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401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与心理学思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 下册 )71 72 页例 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回顾与探索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2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在强烈对比中引出转化策略1 考考你的眼力。出示图 (1) ,教师问:考考你的眼力,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通过直观观察,学生很容易可以比较出左边图形比

2、右边图形多了一个半圆的面积。出示图 (2) ,提问: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如果有困难,教师可以启发思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吗?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吗?最终引导出两种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交流反馈,课件动态演示转化的过程,并板书相应的转化方法:平移、旋转。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明确:这两个图形都可以转化成为长5格、宽 4格的长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2 初步感受转化作用。教师:刚才我们都是把这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比较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转化呢 ?这样转化有什么好处 ?交流中明确:由于这是两个不规则图形,所以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出面

3、积,用数方格的方法又太麻烦了, 把它们转化成长方形后, 非常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板书:复杂 +简单 )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其实用到了数学上一种重要的策略转化。(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心理学思考 有 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合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六年级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 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促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知。 为此,在课的一开始, 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 (1) ,“考考你的眼力,这两幅图的面积相等吗 ?”学生很容易直观分出大小。然后再出示图 (2)

4、 ,提问:“它们的面积相等吗 ?” 学生有了刚才的学习体验,就会积极开动脑筋, 通过平移和旋转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这样以典型而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为切入口,既使学习内容鲜明 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又能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开始进一步感悟“转化”策略。二、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1 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1) 回顾有关公式推导过程。启发思考:其实在我们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比如说一些图形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推导,就常常用到转化的策略,你们能想起来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反馈交流。学习必备

5、欢迎下载(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呈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计算公式和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 再次感受转化策略的作用。回顾: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是先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接下来我们是如何研究图形之间面积关系的 ?我们又是把哪些图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 ( 三角形、梯形 )? 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感受:在刚才应用转化策略推导出这些公式时,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转化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而我们都是把它转化成曾经学习过的旧知识。( 板书:新问题 +旧知识 )应用:2图形周长、内角和方

6、面的应用。讲述:在求周长、内角和等问题时,我们也要用到转化的策略。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求出树叶和硬币的周长?怎样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明确:化曲为直,把曲线转化成线段来进行测量周长。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转化为一个平角。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练习:计算下面左边两个图形的周长,求出右边图形的内角和。师生交流:刚才我们回顾了一些关于图形中运用转化策略的问题,那对于转化这一策略,现在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板书:复杂 +简单 )3 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学会转化的过程。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在数与计算方面也常用到这一策略。想一想:在学习认数和计

7、算时,哪些地方用到过转化的策略呢?先让学生在小组整理回顾,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举例说明:如小数乘法是转化为整数乘法,分数除法是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的,等等。)练习:计算 1/2+1/4+1/3+1/16 。先让学生试算,然后出示图片。提问:你能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吗?引导学生交流算法,明确把加法计算转化为减法计算的过程。( 板书:数 +形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心理学思考 结 构性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是课堂教学不同于自然认知的重要标志。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示与形象的操作, 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 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该加强对知识

8、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以逐步建构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以上教学设计中主要从 3 个层面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 (1) 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 (2) 图形周长、内角和方面的应用; (3) 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在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中,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逐步深入展开:首先,让学生经历直观的单一图形的转化 ( 即考考你的眼力 ) ;接着,让学生经历了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 即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推导、 求周长和内角和中的应用 ) ;然后,又让学生经历了数与计算方面的转化 ( 即数与形的转化 ) 。不同层面的转化策略,思维含量是不一样的,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 生“感知

9、表象抽象” 的认知规律。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还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三、实践应用,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转化策略1 关注生活。教师:刚才我们回顾了以前学习过程中经历转化的一些例子。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也常常要用到这一策略。举例:如何用转化的策略求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的体积,一个灯泡的容积。( 学生探索、交流、汇报。)2实践应用。出示:有 16 支足球队参加比赛, 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 即每场比赛淘汰 1 支球队 ) 进行。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如果不画图, 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单场淘汰制就是

10、一场比赛就会淘汰一支球队, 因为最终只有一支球队是冠军,就需要淘汰 161=15 支球队,所以比赛的场数也就是 161=15( 场)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追问:如果是 64 支球队参加比赛,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如果一共有 n 支球队呢 ?比较画图与列式计算的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为简便?之所以简便就是因为我们应用了什么样的策略? 心理学思考 转 化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但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 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因此,在实践应用环节,呈现了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问题。这些鲜活的素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11、需要, 丰富了对转化策略的认知,培养了应用转化策略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四、拓展提升,在总结反思中提升转化策略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转化的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可以把新的问题变成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还可以把数转化为形这也就是转化的价值所在。)反思提升: ( 出示 3 句话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思想家老子“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科学家牛顿“什么叫解题 ?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众多的数学家围绕这 3 句话,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你能明白它们的含义吗 ? 心理学思考 学 习转化的策略, 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转化,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应用转化策略的意识, 而这种意识的萌发, 必须建立在充分体验策略价值的基础上。在前面的 学习过程中,教者不断组织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价值进行了追问与引领。 在课尾,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与过程, 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然后出示思想家、科学家与数学家的 3 句名言,让学生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力图增强数学学习的文化性、历史性,让学生在与先哲、大师们的对话中,充分感受转化价值的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