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4886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走近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 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 病毒 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细胞 是地球上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P5)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 没有细胞结构 的生物体。、 仅具有 一种 类型的 核酸 ,DNA或 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专营细胞内 寄生生活 ;、 结构简单 ,一般由 核酸( DNA或 RNA) 和蛋白质外壳 所构成。2 、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 动物 病毒

2、、 植物 病毒和 细菌 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 DNA病毒和 RNA病毒。3 、常见的 RNA病毒 有: SARS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 HIV) 引起艾滋病( AIDS) 、 烟草花叶 病毒等。4 常见的 DNA病毒 有 : 大部分动物病毒(如人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个别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 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核膜 为界限的 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 原核 细胞和 真核 细胞二、 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 的比较:(P8)1 、原核 细胞:细胞较 小,无核膜、 无 核仁, 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3、(一个环状 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 拟核 ;没有 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 有 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 不同 。核仁- 核仁是细胞核内的生产核糖体的机器 , 所有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RNA(rRNA)的转录都是在核仁中完成的2 、真核 细胞: 细胞较 大 ,有 核膜、 有 核仁、有成形 的 细胞核 ;有 一定数目的 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一般 有多种细胞器 (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 生物:由 原核细胞 构成的生物。如: 蓝藻 (包括 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 )、细菌 (如 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放线

4、菌 、支原体 等都属于原核生物。4、真核 生物:由 真核 细胞构成的生物。如 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 )、植物 、真菌 (酵母菌、霉菌、磨菇 等食用菌)等。蓝藻 是细胞内 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 的自养 生物。 细菌 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 异养 生物,但也有硝化细菌 等少数种类的细菌是 自养 型生物。(P 9)三、使用 高倍物镜观察几种细胞1、 使用方法:低倍镜 标本移至中央转动转换器 高倍镜 细准焦螺旋大光圈、凹面镜2、 注意:(1)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差别:低倍镜:视野中细胞数量 多 ,视野亮度较 亮,物

5、像小;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量 少 ,视野亮度较 暗,物像 大。(3)物镜 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目镜 越短 ,放大倍数 越大 ;“物镜玻片标本” 越短 ,放大倍数 越大(4)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 颠倒 的。物像偏在哪一方,装片就往哪一方移。四、 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 施莱登 和施旺2、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3、这一学说揭示了 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

6、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 统一性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2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 含量 与在非生物界中的 含量 明显不同二、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有 20 多种:大量元素 :C、 O、H、N、S、P、C a、Mg、K 等;微量 元素: Fe、M n、B、Zn、C u、Mo;最基本 元素: C;主要 元素; C、 O、H、N、S、P;细胞 含量最多 4 种元素 (也称基本元素) :C、 O、H、N;水无机物 无机盐组成细胞 蛋白质的化合物 脂质有机物 糖类核酸三、在活

7、细胞中含量 最多的化合物 是水(85-90 );含量 最多的有机物 是蛋白质 (7-10 );占细胞 鲜 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 O、占细胞 干 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 C。四、检测蛋白质、还原糖和脂肪的实验糖的鉴定: (1) 淀粉:遇 碘液 变蓝色 ,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2) 还原糖 ( 葡萄糖 、麦芽糖 和果糖) :与 斐林试剂(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现配现用 ) 反应,可以产生砖红色 沉淀。条件: 水浴加热脂肪的鉴定: 脂肪可以被 苏丹染液 染成 橘黄色 。(或被 苏丹染液 染成 红色)(在实验中用 50%酒精 洗去浮色 显微镜 观察 橘黄色 脂肪颗粒)蛋白质鉴定: 蛋

8、白质与 双缩脲试剂 产生 紫色 的颜色反应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蛋白质一、相关概念:元素组成: 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 S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20种)脱水缩合 : 一个 氨基酸分子的 氨基(NH2)与 另一个 氨基酸分子的 羧基(COO)H 相连接,同时 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NHCO)。二 肽:由 两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 一个肽键 。多 肽:由 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肽 链:多肽通常呈 链状 结构,叫 肽链。二、 氨基酸分子通式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

9、每种氨基酸分子 至少 含有 一个氨基 (NH2)和 一个羧基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同一个碳原子上 (如: 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 ;R 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四、 蛋白质多样性 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多肽链 空间结构 千变万化。五、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构成 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 肌动蛋白 ; 催化 作用:绝大多数的 酶; 调节 作用:一些激素如 胰岛素、生长激素; 免疫 作用:如 抗体 ,抗原; 运输 作用:如红细胞中的 血红蛋白 。细胞膜上的 载体六、有关

10、 计算: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18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一、核酸的 种类 : 脱氧核糖核酸 (DNA)和 核糖核酸 (RNA)二、核酸的 作用 :是细胞内 携带遗传信息 的物质,对于生物的 遗传、变异 和蛋白质的合成 具有重要作用。(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三、组成核酸的 基本单位 是: 核苷酸 ,是由一分子 磷酸 、一分子 五碳糖 (DNA为脱氧核糖 、RNA为核糖 )和一分子 含氮碱基 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

11、 脱氧核苷酸 ,组成 RNA的核苷酸叫做 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 碱基 有: 腺嘌呤( A)、鸟嘌呤( G)和胞嘧啶( C)、胸腺嘧啶( T)RNA所含碱基有: 腺嘌呤( A)、鸟嘌呤( G)和胞嘧啶( C)、尿 嘧 啶(U)五、核酸的 分布 :真核 细胞的 DNA主要 分布在细胞 核 中; 线粒体、叶绿体 内也含有 少量的 DNA;RNA主要 分布在 细胞质 中。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相关概念 :糖类 :是 生物体 的 主要能源物质 ;主要分为 单糖、二糖和多糖 等单糖 :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 葡萄糖 。二糖 :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多糖 :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12、 多糖 的 基本组成单位 都是 葡萄糖 。二、糖类的比较: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核糖组成核酸 单糖 脱氧核糖 动植物C葡萄糖 、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蔗糖植物 二糖 H麦芽糖 乳糖 动物多糖O淀粉 植物贮能物质 植物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糖原 (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三、脂质的比较: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1、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C、H、O 2、保温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细胞膜的主要成 分脂质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C H O 、 、维持生物 第二性征,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N、P)固醇 性激素细胞形成维生素 D 有利于 C a、P吸收第五节 细

13、胞中的无机物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1、良好溶剂它们可相互转化;水自由 水 约 95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代谢旺盛 时自由 水含量增 多 ,反之,结合 水 约 4.5 细胞 结构 的重要 组成成分含量减少。二、 无机盐 (绝大多数以 离子 形式存在)功能:、 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 ,如:叶绿素中含 M g、血红蛋白中含 Fe 等、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 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一、 细胞膜 的成分 :主要是 脂质(主要是磷脂) (约 50)和 蛋白质 (约 40),还有

14、少量糖类 (约 2-10 )二、细胞膜的 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 植物细 胞还有 细胞 壁,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和果胶 ,对细胞有 支持和保护 作用;其性质是 全透性 的。第二节 细胞器-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 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二、 八大细胞器 的比较:1、线粒体 :(呈粒状、棒状,具有 双层 膜,普遍存在于 动、植物细胞

15、中 ,内有少量 DNA和 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能量 ,大约 95%来自线粒体 ,是细胞的 “动力车间”2、 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具有双层膜 ,主要存在绿色植物 叶肉细胞 里),叶绿体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是植物细胞的“ 养料制造车间 ”和“ 能量转换站 ”,(含有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还有 少量 DNA和 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含有 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 核糖体 :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

16、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 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 :由 膜结构 连接而成的 网状物 。参与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 脂质合成的“车间”5、 高尔基体 :在 植物 细胞中与 细胞壁的形成 有关,在 动物 细胞中与 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 有关。6、 中心体 :每个中心体 含两个中心粒 ,呈 垂直 排列,存在于 动物 细胞和 低等植物 细胞,与细胞的 有丝分裂 有关。7、 液泡 :主要存在于 成熟植物 细胞中,液泡内有 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色素 等。有 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 、调节细胞渗透吸水 的作用。8、 溶

17、酶体 :有“ 消化车间 ”之称,内含 多种水解 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归纳: 1、具有 双层膜 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 和叶绿体 ( 细胞核具有双层膜但不是细胞器 );单层膜 结构的细胞器(包括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 结构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和中心体 ;(细胞膜具有单层膜也不属细胞器 )2、能 产生水 的细胞器: 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 3、与能量转化有关 并含有少量 DNA和R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 。 4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 、液泡5、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特有 中心体 ;高等植物特有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18、 。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 (合成肽链) 内质网 (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 (进一步修饰加工) 囊泡 细胞膜 细胞外与这一过程 间接 有关的 细胞器 还有 线粒体 (提供 能量 ),间接有关 的细胞结构 还有 细胞核 (控制中心)四、 生物膜系统: P49组成 :包括 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 等。作用:(1)细胞膜所具有的功能 :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3)将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同时进行的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使生命活动高

19、效、有序地进行。第三节 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一、 细胞核的功能 :是 遗传信息库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是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 细胞核的结构 :1 、 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 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 是 同一物质 在细胞 不同时期 的两 种存在状态 。染色质是 极细的丝状物 ,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而得名。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成为 圆柱状 或杆状 的染色体2 、核 膜 :双层膜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3 、核 仁 :与某种 RNA的合成 以及 核糖体的形成 有关。4 、核 孔:是 RNA等大分子有机物进出的通道 ;实现

20、 细胞核 与细胞质 之间的 物质交换 和 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 渗透作用 :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 的 扩散作用 。二、 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 1 、具有 半透膜 2 、膜两侧有 浓度差三、 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原生质层 (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 )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 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 质壁分

21、离复原 ”。四、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细胞膜结构 组成:主要为 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骨架)和 蛋白质 ,另有 糖蛋白 (在膜的 外侧 )。二、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原因:磷脂 双分子层 和蛋白质 的运动);功能特点: 具有选择通透性 。(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是 活细胞 的一重要特性)三、功能: 保护 和控制 物质进出 , 细胞识别 (与细胞膜上 糖蛋白 有关):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相关概念:自由扩散

22、 :物质通过 简单的扩散作用 进出细胞。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要 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主动运输 :物质从 低浓度 一侧运输 到高浓度 一侧, 需要载体蛋白 的协助,同时还 需要消耗 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能量。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被动 自由扩散 高 浓度 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运输协助扩散 高 浓度 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等主动运输 低 浓度 高浓度 需要 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等附: 主动运输必需的条件 是能量 和载体。三、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主要以

23、被动运输 (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和 主动运输 的方式进出细胞;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 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 作用和 胞吐 作用。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 酶:是 活细胞 ( 来源) 所产生的具有 催化作用 ( 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的一类 有机物 。其中 绝大多数 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 (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 ,少数种类是 RNA。二、 酶的特性:、 高效性 :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专一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在最适宜的 温度和 pH下,酶的

24、活性最高。三、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PH: 在最适 pH 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 降低。(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 丧失, 酶的活性不可恢复)(2)温度 : 在最适温度 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 降低。(温度过高,酶活性 丧失; 但温度过低,只会使酶活性 降低,酶不会变性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一、ATP 的结构简式 :ATP是 三磷酸腺苷 的 英文缩写 , 结构简式 : ,其中:“A”代表 腺苷 ,“P”代表 磷酸基团 ,“” 代表高能磷酸键, “ ” 代表 普通化学键 。注意: ATP的分子中的 高能磷酸键 中储存着大量的能

25、量 ,所以 ATP被称为 高能化合物 。这种高能化合物 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 ADP的转化 : 酶ATP ADP Pi 能量注:( 1)向右:表示 ATP水解 ,所释放的能量用于 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向左:表示 ATP合成 ,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 细胞呼吸 ;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 细胞呼吸 和 光合作用 )(2)在 ATP 和 ADP 转化过程中 物质是可逆 ,能量是不可逆 的三、ATP的利用 :ATP是生命活动的 直接 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 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糖类 (葡萄糖);

26、生命活动的 储备能源物质是 脂肪 。生命活动的 根本能量来源是 太阳能 。能量通过 ATP分子在 吸能反应(如蔗糖的合成过程) 和放能反应(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之间循环流通, ATP是 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 - 细胞呼吸一、相关概念:1 、 呼吸作用 (也叫 细胞呼吸 ):指 有机物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 ,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 或其它产物 ,释放出能量 并生成 ATP的过程。根据 是否有氧 参与,分为: 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2 、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 有氧 的参与下,通过 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下,把 葡萄糖 等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 二氧化碳

27、和水 ,释放出大量能 量, 生成 ATP的过程。3、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 缺氧 的条件下,通过 酶的催化作用,把 葡萄糖 等有机物分解为 不彻底 的氧化产物( 酒精、 CO2 或乳酸),同时 释放出少量能量 的过程。4、发酵 :微生物 (如: 酵母菌 、 乳酸菌 )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酶 丙酮酸、 H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 ATP葡萄糖 2丙酮酸 +H +少量能量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少量 CO2、H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 ATP酶2丙酮酸 +6H2O 6CO2 + H +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酶H +

28、 O2 H2O +大量能量生成 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 ATP三、有氧呼吸 的总反应式:C6 H12 O6 + 6H酶2 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四、 无氧呼吸 (在 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1、过程: ( 二个阶段 )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完全相同 丙酮酸 酶 C 2H5 OH(酒精) CO2 ( 高等植物 、酵母菌 等)或 丙酮酸 酶 C 3H6O3(乳酸) (动物 和人)2、总反应式 :酶C 6 H12O6 2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或 C酶6 H12O6 2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呼吸方式 有

29、氧呼吸 无氧呼吸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不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 、多种酶同 葡萄糖 彻底 分解,产生 葡萄糖分解 不彻底 ,生成乳酸或酒 物质变化点CO2 和 H2O精等释放 大量 能量( 1161kJ 被利用,其余 释放 少量 能量,形成 少量 ATP 能量 变化以热能散失) ,形成 大量 ATP六、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物栽培 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 疏松土壤 等。2、粮油 种子贮藏 时,要 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 ,则能抑制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 时,要 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30、 。七、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 ,在 有氧 和无氧 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裕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CO2 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绿色 。第四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一、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并 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二、实验

3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 有机溶剂 (如 丙酮、酒精 等)。叶绿体中的色素在 层析液 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 快 ;反之则 慢。2、结果分析: 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如下图:(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 最大)(黄 色)(蓝绿色) 最宽( 最多)(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 最小)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上。叶绿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主要吸收 红光 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3、注意:丙酮的用途是 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石

32、英砂的作用是 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的作用是 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 ;三、光合作用的 探究历程 :1864 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1940 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标记的 C O2 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CO2 C3 C6 H12 O6四、 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 类囊体的薄膜上 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 光合色素

33、,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 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酶。五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 条件 光、色素、酶反 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应阶物质变化光 酶水的分解 :H2O H + O 2 ATP的生成: ADP + Pi ATP段 能量变化 光能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条件 酶、ATP、H暗 场所 叶绿体基质反应阶段物质变化酶CO2的固定 :C O2 + C 5 2C3酶C3的还原 : C3 + H (C H2O)ATP能量变化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C H2O)中的稳定化学能总反应式光能CO 2 + H 2O 叶绿体O 2 + (C H2O)七、 光合作用的应用:1 、适当 提高光照强度

34、 。 2 、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 、 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4 、温室 大棚 用无色透明玻璃 。5 、温室栽培植物时, 白天 适当 提高温度 ,晚上 适当 降温。6 、温室栽培多 施有机肥 或 放置干冰 ,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 细胞 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多,细胞太大, 细胞核 的负担就会过重细胞增殖 是生物体 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 的基础。细胞是以 分裂 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 包括 物质准备 和 细胞分裂 整个连续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方式 包括 有丝 分裂、 无丝

35、 分裂和 减数 分裂。有丝分裂:(1) 细胞周期 连续 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完成 时开始,到 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为止。包括 分裂间期 和 分裂期(2) 分裂间期 :约 占细胞周期的 90%95%,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分子的复制 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有 适度的生长 。(3) 分裂期 :前期 : 膜仁消失显两体植物 细胞:从细胞 两极 发出 纺锤丝 形成纺锤体动物 细胞:在间期复制的两组 中心粒 分别移向两极,并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期 : 形定数清晰赤道齐后期 : 点裂数增均两极末期 : 膜仁再现两体失植物 细胞:在 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 ,并由细胞板

36、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 细胞:由 细胞膜 从细胞中部向内 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4)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数量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变化曲线间期 前 中 后 末 间期 前中 后 末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细胞的 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 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细 胞 细胞分化的意义 :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 个体发育 的基础。的 分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 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生物知识点归纳必 修 3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

37、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1、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 细胞内液 和细胞外液 。2、 细胞外液 :指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主要 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 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如右图: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 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 淋巴、组织液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等相对稳定+、Cl血浆渗透压大小

38、主要与 无机盐、 蛋白质 含量有关; 无机盐中 Na等离子有关;人的体温维持在 37 0 C 左右 (一般不超过 10C )。- 占优势。 正常人的血浆 近中性 ,P H为 7.35-7.45 与 HCO- 、HPO2-3 4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 稳态: 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调节机制: 神经- 体液-免疫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调节能力是有限 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器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

39、基础是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是 神经元 ,神经元由 细胞体 、 突起(树突、轴突) 构成。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其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3、 兴奋 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4、兴奋在 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 以电信号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 双向的 ;静息 时膜内为 负 ,膜外为 正 ;兴奋时 膜内为正, 膜外为 负。5、兴奋在 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 突触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

40、由 突触前膜 释放到 突触后膜 ,所以是 单向传递。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 大脑、脑干、小脑 )和脊柱椎管内的 脊髓 ,其中 大脑皮层 的中枢是最高司令部,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 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 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二、激素调节血糖含量升高1、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称 激素调节 。2、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正常值 0.8-1.2g/L(80-120m

41、g/dl)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 CO2 H2O和能量肝糖元的分解 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胰岛 B 细胞 胰高血糖素 (-) (+) 胰岛素 胰岛 A 细胞 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 A 细胞分泌 胰高血糖素 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 B 细胞分泌降 胰岛素 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 拮抗 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 反馈调节 。3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调节机制: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血糖含量降低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反馈4、激素调节的 特点 :(1)微

42、量和高级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6、体温调节: (1)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2)过程: 寒冷环境 冷觉感受器(皮肤中)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 肾上腺激素 增加( 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皮肤中)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7、

43、水盐调节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垂体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注: 水盐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抗利尿激素 ,它是由 下丘脑 产生,由 垂体 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 排尿量减少。8、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 下丘脑 。三、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T细胞 (在胸腺中成熟)淋巴细胞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如:抗体、

44、淋巴因子、溶菌酶 。2、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3、免疫类型 非特疫性免疫第一 道防线: 皮肤、黏膜第 二 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 : 第 三 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4、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5、 体液免疫 的过程: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 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体由 浆细胞 产生的)记忆细胞6、 细胞免疫 的过程:抗原 吞噬细胞 T 细胞 效应 T细胞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7、免疫系统疾病: 记忆细胞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

45、斑狼疮 等。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免疫过弱艾滋病( AIDS):主要是破坏人体的 T细胞 ,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8、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 疫苗(抗原) ,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 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1、实验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弯曲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