积极思考,与 原有认知发生冲 突。利用判断酸 和碱、酸和盐、盐 和碱以及盐和盐 的代表物质是否 发生反应,让学生 学会利用“交换成 分”和“复分解反 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的溶 解性”来解决问 題。各个典型例題 难度依次增加,让 学生在“做中

23、学”, 突破本节课的最 后一个教学重点 和难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2)学会判断'酸 和盐”型复分解反应是 否发生反应的方法。会发生反应Ba(OH) KCI*血分 tk6ii不会发生反应Na2SO4+BaCOj不涪于水Na2S04+BaCO.r不会发生反应【投影+总结】0S+ 的= +用动画模拟复分解反应的过 程,将此过程简单记为:两边结合, 中间结合。【投影】(3)学会判断'盐 和碱”型复分解反应是 否发生反应的方法。注 意到该类型的反应,需 要判断反应物是否溶于 水。(4)学会判断'盐 和盐”型复分解反应是 否发生反应的方法。注 意到该类型的反应,

24、需 要判断反应物是否溶于 水。观看动画,理解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 并且巧用动画熟练的判 断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再一次给予 学生大脑刺激,让 学生在典例赏析 中学会应用复分 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的注意事项和 技巧。初中生对动 画很感兴趣,利用 制作的动画模拟 复分解反应的过 程,从宏观上让学 生轻松建构复分 解反应的过程,从 而形成完整的认 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结定格 认知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 中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若 盐和戚、盐和盐反应,反应物须可 溶于水。2、判断两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的 步骤:相互交换成分后,看否有水、 气体、二氧化碳生成。

25、【讲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关键 是看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是否有 水、气体或沉淀生成。判断两物质 是否发生反应时,关键也是看生成 物。注意,盐和碱、盐和盐反应, 反应物须可溶于水。回忆本节课所学的 知识,总结深化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 用。聆听,查漏补缺, 完善认知结构。呈现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凝聚 重点和难点,对学 生的大脑进行二 次冲击,使学生在 头脑中建构起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的概念图。课堂练习应用认知【练一练】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应用本节课的知识 进行实战演练,检验是 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 识。课堂反馈,检验本 节课的教学效果, 为下节课的备课 做准备。1、HNO3 + K

26、OH 2、CaCO3 + HC13、Na2SO4 + HC14、K2CO3+ Ca(OH)25、AgCl + K2CO.6板书设计§1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条件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2、应用判断两物质是否发生反应7教学评价7.1学生的自我评价量表学习的课题:班级:自评者:时间:评估 维度评估指标评估等级A5分B4分C3分D2分知识 与技能1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会运用动画类比复分解反应。3.能说出酸和碱反应的共同点。4.能说出盐酸和碳酸盐反应时,生成物的共同点。5.能对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领溶液反应 的的现象进行合理描述。并总结出两个反应的共

27、同点。6.能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角度对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 钠溶液、氯化领溶液反应的的现象进行解释。7.能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8能理解沉淀的含义。9.能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两物质间是否发 生反应。过程 与方法1.合理地安排好听课、思考、做笔记、练习、反馈的 关系。2.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3.明确自己是如何获得本节课的容。4.会反思知识的习得过程和方法。5.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6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锁溶液反应的共同点。情感 态度 价值 观1感受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2.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在动力。3.进一步领会了学以致用的思想。4.认同利用分类归纳法学习化学。5.体验化学实验的重要性。7.2教师评价本节课容主要采用课堂即时反馈方式对课堂进行了评价,即时性的课堂评价 是指在课堂上对学生表现进行的评价,主要的形式是课堂提问,教师提出问题一 获得学生反馈一教师理答并给予评价,这样教学每向前一步都能获得学生的反 馈,利于学生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