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269801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10 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教 师 教 案课程名称_语文_专 业 计算机网络 任教班级_高二网络(1) _授课教师_杨东侠_二一 年十月教 案课题名称林黛玉进贾府课时安排1授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教学目标1分析贾府与别家有何不同,明确作者怎样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其作用。2分析理解王熙凤的形象特点学情分析该班学生比较活跃,几个学生有比较强的表现欲,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对红楼梦比较感兴趣。但因为整体基础知识水平偏低,朗读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朗读可能会花费较长时间。教学重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

2、、比较阅读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说 明实 施 过 程学生以一人读和全体齐读的形式朗读生僻词语(2分钟)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古今意义。(2分钟)意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课件演示路线图(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语句。(20分钟)学生朗读描写王熙凤的语句。概括人物形象。(12分钟)一、复习巩固: 1.生僻字词:能正确辨认下列词语:敕造 阜盛  绾着 内帏  盥沐 厢庑 两靥 宫绦  瞋视 懵懂 攒珠 长房 台矶  嬷嬷 螭龙 翠幄 錾银 姣花 璎珞  纨绔   忖度  莳秧 劳什子 窄裉袄 罥烟眉 敛声屏

3、气 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形容 便宜风流 偏僻态度 乖张风骚 可怜二、梳理小说故事情节1请学生简要复述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的第一天行踪为线索,借助她的眼睛来描写贾府的典型环境和众多的人物。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明确: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三、从小说的“三要素”角度分析课文 (一)环境描写1利用多媒体演示林黛玉所走过的四条路线,初步感受贾府环境特点。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总结。(1)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明确: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

4、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明确: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3)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明确:往东“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

5、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真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见红楼梦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显示出贾府的确与别家不同。(4)黛玉所见的贾府有什么特点?对贾府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

6、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看到了贾府显赫的地位、豪门贵族的气派和贵族生活的奢侈豪华,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3比较阅读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说说同样是第一次到贾府,林黛玉和刘姥姥眼中贾府的人物、器物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唯点头咂嘴念佛而已。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

7、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坐。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子斟了茶来吃茶。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

8、,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明确:人物(服饰)器物原因林黛玉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赤金九龙青地大匾,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出身富贵人家,知书识礼,见多识广刘姥姥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不辨是何气味打箩柜筛面的一般挂着一个匣子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出身贫家,目不识丁,孤陋寡闻 (二)人物描写1.王熙凤的人物性格和写法分析(一)初步感知人

9、物。1黛玉初到贾府,按照礼数先去拜见了自己的长辈,从而引出众多人物的出场,那么都有哪些人物出场了?2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利用多媒体给出贾府众人物关系图。3对众多的人物,作者所用的笔墨是不一样的:有详写,有略写;有的实写,有的虚写。有的单独描写,有的集体介绍。那么详写的人物有哪些?略写的人物有哪些?实写的有哪些?略写的有哪些?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明确:详写的人物有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略写的人物有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赦、贾政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虚写;对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的出

10、场只作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富于变化,同时也突出重点。(二)王熙凤形象分析。1观看影视片断“王熙凤出场”,直观感受王熙凤的形象特点。2阅读文章,找出文中描写王熙凤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她进行进行刻画的?明确:从四个方面来刻画王熙凤: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话。3这几个方面的描写体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征?(1)写出场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这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

11、一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只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2)绘肖像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王熙凤的肖像,不但具体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猛一见“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项上的饰物放着珠光宝气,全身上下衣裙华贵而绚丽。铺陈服饰,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再仔细一瞧,那“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苗条的身量,“风骚”的体格,不露的威风。貌似可喜实则可畏,美丽的容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3)见黛玉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

12、现她的感情的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恭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这通身的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继而拭泪想到老祖宗见到黛玉会因女儿亡故而伤心,抢先“用帕拭泪”。忙又转悲为喜因为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小结:凤姐一出场,满屋子全是她一个人在说话,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4)回王夫人话表明了她在荣国府中的地位、权势以及管家的才干。她不仅深得贾母的欢心,也受到王夫人的赞许,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作 业1. 找出文中描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语句。 板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三、小说“三要素” (一)环境描写:典型环境贾府气派,奢华的建筑显示了贾府显赫的地位和奢靡的贵族生活 (二)人物描写: 王熙凤: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有实权地位。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