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507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沉淀的溶解平衡教案(1)苏教版选修4.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1 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教学教学教学活动设计内容环节理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活导入1 、图片展示:千姿百态的溶洞、小朋友观察创设情境中的新课的蛀牙。思考激发学生化学2、画外音: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如学习兴趣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 北京石花洞、 安徽石台溶洞群,都是自然界创造出来的杰作。那么溶洞形成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小朋友吃糖不刷牙易形成蛀牙又什么原因?实验步骤: 1、在装有少量碘化铅黄色固观察发挥探究实验活动体的试管中, 注入约 3ml 蒸馏水, 充分振思考实验在教演示探究荡后静置。尝试理解学中的作2、待上层液体变澄清后,向其中注入几用,调

2、动学滴 0.1mol · L-1 KI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生的学习 实验现象 :在上层清液中滴加 KI 溶液积极性和后,有黄色沉淀产生。学习热情;且承上启下。氯化1、动画描述: 一方面:少量的 Ag+ 和 Cl-媒体银的脱离 AgCl 表面进入水中 ( 沉淀溶解过动画溶解程 ) ,另一方面:溶液中的 Ag+和 Cl - 受 AgCl演示过程表面的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 的表面析出 ( 沉淀生成过程 ) ,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 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2、启发学生模仿思考,理解上述实验现象。3、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时点评或启发,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观察

3、并回答:把 PbI 2 固体放入水中时, PbI 2 表面上的Pb2+离子和 I - 离子,在 H2O分子作用下,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在水中的 Pb2+与 I - 在受 PbI 2 表面上的阴阳离子吸引,相互碰撞,又可沉积在固体表面。当溶解速度与沉淀速度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体现学生的成就感; 为下一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一、(一)1、沉淀溶解平衡定义:一定温度下,当参与总结领悟新知沉淀小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溶解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平衡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与溶

4、(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共同总结:1、学习小组长带通过复习度积)、化1、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平衡移动规律:领各组成员共同回顾已学学平逆:可逆反应才存在平衡。回顾,推荐代表发知识,达到衡规等: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V正=V逆言;一组发言结引入新知律定:平衡的宏观表现,各成分组成一定。束,请另一组修识,是一个复习、动: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正。由已知到沉淀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2、思考:未知的过溶解勒。夏特列原理对于平衡 :程,可以达一、平衡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AgClAg + + Cl -到温故知沉淀特征( 1)逆:沉淀生成过程与沉淀溶解过程若改变以下条件,新之效果溶解的思是可

5、逆的。对其有何影响?平衡考。( 2)等: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升温、加入加 AgCl与溶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 s)、加 NaCl(s)、度积( 3)定: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溶质离子加 AgNO(s)浓度保持不变。3( 4)动:动态平衡,达到沉淀溶解平衡,c(C)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仍在进行,其速率相等。( 5)变:沉淀溶解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当条件改变, 会建立新的平衡。3、平衡常数及特征可逆反应 aA bBcC dD平衡常数表达式K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K越大,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程度越大。4、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或(三)溶度积 Ksp溶度( 1)、定义:难溶

6、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积常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其平衡常数为离子数的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为一定值, 这个常分析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讲解Ksp 表示 .( 2)、表达式:练习:1、通过类1、写出 AgCl比得出结Cu(OH)2BaSO4论。CaCO3Al(OH) 32、巩固所CuS的沉淀溶解平学达成教衡与溶度积 KSP表学目标。达式3、发展概2、思考sp念。K 单位特例如: PbI 2(s)Pb 2+ + 2I-征25 Ksp = c(Pb2+) ·c2(I - ) = 7.1× 10-9 mol 3L-3( 3)拓展n+m-AB(S)mA +nBm nKsp= c

7、m(An+) · cn(Bm-)4、溶度积性质:阅读 P91 表 3-3-1突破重点,( 1)溶度积 (Ksp )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相关数据,比较:领悟新知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AgCl、AgBr、 AgI( 2) K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溶解度大小。解能力 。相同类型(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的难溶电解质的 Ksp 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课堂已知 CaF2 的溶度积为 4.0 × 10-11mol 3· L独立思考练习 3,求 CaF2 在下列情况时的溶解度(以分组讨论巩固所学mol · L-1 表示,不

8、考虑副反应)。( 1)在纯水中;( 2)在 1.0 × 10-2 mol· L-1 NaF 溶液中;( 3)在 1.0 × 10-2 mol· L-1 CaCl2溶液中二、多媒观看创设情景,沉淀体素素材一、 展示一组龋齿图片, 并对龋齿形思考从生活事平衡材展成原因作一简短说明: 因口腔不清洁, 食例导入激物渣滓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的釉的应示。发学生学质而形成空洞, 这样的牙齿叫做龋齿。俗用。习兴趣。称“虫牙”“蛀牙”。素材二:播放一段含氟牙膏广告提问:含氟牙膏能为什么能防止龋齿?复习提出问题:思考并回答:回顾已学提问1、如何利用 Q与 K 来判断反

9、应进行的程若 QK,处于平知识引入度和方向?衡状态新知识1、2、如何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Q K,反应逆向进沉淀行,直到平衡状态的溶Q K,反应正向进解与行,直到平衡状态生成引导在学生充分参与基础上引导分析得出结类比分析论: 1 Q = K sp 时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思考突破重点,讲解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积极回应领悟新知2Q K 溶液中将析出沉淀, 直到溶液中sp的 Q = K sp 为止。3Q Ksp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将足量的难溶电解质固体放入此溶液中,固体将溶解,直到溶液中Q = K sp 时,溶液达到饱和。例 1、已知 BaSO与 BaCO都难溶于水, 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知

10、识43知识Ksp 相差很小,利用 X 射线进行消化系统透思考并尝试回答理解生活,应用视时,却用 BaSO4 而不用 BaCO3作造影剂,有助于达原因何在?成三维目例 2、 Ba2+ 有毒,如遇钡离子中毒,应尽标。快用 5.0%的 Na2SO4 溶液洗胃,能解毒吗?例 3、美丽溶洞的形成原因例 4、大规模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对珊瑚虫生长的影响。2、实验实验演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观察现象用实验创沉淀创设0.1mol/LZnSO,再滴入适量 1mol/LNaS。 思考结果设情景, 形42的转情景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 并用蒸馏水洗涤沉尝试分析成冲突, 增化。淀 23 次。向沉淀中加适量 0.1m

11、ol/LCuSO 4强学生的探究热情。出现这个现象的整个过程可表示为:ZnS(s)Zn2+( aq) + S2- (aq)聆听讲解分析+2+积极参与突破重点,Cu领悟新知讲解CuS(s)2+2-ZnS 白色沉淀与溶液中的Zn 、S 离子建2-立了溶解平衡,当加入CuSO4溶液时, S2+离子与 Cu 离子生成黑色沉淀CuS,此时2-2+CuS与溶液中S 离子、 Cu 离子又将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由于CuS的 Ksp 小于ZnS 的 Ksp, CuS 的沉淀生成破坏了ZnS的沉淀溶解平衡。由于S2- 浓度的降低,使得 ZnS的平衡不断向右移动, ZnS 不断溶解, CuS不断生成。提出实验要求

12、:学生请同学们先取2ml NaCl 溶液置于试管中,学生进行分组实分组然后滴加数滴AgNO溶液,振荡,观察现验,实验完成后,3实验象并进行记录; 然后,请同学们继续向该推举学生代表描2、试管中加入数滴KI 溶液,同样进行振荡,述观察到的实验沉淀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最后, 请同学们继现象,并作尝试性的转续向该试管中加入数滴Na2S 溶液,振荡,分析。化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说明: NaCl 与 AgNO顺序不要反过来)3小结结论:一种沉淀可以转化成另一种更难溶共同参与的沉淀。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应用例 1、锅炉水垢主要成分为什么不是碳酸举例钙和碳酸镁而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分组交流、探究调动

13、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突破重点,领悟新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因。和运用所例 2、在工业废水处理中, 为什么常用FeS学知识解等难溶的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决本学科重金属离子。中的疑难例 3、含氟牙膏防龋齿原理。问题的能力。课外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溶课外交流巩固和拓2、思考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展课堂所沉淀否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学知识, 扩的转大知识面化。课外练习 1将 5mL1×10-53mol/L 的 AgNO溶作业-5的 K CrO 溶液混和液和 15mL4× 10 mo

14、l/L24时,有无砖红色Ag2CrO4 沉淀生成?已知24sp×10-12Ag CrO 的 K =9练习 2概括小结提问学生、引领总结。代表回答,将知识系整合共同参与总结。统化、条理化作业: P97 1 3 题八:板书设计§ 3.3沉淀溶解平衡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2、定义: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生成过程与沉淀溶解过程是可逆的。( 2)等: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 3)定: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15、,溶质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4)动:动态平衡,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仍在进行,其速率相等。( 5)变:沉淀溶解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当条件改变,会建立新的平衡。4、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溶度积)(1)定义: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其平衡常数为离子浓度系数次方 的乘积,为一定值,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Ksp 表示 .( 2)表达式:( 3)拓展( 4)单位:( mol.L -1 ) ( m+n)4、溶度积性质:( 1)溶度积 (Ksp )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2) K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

16、解能力。相同类型(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的难溶电解质的Ksp 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原理Q = K sp 时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Q Ksp 溶液中将析出沉淀,直到溶液中的Q = K sp 为止。Q Ksp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将足量的难溶电解质固体放入此溶液中,固体将溶解,直到溶液中 Q = K sp 时,溶液达到饱和。(2)应用实例:例、已知BaSO4与 BaCO3都难溶于水,且Ksp 相差很小,利用X射线进行消化系统透视时,却用BaSO4 而不用 BaCO3作造影剂,原因何在?2、沉淀的转化

17、1、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 沉淀转化的规律a. 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b. 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 ,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3、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看到”微粒“找到”平衡“想到”移动4沉淀转化的应用: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污水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2)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3)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二、教学反思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通过水垢、溶洞、钡餐、小朋友的蛀牙、含氟牙膏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和动画、实验演示

18、、分组实验等来创设教学情景, 学生的兴致很高;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依据有效教学的 5 大原则,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的体系作了适当改变。对于理论课,过去老师都是直接给出结论,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传统教法体现不了新课标要求。因此在设计时, 首先想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类比提出预测, 用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 端 给学生。这节课由表及里,由易到难, 一步一步地探讨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的本质,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发言,思路非常开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人生观方面都有所收获。本节的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分析、交流的时间较短,学生展示的机会还不易充分;内容较多,学生预习不够充分时,不易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