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679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期末测试已经结束,作为老师的我,也是感慨万分,于是,拿起试卷好好地分析了一下。 一、覆盖面分析。 试卷难易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没有偏题目,也没有过难的题目,覆盖了这学期所学习的所有的数学知识,应该很好地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根本没有出现超纲现象,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二、难易分析。 综观整张试卷,应该说试题的难度、深度与课程标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而且与所学内容的教学要求非常相符,根本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只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不同的体型,从不同的角度来测试学生

2、的掌握程度,或许学生的理解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有所不同了。 三、好题赏析。 本张六年级的试卷符合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理念,针对这,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道题来分析: 新课程中对图形提出的目标:“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试卷操作题的第1题和第2题,画圆是基础知识,画一个和圆锥体积相同的圆柱,在掌握两者间关系的同时,更是经历了图形与图形的变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应用题的第4题的圆桌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已知经验,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

3、展应用意识。 再比如应用题的第5题,课标明确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淘教案网数据就使得学生有点感觉麻烦了,错误率就出在了“1”和“720”上了。但恰恰就是这720,培养了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 在本次试卷中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主要有:填空题的第5、9、10,这三道题都是属于几何知识,中等以下的同学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应变能力较差。而且题目中的圆周率改为取3,这在平时是没有碰到的,相对来说习惯造成了,学生在计算时的错误,再加上结果必须取整数,使得学生在中间求直径、半径时也取了整数,结果错

4、误。 结果也不尽人意。操作分析题的第2题失分也较多,虽然是很开放,但也不失本身的意义,最大原因是学生的空间观念差,思维的拓展不够,平时训练的不多。应用题的第4、5题,也是失分较严重的,就是学生缺乏对这道题的审题能力造成的。 失分教少的题目,就是那些自己平时强调的基础题型以及计算题。其他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失分教少的题目,就是那些自己平时强调的基础题型以及计算题。其他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五、教学建议。 1、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淘教案网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

5、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的画图的技能。 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要关学困生应多鼓励、表扬,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多和他们谈谈心、说服教育,改进他们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降低学习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